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易出现并发症,高危人群需重点防护,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

360影视 2025-02-08 17:25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流感,这个看似寻常的疾病,每年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数十万人的死亡。

特别是对某些高危人群而言,它不仅仅是“多喝热水,多休息”就能应对的小感冒,而是可能引发肺炎、脑炎,甚至导致多器官衰竭的“隐形杀手”。

如果你以为流感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那你可能大错特错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流感严重并发症,以及哪些人最需要重点防护。

很多人对流感的认知还停留在“发烧、咳嗽、嗓子疼”这几个关键词上,殊不知,真正让流感变得致命的,是它的并发症。

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会迅速攻击呼吸道上皮细胞,破坏免疫屏障,使得细菌、病毒更容易趁虚而入。

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来说,流感病毒就像打开了一扇“潘多拉魔盒”,轻则引发肺炎,重则诱发心肌炎、脑炎,甚至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你知道吗?2009年的H1N1流感大流行,导致全球超过28万人死亡,其中很多人并非直接死于流感,而是因为继发的细菌感染和器官衰竭。

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流感季节,医院的ICU病房都会被呼吸衰竭的流感患者“挤爆”。

尽管健康的年轻人感染流感后,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自愈,但对于某些高危人群来说,流感可能是一场噩梦。

这些人一旦感染,不仅病程更长,症状更重,还可能发展成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1. 老年人(65岁以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老年人感染流感后,患上肺炎的风险成倍增加。

数据显示,流感相关的死亡病例中,超过70%发生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身上。

2. 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流感后,容易发生重症肺炎、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201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流感是导致儿童住院的主要病毒性疾病之一。

3. 慢性疾病患者(糖尿病、心脏病、哮喘等)
糖尿病患者感染流感后,血糖容易失控,导致酸中毒甚至昏迷;心血管疾病患者则可能因病毒引发的炎症反应,增加心梗、中风的风险;哮喘和慢阻肺患者感染后,气道炎症加重,极易诱发严重的呼吸衰竭。

4. 免疫力低下人群(癌症患者、器官移植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
这类人群的免疫系统本就“孱弱”,流感病毒一旦入侵,很难依靠自身免疫系统清除,极易发展为重症。

流感初期的症状可能和普通感冒相似,但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要高度警惕,立即就医:

· 高烧持续不退(>39℃,超过3天)

·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 胸痛或心悸

· 意识模糊、嗜睡、反应迟钝

·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症状(口干舌燥、尿量减少)

· 咳嗽加重,痰液变为黄绿色或带血

特别提醒:儿童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嘴唇发紫、拒绝进食、持续嗜睡等症状,一定要立即送医!

每年秋冬季节,都会有一波“流感大潮”来袭。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防范?

很多人以为流感疫苗没用,其实这是最大的误区!流感疫苗虽然不能100%预防流感,但可以大幅降低重症流感的风险,尤其是对高危人群来说,接种疫苗能有效减少住院和死亡的概率。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所有6个月以上的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应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也能在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

因此,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揉眼睛、鼻子、嘴巴,是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

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这些听起来老生常谈的健康建议,其实才是最有效的“免疫增强剂”。

研究表明,熬夜、长期压力大、营养不良,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使得感染流感的风险大幅上升。

❌ 喝姜汤、熬鸡汤能治流感?
姜汤、鸡汤确实能缓解感冒症状,但它们不能杀死流感病毒,更不能替代抗病毒治疗!如果是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千万不要拖延治疗,应该尽早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

❌ 抗生素能治疗流感?
流感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增加耐药风险。

❌ “感冒好了就不用管了”?
很多人以为流感症状缓解后就没事了,但实际上,流感的并发症往往发生在“病情好转”的时候。

如果流感后期出现新的症状,比如持续咳嗽、胸闷、极度疲劳等,一定要警惕并发症的可能。

流感远不止是“多喝水、多休息”那么简单,尤其是对高危人群来说,它可能是压垮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每年流感季,我们都会看到因为轻视流感而导致严重后果的病例,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提前预防,及时就医,科学应对流感,才能真正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来源:医者老周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