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个已经不怎么关注科技前沿的普通中年人,在这个春节前后席卷全球的“Deepseek风暴“下,也出于好奇下载了两款AI相关的应用,一款是出于对自己运气的自信,下载了360老周站台的一款集成了众多大模型的入口级应用(大家可以看成是AI版本的百度)——主要为了抽
好人长安君原创作品
作为一个已经不怎么关注科技前沿的普通中年人,在这个春节前后席卷全球的“Deepseek风暴“下,也出于好奇下载了两款AI相关的应用,一款是出于对自己运气的自信,下载了360老周站台的一款集成了众多大模型的入口级应用(大家可以看成是AI版本的百度)——主要为了抽奖;另一款就是大名鼎鼎的Deepseek(中文名“深度求索”,逼格较高)。
这个春节基本没啥娱乐活动,本来对国际局势关注的也不多,没事就折腾AI了,没成想玩着玩着,除了DS本身带给我的震撼以外,还顺带着刷新了一下我对国际局势的认知。
作为一个对科技与国际局势都比较关注的自媒体创作者,很久以来我都着重观察中美科技领域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对于两国“短期气氛”和“长远处境”的影响,因为在我内心深处始终存在一种预测,中美之间将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哪怕最终和平收场,也必然会发生于“碰撞”之后。
基于这个观点,我思考并比较过中美之间的竞争优势,我认为支撑漂亮国霸权的是三大核心:军事、科技、金融;巧合的是,中国的竞争优势也可以归结为三点:文化属性、体制、工业体系。
竞争优势一对比,感觉势均力敌,但是一看GDP和前沿科技领域,我觉得无论多么自豪于祖国的经济奇迹都没办法说我们不比美国差:有些差距,只有逼近了才更让人觉得绝望。
尤其是在过去一年,经济数据上发生了一个大家可能不想提起的变化,中美之间的GDP差距第一次出现了增加——差距被拉大了。
在外媒眼里,此时此刻的中国虽然相比当年如日中天的日本强大得多也独立得多,但是面对美国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击、包围、封锁和孤立,可能最终还是要重蹈日本的覆辙。
我不是在渲染悲观。
仅仅就前沿科技领域而言,美国对中国高等教育、科研领域禁用了一系列软件,对中国那些身处业界尖端的高科技企业断供高端元器件,半导体领域直接断供能实现先进制程的光刻机,在通信领域全面封锁中国的5G技术,在更为前沿的人工智能领域断供中高端芯片,且在技术层面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关键是我们在这些领域确实处于落后甚至于一穷二白的境地。
按我们一般人的逻辑,美国占尽了优势,我们即便从现在开始构建我们的半导体供应链,进而发展前沿科技领域,远远走在前面的美国也早已经赢下了这场科技战。
在军事领域同样如此,按照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国即便提升了自己的技术能力,到现在为止也不过建成了三艘航母,且没有核动力航母,而美国几十年前就已经装备了十几艘航母,包括核动力航母,以及部署了时至今日都没有出现真正对手的B2轰炸机——这样的轰炸机居然还是几十年前的设计。漂亮国在军事领域的领先,早就成了世人心中的大山。
至于金融,更不必说,美元霸权可能比我们打字用的“QWER键盘布局”更难以改变。
从以上这些事实中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美国一国独大的霸权主义还会存在很久,中国要做的应该是避免过早的发生“碰撞”,继续践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发展方针。
实际上这也是我之前的主要观点,我认为我们面对这个无所不用其极、强大、狡猾且富有策略的国家,我们应保持克制,避免任何实质性的冲突,为我们的经济、科技、军事发展争取时机。
但我这个认知在用过DS后有所改变,或者说在我整理了这一年来中国的几个有意思的信息之后,我认为事情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我认为中国实质上已经成为了G2的一员,我们即使不应该承认这一点——承认了会少很多好处,也应当针对这个身份上的巨大改变作一些准备。
G2这个词不是我造的,是2008年美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世界上只有中美的综合实力在一个水平,且超过其他国家一个量级,所以这俩国家应该搞一个组合来统治世界。最近这个词被热议是因为白宫新主又说了一遍。
但不得不说这个叫法从头到尾都透出一股阴谋诡计的味道,可惜咱也不是什么愣头青,五千年文明熏陶、筛选、传承下来的智慧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在一个不怀好意的人捧我们的时候赶紧否认。
但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必须得知道,我们跟漂亮国来到一个水平了,我们不需要再用自己的“忍气吞声、委曲求全”来换取美国的“抬手放行”。
为什么不需要了?我们怎么就跟强大如斯的漂亮国“来到一个水平”了?
