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司衍鹏,男,中共党员,机电学院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2022级博士生,师从蒋建军教授,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预成型厚度与褶皱的演化机制及工艺优化,现任机电学院22105-1班班长,曾任机电学院研究生党务组组长和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本学年科研成果测评为1310分,打破学
他博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
在行业顶刊发表SCI论文4篇
公开国家发明专利2项
参与系列型号攻关任务
解决多项技术攻关难题
被学院列为拔尖人才培养示范案例
还担任学院乐队主唱、吉他手
作为平台签约音乐人
参与多支歌曲制作
......
他讲政治、有担当、强科研、善文艺
他就是西北工业大学年度优秀研究生标兵
——机电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司衍鹏
司衍鹏,男,中共党员,机电学院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2022级博士生,师从蒋建军教授,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预成型厚度与褶皱的演化机制及工艺优化,现任机电学院22105-1班班长,曾任机电学院研究生党务组组长和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本学年科研成果测评为1310分,打破学院记录,被学院列为拔尖人才培养示范案例。承担多项导师负责的系列型号攻关任务,参与并解决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中的技术攻关难题。本学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Thin-walled structures、Composite structures等行业顶刊发表SCI论文4篇,公开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校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等多项荣誉称号,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社会活动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等多项奖励。科研学习之余作为机电学院学生乐队队长兼主唱和吉他手,累计参加36次校内外各类音乐节与公益音乐活动,立做一个讲政治、有担当、强科研、善文艺的“全能型”博士。
“核心使命就是攻克制造工艺难题!”
进入博士阶段
司衍鹏主要围绕航空轻量化结构的战略需求系统
参与了系列型号攻关任务
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
导师蒋建军教授的引导和激励
始终滋养着他的成长
记得有次在面对复杂物理模型时,
因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差异让研究陷入了困境
“蒋老师始终陪伴在我身旁,与我一起推导公式,逐步剖析每一个步骤,最终我们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这次难忘的经历,也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未来型号必须解决结构功能一体化集成制造技术难题”
蒋建军教授与司衍鹏一起探讨实验内容
此后,司衍鹏与同学们从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产业需求
和精密制造实际应用出发
寻找出制约高质量成型精度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缺陷与成型厚度的有效控制
建立了预成型工艺本构模型、
优化液体成型工艺过程
最终成功制备的高质量复合材料结构件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型号
有效助力我国飞机关键复合材料零件高精度制造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
他在本学年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篇
公开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司衍鹏论文发表的部分期刊和部分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首页
“作为一名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的博士生,
核心使命就是努力攻克大国重器研制中的
制造工艺难题!”司衍鹏坚定地说
“平衡科研、爱好与生活,相辅相成又妙趣横生!”
科研之余,司衍鹏培养了很多业余爱好
音乐、旅行、志愿服务......
将他的生活装点的丰富多彩
他担任学院研究生党务组组长、党支部书记
积极申报“三创三力”样板党支部、
开展本研共建等活动
邀请张卫红院士等专家讲座
弘扬“总师育人文化”
并作为家乡济宁市泗水县博士联谊会负责人
协助家乡举办高端人才与项目融合会等
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左一)和党员实践活动(左一)
参与家乡高校学子返家乡宣讲和
开展西工大第一届学生急救教育活动(前排左二)
参加2024年“西北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答辩
与老师和同学们合影(左八)
司衍鹏与志同道合的6位小伙伴
一起成立了小齿轮乐队
并担任队长、主唱和吉他手
音乐节、跨年晚会等众多校内外文艺活动上
都跃动着他们肆意青春的身影
《男孩的成长》等作品
还被网易云音乐等平台收录
司衍鹏参与各类音乐比赛和音乐晚会照片
作为乐队队长、主唱和吉他手参与公益音乐活动(左三)
寒暑假司衍鹏更喜欢约三五好友一起旅行
他所拍摄的照片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也因此成为某网络平台的签约摄影师
司衍鹏在沿途旅行中拍摄的美景
“科研、音乐、生活,就是我人生的三角形,
有差异、但稳定,相辅相成、又妙趣横生”
司衍鹏笑着说
谈及未来,司衍鹏有自己的理解
“我将持续深耕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领域,
力求攻克更多型号研制中的技术难题,
为国铸剑!
另一方面,希望能继续很好地
平衡科研、生活与志愿服务,
尽我所能回报社会!”
★
往 期 精 彩
★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