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先生一开始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病情会如此严重。胸闷、咳嗽、乏力等常见症状让他以为是小病,心想着“休息几天就好”。他的情况在几天内急剧恶化,出现了呼吸急促和极度乏力的症状,直到就诊,医院通过CT发现他患上了重症肺炎。
冬季突如其来的甲型流感,让多少人措手不及!
在滨州人民医院,身为感染者之一的李先生,在重症肺炎的阴影下,濒临死亡边缘,医院的生命抢救不仅仅是为他争取一线生机,更是在与时间赛跑的死神对决。
李先生一开始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病情会如此严重。胸闷、咳嗽、乏力等常见症状让他以为是小病,心想着“休息几天就好”。他的情况在几天内急剧恶化,出现了呼吸急促和极度乏力的症状,直到就诊,医院通过CT发现他患上了重症肺炎。
ICU的电话响起,紧急会诊后,甲流病毒被确诊。情况更为复杂,白肺、机械通气、氧气浓度高达100%,而氧分压只有40mmHg,指脉氧饱和度仅有65%。一切预示着,李先生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重症医学科的二病区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立即协作,全力以赴展开紧急转运和抢救。由于患者的呼吸系统和心脏功能已经出现严重衰竭,传统治疗方式无能为力,时间成为了最为宝贵的资源,能否抢救成功就看这一刻的决策。
经过紧急会诊与家属的同意,医生们决定启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这被称为“终极救命神器”。尹睿副主任医师带领ECMO团队,快速而精准地完成了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设备调试和手术置管等步骤。
随着ECMO机器的运转,血液在人工管路中流动,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这一切都给了团队一线希望,虽然仅仅是一个开始,他们知道,这场抢救的成败关乎李先生的未来。
随后,医疗团队展开了全方位的治疗与监护,通过多学科联合治疗,精心调整每个细节,确保病人的各项功能逐步恢复。经过几天的治疗,李先生的病情有了显著好转,ECMO和呼吸机最终顺利撤机,患者恢复了生命体征的稳定,脱离了死亡的阴影。
专家提醒,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甲型流感病毒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感染,极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等。对于免疫力较弱的群体,老年人和儿童,甲流可能成为致命威胁。及时就医和科学治疗非常关键。
网友对于此事件的反应不一。一部分人感叹医疗团队的快速反应和精湛技术,认为这正是现代医疗救治的奇迹;另一些人则对这种病情发展感到警惕,认为这提醒了所有人冬季健康的重要性,在甲流高发时节,我们每个人都应加强防护。
以往的甲流暴发,往往由于低估了它的严重性,造成了更多的感染和并发症,李先生的经历恰恰是一种警示。
通过这起事件,我们看到了医疗团队之间的高度协作与紧急抢救中的专业性,也让我们不禁反思,如何在疫情防控与早期治疗之间找到平衡,以便更有效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这不仅是对每个患者的挑战,更是对医疗系统的一次大考验。
来源:关注新鲜事的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