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大战美团

360影视 2025-02-09 20:42 3

摘要:京东,发起进攻京东杀入美团腹地!最近,“京东外卖以‘只抽5%佣金’的旗号突然冲进外卖市场”的消息,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传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京东,发起进攻 京东杀入美团腹地! 最近,“京东外卖以‘只抽5%佣金’的旗号突然冲进外卖市场”的消息,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传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在一些自媒体账号的描述中,面对“5%佣金”这枚重磅炸弹,美团的反应相当不淡定:

“总部凌晨三点还灯火通明,紧急开会迅速做出调整;

有高管会上怒摔几个咖啡杯;

公司打印机不停地打印,新合同里从前30%的佣金比例当场就砍了一半;

......”

虽然根据记者后续求证,美团方面称网传美团外卖30%的高佣金率数据不实,实际商户佣金率为6%—8%,但从社会声音来看,美团系统中不少商家的确“苦佣金久矣”。 同时,记者也同步向京东求证了外卖佣金是否为5%,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这些年,在外卖这个大市场里,看起来是美团和饿了么双雄称霸,其实水面之下从未平静。 早年的百度外卖,因资源投资相对不足,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最终将这块业务卖给饿了么;抖音外卖2022年正式布局,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原“团购配送”业务向“随心团”业务迁移,这一调整被视为抖音对外卖业务的“战略性放手”。 即便今天,京东也并非唯一的外卖“搅局者”,此前,传统饮料巨头娃哈哈也宣布启动“娃哈哈到家计划”,正式进军外卖业。 这些商业动作的背后,折射出各方对即时零售领域的激烈争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指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 想分一块这蛋糕的人很多,但要成为真正的“幸存者”,免不了一番苦战。 现如今,我们不妨做一次推演,倘若京东真举着5%的佣金打市场,会如何?

一场阳谋 其实,京东这一次做外卖的动静虽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并没有让人感到太意外。 早在去年,京东APP就推出了“秒送”频道,设置了外卖功能入口,咖啡、奶茶、品牌连锁餐饮等陆续上线。更早来看,2022年辛利军任公司零售CEO时就表示考虑进军外卖业。 只不过,如果京东真的决定以5%佣金率闯进外卖市场,的确会对美团商业模式造成不小的冲击。 市场可能有这么几个主要变化: 1. 价格战,一场阳谋 根据科斯定理,交易成本决定市场边界,美团长期依赖佣金构筑的护城河,其实就是利用平台地位制造的寻租空间。 这不仅导致商家的压力大,消费者也可能面临高价。 那么,京东如果宣称只抽5%佣金,这明显是价格战策略,本质是通过压缩平台剩余价值,倒逼行业回归科层制交易成本最优解。 虽然美团回应佣金率为6-8%,但是当前平台的满减、红包等活动,往往由商家来承担成本,如果真的能落实低佣金,店家和骑手的利润会变高,二者有一定的流出可能性,这对美团生态是一个关键的破坏。 然而一个关键问题是,京东的低佣金靠什么支撑?烧钱还是实实在在的成本优势? 如果只是烧钱,那京东或许也只是表面的救世主,先用低佣金掠夺市场份额,待流量垄断后再重演"佣金曲线暴走"的剧本。 历史经验显示,滴滴佣金率从5%飙升至30%仅用了五年,补贴战的终局我们早已见过多次。 当然,有效的市场总是在动态纠错的过程中,充分的竞争对消费者和社会而言应当是有利的,期待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不必在乎谁被淘汰,更不必把任何品牌当成信仰,重掌选择权。 2. 配送领域的军备竞赛,开启 据了解,京东外卖频道的配送分为达达秒送和商家自送两种方式。 根据达达集团前不久公开的一条信息我们了解到,京东打算以每股ADS 2.0美元,或每股普通股0.5美元的价格,收购这家中国领先的本地即时零售与配送平台所有已发行普通股。 这与京东要在入局外卖加强配送系统有强关联。 毕竟,现在的消费者正在呈现出一种越来越不能容忍延迟满足的趋势,以物流仓储见长的京东有很大概率在这方面做出突破。 美团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一场围绕“配送”的军备竞赛将会开启。 比如,目前美团已经打出了“零售+科技”牌,2023年全年在科技研发上投入212亿元,创历史新高,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重位居全国民营企业前列,2024年一季度研发投入也达到50亿元。 在整体城市末端三公里配送体系中,以骑手、自动配送车和配送无人机等多重运力,形成了地空一体的配送体系。 场景方面,目前美团的无人机航线已在景区、写字楼、住宅区、产业园区等落地,新版无人机也能很好地适应以上场景的工作。 接下来,要突破"当日达悖论"——配送时效与成本呈指数增长,美团必须继续跟进无人配送以达到日均百万单目标和AI调度系统,笔者预测这将在未来三年吞噬其60%的研发预算。 AI调度系统、无人机配送、物流机器人等新技术将成为竞争的新焦点 。 3. 得信任者得天下 这些年,外卖的卫生问题人人喊打,光是“预制菜”就一次又一次引起轩然大波。 消费者义愤填膺,商家却也满腹牢骚,有人直言“外卖扣除佣金利润稀薄,不用预制菜就是在亏本做慈善”。 这一次,京东做外卖不仅偷偷组建了厨师联盟,挖走排名前100的口碑好店,还开启厨房直播,新鲜食材现炒现卖…… 直指厨房直播和供应链溯源直指餐饮业最大痛点——信任成本。 如果京东能将区块链溯源技术 (已覆盖100%自营产品) 应用到外卖领域,将在口碑上获得很大的优势。 这场战役的本质,是京东用"供应链+即时配送"的组合拳,将外卖战场升级为"零售基础设施之争"。 但美团的底牌也尚未出尽,其几百万日活骑手构成的即时配送网络,在非标服务领域仍具韧性。

结语 外卖大战本质是超级APP对城市毛细血管的终极争夺。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风雨欲来,可能刀光剑影,不论守城者还是攻城者都应该意识到,“本心”最重要。 再精细的计算也永远算不准街头巷尾的烟火温度。 那些被视作"沉默大多数"的街边店主、风雨骑手、精打细算的食客,正在用每一次订单完成对商业暴政的隐秘—— 他们用脚选择的不只是餐厅,更是在为 “ 要效率还是要人性 ”“ 要垄断红利还是要市井生机 ” 的文明抉择按下表决键。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商业文明的终极战场不在云端服务器,而在老百姓的胃与心。 未来,所有平台都将回归服务本质,而这场年里的街头热议,或许就是时代转折点的第一声惊雷。

来源:点滴财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