摘要: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目前流感正处于传播的高峰期。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其次为人偏肺病毒、腺病毒;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也是流感病毒,其次为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目前流感正处于传播的高峰期。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其次为人偏肺病毒、腺病毒;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也是流感病毒,其次为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春节过后,人们踏上返工返学的旅程。专家提醒,在这人员高度流动的时期,流感也悄然成为旅途中的潜在威胁。
“很多人以为流感不过是比普通感冒稍重些,挺一挺就能过去,其实不然,有基础疾病特别是老年人,重症流感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薛聃主任医师提醒。
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轻,主要是鼻塞、流涕、嗓子疼,发热、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不明显。而流感则来势汹汹,通常会有39℃~40℃的高热,还伴有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咽喉痛、干咳等症状也较为常见。但不同的人症状会有较大差异,有些表现为严重乏力、食欲不振,或呼吸衰竭。
约15%的重症患者会出现“细胞因子风暴”,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炎性渗出物充斥肺泡腔,发展为“白肺”,形成致命的病毒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常乘虚而入,引发心肌炎、脑炎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累及心脏、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
薛聃主任医师表示,儿童、老人、孕产妇、肥胖人群,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像哮喘、慢性肺疾病、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疾病)带来器官功能减退或不全的患者,都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
面对重症流感的威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一般建议在冬季流感流行前,多数是9—10月份接种,接种后2~4周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不过就算错过这个时间,整个流感流行季节接种也来得及。
日常防护也必不可少。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室内要勤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以此增强自身免疫力。
“如果不小心感染了流感,也别慌张。”薛聃主任医师说,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等药物,能早期清除病毒,减少重症概率,降低死亡风险。如果能在48小时内用药效果最好,即便超过了48小时,抗病毒治疗依然有作用,它可以控制病毒复制、减少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家庭接触人员被感染的风险,但一定要遵医嘱用药。特别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更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出现高热(>39°C持续超过48小时)、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胸痛、严重咳嗽、严重呕吐腹泻或持续的体力不支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最后,专家为春运途中预防流感支招:
1)在车站、车厢等人员密集场所,正确佩戴口罩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2)手卫生也不容忽视。旅途中,我们的手会接触到各种公共物品,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洗手液,能及时清除病菌。
3)保持通风也很关键,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开窗通风或使用空调的通风功能,让新鲜空气流通起来。
4)老人和孕妇等高危人群,及时就医更是重中之重。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切莫拖延。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来源: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