上面说过,漂亮国的核心优势在于军事、科技和金融领域的强大,军事装备的技术水平和数量蓝星最强,前沿科技如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领先各国,金融统治力冠绝全球。
而中国的竞争优势虽然看起来很“抽象”、不具体,但作用巨大、且很难被西方国家所效仿。文化属性比较像是土壤,体制比较像是阳光和水,工业体系是树,三者的共同作用下,树长成了参天大树,大树上挂着很多果实,其中有三颗也叫“军事、科技、金融”。
军事方面,中国六代机,真假难辨,咱就当假的吧,反正漂亮国挺当真。我认为即便六代机还是个“饼”,它也证明了中国在军事装备领域已经来到了跟美国紧挨的地位,可能还没有超越,但已经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基本局面。
科技方面,尤其是前沿科技方面。去年八月国产DUV上线,基本上宣告了西方国家在芯片制造领域对我国封锁政策的失败,而且这也是一个标志,意味着中国正在迅速地向着先进制程所需要的EUV光刻机前进;除了光刻机,在美国人自以为一骑绝尘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企业幻方量化推出的“深度求索大模型”也给这个行业来了一次世界级震撼,它几乎凭借着一己之力让中国重新回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前沿,更现实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了一个更振奋人心的思路——我们可以在完全不依赖美国硬件的前提下构造我们的人工智能先进技术。
至于金融方面,我们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数字化改革,同时近乎激进地推动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而工业品和数字化金融体系的重构,我认为是对抗美元霸权的最优解——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依然在进步。
除了三大核心领域,文化领域也正在出现能跟漂亮国分庭抗礼的东西,比如说《黑神话》,比如说《哪吒2》;软件技术领域风头最劲的应该就是风靡全球的社交应用TikTok;通信技术领域,中国依然保持着领先。
所以说Deepseek除了本身的产品力震撼一众硅谷大佬以外,它还让美国人认识到一点:大洋彼岸的中国在重重封锁之下,不仅仅是军事、经济依然保持着强劲发展,连前沿科技也追了上来。
中国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全方位提升,已经来到了跟美国几乎不相上下的地步。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很显然美国人还完全没有更新自己对于中国的认知,所以才会有一系列在我们看来“用尽全力但没什么效果”的打压行为,为什么会没有效果呢?
因为他们那些打压政策的底层逻辑是“中国处于美国制定的规则之内”,他们基于这个去做政策设计,但问题在于,中国已经突破了美国的规则。
杨主任说过,“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
这其实就相当于在告诉美国人,你们醒醒吧,大清早就亡了。
实际上西方国家对于我们的许多政策,包括舆论宣传都指向同一个事实——他们对于我们中国的认知严重滞后于现状。
我认为这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这个世界其实需要更为强大的中国,一个能够跟美国正面掰手腕但又更喜欢握手的中国,将是多元化世界最为重要的保障性力量。
基于这个原因,我认为我们应当推动国际社会改变以前的认知,借助TikTok、《黑神话》、《哪吒2》、Deepseek、华为、比亚迪、大疆等等科技文化标杆,借助055、六代机、航母、东风快递等军事利器,让世人看到一个包容、强大、充满活力、拥抱创新且友好的中国。
我说的可能还是比较含蓄。
我们的文化属性、体制和工业体系究竟已经创造出了哪些奇迹,我们时至今日可能依然没有一个接近真相的概念;而它们即将创造出什么奇迹,那是一个让美国人也不敢展开想象的问题。
但这两年应该有很多人看明白了。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不存在发展障碍,我们缺少的只是时间,有人说西方已经走在前边,把整条道路占为己有,但你也看到了,中国在围追堵截之下也实现了突破。就像这次的Deepseek,硅谷精英们搞起了“星际之门”,俨然已经将中国排除在人工智能第一梯队之外,硬件受制于人,开发上被孤立排挤,但是中国却在他们建起的长城之内建立起了最雄伟的作品,怼着脸告诉他们,我们走出了自己的路。
这样的突破还会有吗?
一年前你问我,我可能会说这是孤例,不足以证明中国科技的能力水平。
但是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去看看各个前沿领域,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材料领域、核聚变、新能源、半导体、5G、重大装备制造、航空科技、航天技术、深海探测技术、军事技术……你发现这些领域不仅出现了世界领先的成果,最重要的是这些领域出现了很多年轻人,我们自己培养的顶尖人才。
再看对岸的漂亮国,他们的前沿领域确实也可以,消费电子产品(苹果)、社交(Facebook和X)、人工智能、芯片、比特币……还有什么?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漂亮国居然也能说出“以实力的地位出发”,我觉得这个历史级笑话的搞笑度肯定会逐年提升。
最后得说,千万别骄傲,因为这事儿真没啥了不起的,我们最应该的做的,就是沿着现在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壮哉,中国!
来源:好人长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