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语歌的杀伤力有多恐怖?听听这5首歌就知道了

360影视 2025-02-09 12:53 3

摘要:当然我们现在常听的版本的普通话版,歌词进行了二次创作,但它确实是乌拉特民歌,在草原上口口相传,流传深远。

草原那特殊的辽远与苍凉为蒙语歌注入了深入骨髓的精魂,让人一曲魂断,魂牵梦绕。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的蒙语歌。

如果要挑一首成名早又传播广的歌曲,那非《鸿雁》莫属。

它那悠远又有淡淡忧伤的曲调让每个聆听的人都泛起思乡之情。

这首歌的歌词非常简单,却清新文艺,颇有《诗经》风格。

当然我们现在常听的版本的普通话版,歌词进行了二次创作,但它确实是乌拉特民歌,在草原上口口相传,流传深远。

最原始的版本比我们现在听到的要更加欢快,是牧民们喝酒聊天时会唱的祝酒歌。

但新的时代有新的风格,现在的深情版本更有利于传播,里面传达的乡愁更具普世价值。

这首《鸿雁》的功力就如余光中的小诗《乡愁》,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鸿雁、草原、芦苇荡、船票、邮票、坟墓,一个个二字词语所包含的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思念。

《乌兰巴托》诞生的时期更早,它创作于1980年代的蒙古国,由蒙古国的微笑乐队演唱,歌名里的“乌兰巴托”就是蒙古国的首都。

现在的网友都把它当作一首思念家乡的歌,其实原版只是表现青年恋爱的抒情歌曲,歌词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目前广为流传的版本是贾樟柯为自己的电影改编的版本,之后有不少人都演唱过这首歌,比如谭维维、蒋敦豪、马来女孩汤晶锦,最新因为演唱这首歌大火的网红是丹正母子。

如果你想红,不妨在网上翻唱这首歌。这首歌的曲调似乎有一种魔力,不同的人唱会展现不同的愁绪。

也许因为它是内陆小国的歌曲,所以改编起无所顾忌。

比如谭维维参赛时就将歌词大改特改,作词人写的是贾樟柯,第一个将歌曲汉化的人,而原作词人,蒙古国诗人桑堆扎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诸多蒙语歌里,最出名的当属腾格尔老师的《天堂》。

这首歌诞生于1997年,创作之初是为了纪念家乡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感怀草原被现代文明侵袭,日渐退化。

儿时记忆的美丽家乡悄然逝去了。

这首歌一经发布就获得了成功,成为蒙语歌曲中的代表作品。

2001年,腾格尔老师还推出了英文版,但这首歌蓬勃生命的迸发还是在很多年之后。

2018年,他参加《我是歌手》比赛,将歌曲《天堂》重新改编演绎,震惊了同台竞技的歌手们。

就连国际实力派歌星结石姐都瞪大眼睛赞叹。

有网友评价说,以前就很喜欢这首歌,但还是被腾格尔老师的现场演绎震撼到。

一次精彩的演唱能引来怎么样的蝴蝶效应。

时至今日,在外网上依然传播着腾格尔的演唱,衍生出不少reaction。

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音乐老师,哪怕语言不通,他们依然可以被歌中浓浓的情感打动。

当然腾格尔老师这么厉害,也不是唱每首歌都好听的。

他翻唱李荣浩的《乌梅子酱》和阿肆的《热爱105度的你》就非常辣耳朵,让人如听仙乐耳暂聋。

希望腾格尔老师对小甜歌的探索浅尝辄止就好了,不必再继续开发了,这样才能保住在歌迷心中不败的地位。

从歌名就可以看出来,这一首地道的蒙古语歌曲,不过它在中国的走红,靠的也是汉化后的演唱。

原版歌曲来自蒙古国,最有名的是吉布忽楞演唱的版本。内蒙小朋友巴特尔道尔吉因为喜欢这首歌,将它带到了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选秀的舞台上,感动了评委,后来成为合唱团的演唱曲目,也由此完成了在中国的第一次传播。

之后小朋友乌达木又将这首歌带到了《中国达人秀》,深情而童真的演唱让这首歌再次翻红。

这两次传播用的都是原汁原味的蒙语,后来歌词得到汉化改编,版本不唯一,光是确定下来的版本就有四个。

汉化后的版本,歌词都非常简单,像是一首幼儿园小诗,比如“亲爱的--额吉

我要插上翅膀飞到你身旁”

而原版的歌词内容丰富,文字也非常优美,有朦胧的迷雾,炊火上的奶茶,深蓝的山影。

可能是因为歌曲的传播靠的是小朋友的演唱,所以无论怎么汉化,都走的是言简意赅风格,对比原版歌词,有些可惜。

如果要选一首来头大,影响远的蒙语歌,那必当是《敖包相会》了。也许你对这个名字不熟悉,但提到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十五的月亮》,可能就恍然大悟了。

这首诞生于1953年的歌曲早就将旋律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前奏一起,多少都能唱两句。

1952年,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的一篇短篇小说拍成电影《草原上的人们》,需要一首展现男女主爱情的插曲,《敖包相会》应运而生。

它的创作基础是东蒙民歌《韩秀英》,所以草原旋律浓厚,但是作曲人做了更加通俗的处理,让歌曲的传唱度更高了。

当我们说起蒙语歌的时候,脑子里浮现很多旋律。

比如《呼伦贝尔大草原》,《牧羊姑娘》,《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我和草原有歌约定》,但其实有的并不是真正的蒙语歌,而是有内蒙古元素的汉语歌。

我们现在判断一首歌是不是蒙古语的歌曲时,往往是判断是不是由蒙古族歌手演唱,它有没有蒙古风味。

这种风味可能是豪迈奔放的,可能是深情细腻的,一听就是大草原的歌。

在这样的趋势下,不少原汁原味的蒙语歌曲难以被挖掘,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创作者能够将蒙语歌合理汉化,让更多的歌迷享受大草原的风姿。

来源:地球研究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