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功与否,企业名字只占心理因素 更多需要厚积薄发

360影视 2025-02-09 00:36 2

摘要:最近电影哪吒2非常火爆,今天都达到差不多70亿了,已经成了影史票房第一,不过不管哪吒1还是哪吒2都非常火,虽然两部电影跨度有5年,但两部电影合起来的票房都超过120亿了。

最近电影哪吒2非常火爆,今天都达到差不多70亿了,已经成了影史票房第一,不过不管哪吒1还是哪吒2都非常火,虽然两部电影跨度有5年,但两部电影合起来的票房都超过120亿了。

联想到最近这几年,周鸿祎的哪吒汽车销量比较拉胯,现在在互联网上都听不到什么水花。很多人都说周鸿祎的哪吒汽车之所以卖不动,就是因为名字叫得太差了,还有小鹏汽车,也是让人感觉比较随意,给人感觉一种城乡结合部的感觉,比如说小鹏修理部,小鹏电动车,小鹏小卖部等等。哪吒汽车,很多人都说这名字太随意幼稚,听起来跟什么葫芦娃汽车,孙悟空汽车等等感观差不多,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实这种论点就是典型的你成功了,你放的屁都是真理,你没有成功,你说的再有道理也都是放屁。

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伟大的产品和公司,他们起的名字都非常随意,比如说苹果手机,苹果俗不俗气?什么苹果香蕉梨子,不见得比小鹏哪吒高明到哪里去。

还有小米。小米这名字听起来也是非常随意,之所以有人觉得很亲切很接地气,那是因为雷军做成功了,如果没做成功,很多人也会嘲讽小米这名字跟小鹏差不多。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品牌,其实都是以创始人或者人名命名的,基本上烂大街了,什么本田丰田松下,福特波音,迪斯尼,阿迪达斯,西门子雪铁龙奔驰等等,如果放在他们母语的语境里面,这些名字可能也是烂大街的那一种,不见得比小鹏取得更有诗意更高大上。这些人名,放在他们的母语语境很low,其实跟小明小红小强差不多,因为翻译美化的原因,再加上产品成功之后,大家都会有有色滤镜加持,反而显得得他们这个人名品牌高大上了。比如说迪斯尼,奔驰。当然还有宝马牌汽车,宝马不见得比宝骏好听。

世界上确实有不少品牌,刚因为名字不好,然后改名了之后销量突飞猛进,企业开始咸鱼翻身的。这样的例子也一举一大把。比如谷歌(Google), 原名:BackRub。俏江南,原名俏江鱼。西贝莜面村:原名“西贝餐饮”,后更名为“西贝莜面村”。(Amazon)原名:Cadabra,星巴克(Starbucks)还有麦当劳,(McDonald's),原名:麦克唐纳德兄弟(McDonald's Bar-B-Q)。

还有的企业,没成功前,那个企业名很多人吐槽听起来都很low,像骂人的话,结果成功之后,还是这个名字,大家都说听这个名字越来越顺耳。就像比亚迪。以前燃油车时代比亚迪卖不动,大家经常揶揄比亚迪说这个名字听起来像逼养的,怪不得卖不动,还有人不少人隔空喊话,让王传福改一个名字,但是王传福坚决没有改。比亚迪崛起也就最近这两三年的事情,比亚迪卖出第1个500万辆车花了15年,后来比亚迪卖出第2个500万辆车只花了15个月。看来名字在企业成功中影响占比很小,很多只是心理作用。企业的努力,厚积薄发才是硬道理。

现在哪吒电影火了,但是依然带不动哪吒电动车的销量。哪吒汽车入局的时间要比小米早,那只能说明哪吒汽车的决策人在营销,以及在供应链管理还有资源整合方面,还是比不上小米的雷军。说不定哪吒汽车没叫这个名字,销量更差也说不准。

来源:明日之星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