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IgA肾病(IgAN)相关的临床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新的治疗策略也不断涌现。2025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世界肾脏病大会(WCN)于2025年2月6-9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此次大会由ISN组织和印度肾脏病学会联合举办,是国际上备受瞩目的肾脏病学领域学
导读
近年来,IgA肾病(IgAN)相关的临床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新的治疗策略也不断涌现。2025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世界肾脏病大会(WCN)于2025年2月6-9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此次大会由ISN组织和印度肾脏病学会联合举办,是国际上备受瞩目的肾脏病学领域学术盛会之一。大会详细报道了IgA肾病治疗方案的最新临床试验数据,为IgA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最新指导意见。
IgA肾病作为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具有复杂的临床表现和潜在的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KD)的风险,因此对IgA肾病进行早期诊断、有效评估以及预后预测尤为重要。本次WCN大会最新发布了关于血清半乳糖缺陷型IgA1(Gd-IgA1)/C3、尿液外泌体miRNA作为IgA肾病诊断标志物的潜在价值评估,MEST-C评分体系在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以及慢性化评分和高血压等预后因素的新发现。本文对这些内容展开了论述,以期为未来IgA肾病的临床实践提供有力支持和指导。
从血液到尿液:开启IgA肾病非侵入诊断探索之旅
血清Gd-IgA1/C3在IgA肾病非侵入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1
IgA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高达20-40%的IgA肾病患者在诊断后10-20年内进展为ESKD1,3。虽然肾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但仍有必要识别可靠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用于疾病监测和预后评估,以提高IgA肾病的诊断准确性,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延缓疾病进展。印度Ravi tej Madipalli等学者调查了98例经组织学确诊的IgA肾病患者、44例非IgA肾小球疾病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Gd-IgA1水平及其与补体C3的相关性,并评估了血清Gd-IgA1水平与临床和病理参数的关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Gd-IgA1的诊断性能。ROC分析是评估疾病诊断性能的有力工具:当ROC曲线越接近图形的左上角,即AUC(曲线下面积)值越接近于1时,表明诊断的准确性越高;AUC>0.5即诊断具有意义,通常认为AUC≥0.8是可以接受的诊断性能水平5。研究结果显示:IgA肾病患者的血清Gd-IgA1水平显著高于非IgA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Gd-IgA1与C3水平(r=0.33,P=0.01)及Gd-IgA1/C3比值(r=0.85,P呈强相关性。同时,ROC曲线分析表明,Gd-IgA1可以预测IgA肾病,AUC为0.78。这表明,血清中Gd-IgA1水平升高,尤其是Gd-IgA1/C3比值,可作为诊断和监测IgA肾病的一个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尿液外泌体miRNA可作为诊断IgA肾病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2
miRNA为微小非编码内源性RNA,存在于尿液外泌体中,可能作为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印度Mythri Shankar等学者对印度IgA肾病患者的尿液外泌体miRNA特征进行了研究,招募了50例IgA肾病患者、50名健康对照者和24例其他肾病对照者(包括经活检证实的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研究结果发现:9 个候选miRNA能有效区分IgA肾病患者与健康者、其他肾病对照者,AUC值分别为0.8、0.7和1.0。此外,仅两个miRNA(hsa-miR-4532和hsa-miR-548a-3p)的组合就足以诊断IgA肾病(AUC>0.8)。这表明miRNA在非侵入性诊断IgA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2 。
MEST-C评分和IRP-IgA肾病:疾病评估的璀璨双星
MEST-C评分体系在IgA肾病的预后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3
IgA肾病的患病率和预后因地理和种族而异,亚洲人群的病程往往更具侵袭性。患者可表现出从无症状尿液异常到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再到慢性肾脏病(CKD)的多种临床综合征,最终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KD)。牛津MEST评分体系自2009年提出以来,已成为预测IgA肾病进展为ESKD的有力工具。2016年修订后的MEST-C评分体系加入了新月体(C)变量,更加全面。
在MEST-C评分体系中,系膜细胞增生(M)、节段性肾小球硬化(S)和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是独立预测预后的关键特征,T评分直接反映了活检时疾病的阶段。E(毛细血管内增殖)评分较高的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能显著减缓肾功能下降。该评分体系已在多个国际人群队列中得到验证。
印度Meghana Rao C等学者进行的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依托健康管理信息系统(HMIS)中的电子病历,选取了2014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间在NU医院进行肾活检并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分析印度南部一家三级医院中诊断和管理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肾脏结局及预后情况。
研究发现硬化和系膜细胞增生是组织病理学中最常见的病变。1/8的患者观察到严重的肾小管损伤和相关的新月体形成。在此亚组中,31例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其中例25 (80.64%)患者的M或S评分为1;与T评分为0的患者相比,T评分为1或2的患者在就诊时肾脏疾病更为严重,且进展为ESRD的可能性更高(表1 )。。研究强调了IgA肾病临床病理的复杂性及其与MEST-C评分的紧密联系。为理解IgA肾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强调了加强患者随访以改善IgA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性。
