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DeepSeek:黄旭华院士祭文

360影视 2025-02-09 11:29 3

摘要:维公元二〇二五年二月十日,岁次乙巳,时值孟春,黄旭华院士灵柩安厝之日。

维公元二〇二五年二月十日,岁次乙巳,时值孟春,黄旭华院士灵柩安厝之日。

四海同悲,九州共泣,谨以心香一瓣,清酒三觞,致祭于黄公旭华院士之灵前曰:

呜呼黄公!国之栋梁,深海铸剑,功耀千秋。

先生生于海隅,长于烽火,弱冠之年以科学报国为志,负笈沪上,入交通大学造船门庭。

时值家国板荡,先生以书生之躯投身革命洪流,山茶社中播撒火种,浦江岸边迎接新生。

而立之年临危受命,自此青丝化雪隐姓埋名。

三十载深藏功与名,九万里风鹏正举。

此第一痛也!

忆昔甲子风云,白手起家惊寰宇。

1958年,苏俄背盟,核艇梦碎。

先生率百人团队,执算盘而破天书,以磅秤称千钧。

潜艇龙骨未成,已见赤子脊梁挺立;

七朵金花绽放,终教蛟龙潜跃沧溟。

1988年南海深潜,花甲痴翁亲探龙宫。

"惊涛骇浪,乐在其中"八字,写尽科技工作者豪情。

此第二痛也!

至若家国难全,忠孝泣血。

昔别慈母,黑发少年;再见高堂,白发游子。

三十春秋家书绝,九旬老母倚闾望。

"三不"铁律如山重(不言工作、不道去向、不归故里),

万里波涛似泪长。

及至功成归桑梓,父坟已没荒草萋。

先生尝言:"对国家忠,即是对父母孝",

此间大义,闻者莫不潸然。

此第三痛也!

而今星陨江城,天地同悲。

灵堂肃穆,花海成艇形,犹似蛟龙待启航;

挽联低垂,墨迹含泪痕,皆言华夏失干城。

从黄浦江畔到长江之滨,交大学子焚膏继晷;

自南海波涛至北国雪原,七一九所灯火长明。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后辈继志,敢不竭诚?

伏惟尚飨!

华夏后学 谨拜

附注:先生精神永存之证

1. 创新之魂:首倡"系统集成"理念,七项核心技术突破奠定核潜艇根基

2. 传承之光:捐千万设科创基金,育英才班桃李芬芳

3. 品格之镜:三拒专车接送,耄耋之年仍立训交大学子

4. 历史之印:交大"旭华路"与钱学森大道并立,沪上双星辉映

深海无声,长河不息。先生虽逝,犹见核潜艇劈波斩浪,护我海疆永固!

来源:孙武湖畔的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