表1 随访患者中MEST-C病变的分布情况
IRP-IgA肾病助力全面评估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和结局4
国际IgA肾病预测工具(IRP-IgA肾病)结合了临床特征与牛津MEST标准,利用肾活检时收集的数据,可对IgA肾病患者在未来5年内肾功能减退或肾衰竭的风险进行预测。
印度Chakraborty等学者开展的一项为期3个月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了27例年龄>12岁且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使用IRP-IgA肾病全面评估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和结局。
研究中期结果显示,33%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肾功能衰竭,25%的患者出现急进性肾功能衰竭,21%和17%患者分别出现肾病综合征和无症状性排尿异常,8%的患者出现孤立性高血压。根据国际IgA肾病预测工具,所有患者均面临极高的疾病进展风险,患者发病时的平均血红蛋白为10.8,肌酐为2.14,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38.54mL/min,平均蛋白尿为2.5g/天,平均血清白蛋白为3.2,且88%的患者存在活动性沉积物。
牛津MEST评分系统评估表明,患者的病理特征呈现多样性(100%的患者S评分为1,62.5%的患者M评分为1,50%的患者T评分为1,而E1和C1评分各占12.5%),即100%的IgA肾病患者存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0%的患者存在系膜细胞增生和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而出现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和和新月体的患者各占12.5%。
接受积极治疗后,总体应答率为42.85%,平均eGFR改善10.33mL/min,平均蛋白尿下降1.5g/天。但接受治疗的57%的患者仍出现疾病进展,其中28.5%的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在出现无症状性排尿异常的患者中,平均eGFR为99.75mL/min,平均蛋白尿为1.4g/天,50%的患者存在中度疾病进展风险,其余患者存在更高的疾病进展风险;出现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平均蛋白尿为6.72g/天,20%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40%的患者出现高血压;在出现急进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平均eGFR为6.95mL/min,且均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并依赖透析。
这一研究表明,IRP在预测IgA肾病患者预后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性能,且鉴于IgA肾病患者的病理特征各异,疾病进展风险不尽相同,因此实施个体化治疗策略显得尤为关键。
临床病理特征:多维度预测IgA肾病患者预后
慢性化评分较高和重度高血压是IgA肾病预后较差的预测指标6
IgA肾病是亚洲人群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IgA肾病在不同地域和种族中的临床表现各异,亚洲患者的临床病程更为凶险且难以预测。
印度TULSI MODI等学者的研究纳入自2019年1月至2024年7月孟买K.E.M医院Vidya N. Acharya肾小球肾炎登记处经活检证实的66例IgA肾病患者,随访时间至少为6个月。根据肾活检中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和动脉硬化的参数,计算得出慢性化指数,并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死亡和透析的复合终点。研究结果显示:重度或恶性高血压(P=0.042)以及慢性化评分较高(P=0.000)是需要透析治疗或死亡的预测因素,而IgA血管炎的存在提示预后较好(P=0.029)(图1)。
图1 重度或恶性高血压、慢性化评分及存在IgA血管炎与IgA肾病预后的关系
总结
在本届WCN大会上,IgA肾病的研究展现了新的前景。通过探索非侵入性诊断标志物、优化预后预测体系以及深入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者们为IgA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未来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改善患者预后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创新,IgA肾病的诊断和治疗将迎来更多的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福祉。
审批码:FAB0039180-87337
有效期为2025-02-07至2026-02-06,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参考文献
[1] Ravi tej Madipalli, et al. THE DIAGNOSTIC POTENTIAL OF SERUM GDIGA1 TO C3 RATIO IN IGA NEPHROPATHY: A SINGLE CENTER PROSPECTIVE STUDY. 2025 WCN. Abstract number: WCN25-4090.
[2] Mythri Shankar, et al. POTENTIAL DIAGNOSTIC ROLE OF URINARY EXOSOMAL MIRNAS IN IGA NEPHROPATHY: A CLINICAL OBSERVATIONAL STUDY. 2025 WCN. Abstract number: WCN25-2338.
[3] Meghana Rao C, et al. IGA NEPHROPATHY CLINICOPATHOLOGICAL ASSOCIATION WITH MEST-C SCORING. 2025 WCN. Abstract number: WCN25-4525.
[4] Arghya Chakraborty, et al. A DESCRIPTIVE STUDY ON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PROFILE 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IGA NEPHROPATHY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IGA NEPHROPATHY PREDICTION TOOL. 2025 WCN. Abstract number: WCN25-4505.
[5] Nahm FS.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verview and practical use for clinicians. Korean J Anesthesiol. 2022 Feb;75(1):25-36.
[6] TULSI MODI, et al. CHRONICITY SCORE AND NOT MEST C SCORE IS A BETTER PREDICTOR OF PROGNOSIS IN IGA NEPHROPATHY. Presented at WCN 2025. Abstract number: WCN25-4235.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