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分状元“堕落”现状曝光,曾被嘲不务正业,给清华北大丢脸…

360影视 2025-02-24 08:32 3

摘要:前阵子我就看了这么一个姑娘的故事。她叫石悦,网名叫女流。高考成绩702分,内蒙古理科高考状元,清华建筑系本科,北大城市规划研究生。

大家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 我想除了健康快乐,很多家庭也会说考个好大学吧。 如果孩子成了省状元,考上了清北,之后的人生该怎么走呢? 没有所谓的“稳定体面”的工作,你能接受吗?
前阵子我就看了这么一个姑娘的故事。 她叫石悦,网名叫女流。 高考成绩702分,内蒙古理科高考状元,清华建筑系本科,北大城市规划研究生。 “别人家”的孩子,标签贴满,妥妥的大学霸。 而她毕业后的职业是游戏主播。 一群人嘲笑她高开低走,给清华北大丢脸。 还有很多人批评她“对不起父母和学校的培养”。 可在她看来,这是 “一场迟到的叛逆和救赎”。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但人生也有很多比高考更重要的东西。 她在成为状元之后的思考,其实也是很多普通家庭孩子,早就该意识到的事儿。 对于女流来说,读书时期,做一张让所有人满意的考卷,是她最拿手的事情。 可工作后,成为一名职业游戏主播; 这事一度不敢让亲戚朋友知道,似乎成了她人生唯一一张不满分的答卷。 在女流的讲述中,从小到大,只要进入学习状态,她就要力争上游。 初一时班主任,跟妈妈随便的一句“小学学霸,也未必初中保持优秀。” 为此,她暗自较劲,给自己学魔怔了,就连放学路上回家,都念叨学习。 她心里一直想的是“我不能比别人差。” 因为成绩好,女流还被当成“全校的希望”; 高考前,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教导主任,都会拍拍她说:“加油,好好考。” 于是,让所有人满意,考最好的学校,在女流心里,成为了一种职责和使命。 所以,当她考出省状元的好成绩时,很自然就报考了老师推荐的清北建筑系。 只是,高考有标准答案,人生这张考卷,却从来没有满分答案。 进入清华的女流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也不擅长所学的专业。 老师让把一棵杨树画得有体积感,女流脑子里想的都是坐标系; 因为没有绘画和艺术基础,她只觉得“痛苦”。 然而,再看看身边的同学,上课时洋溢着幸福的表情,才意识到,原来喜欢一件事是这样的; 那她自己喜欢什么呢,却并不知道。 这也是我想说的,在女流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很典型的 “好学生思维”。 有一段形容很贴切: 好学生心态的人,很容易陷入取悦他人和寻求认可的漩涡,养成“他人评价即是自我”的认知。 “如果学习、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因为这些好,我就开心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想来,当一个人总想获得他人口中的满分评价,那结果很可能是牺牲了自我的感受; 最终走上一条委屈自己,也不适配的路。 采访中女流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的叛逆来得特别晚,但人总有叛逆的一天。” 按照好学生思维活了二十几年的女流,在毕业那天,做出了一个所谓“离经叛道”的决定。 在看到同学们对行业的热爱后,女流第一次直面人生的兴趣和擅长。 她发现,读书时就喜欢玩游戏,上传的一些视频也收获了小小的肯定。 所以,当同学都在找专业相关工作时,女流却决定进入游戏行业。 然而,“清北学霸”成为游戏主播,一时间掀起了很大的争议。 过去让所有人满意的女流,这次被大家认为“太丢脸”。 在女流的认知里,她将这种行为,称之为“叛逆”。 可什么又是叛逆呢? 也许是我们大人,对孩子不听话、不懂事的一种刻板定义; 也许是一个人,不符合世俗的预知和期待,就会被贴上“反叛”的标签。 但实际上, 无论多大年龄,成长某一刻的“叛逆”,又何尝不是“生而为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脱口秀演员思文在演讲中,有一段对“叛逆”的解读很有道理: 一个人懂得叛逆的那一天,才是他真正的成人礼。 叛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自我主权的真正宣告。 你可以大声告诉所有人,从今天起,不想再为任何人的期待活着了。 实际上的确如此,女流在选择游戏行业的那一刻,即使遭到无数人的质疑和反对; 可她终于活出了自己,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很值得过。 想来,这也是为什么孩子青春期叛逆,我们更应该理性看待的原因。 那说明他们开始有了主见,不再顺从,尊重自己的感受,真实的自我生长了出来。 就像女流采访中说的:“以前我能忽略个人的感受,去做很多事,但现在可能是错的。 那我可不可以,任性地只是我想要,而不是思考。” 一个是, 让孩子找到热爱并擅长的领域, 更利于他们的发展,也更容易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另一个,也是很多人忽略的,就是任何领域,包括大家认为门槛相对较低的直播行业,依然离不开 持久的专注和坚持。 在外界的评判中,他们只看到清北高材生一个匆忙的决定。 但对于女流来说,却是她深思熟虑后的一个慎重选择。 在进入游戏行业前,女流就做了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起初她的视频没有人关注,女流就将学习中“死磕”的精神,放到游戏里; 潜心研究行业需要的技能,还坚持阅读学习。 早期直播中的女流 她从小话不多,也不善交际,为了能更好的与粉丝互动,活跃氛围,还花了很长时间去练习和克服。 就像女流常告诉求职的年轻人: 重复性的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会有量变到质变,学习是永恒的主题。 所以,从来没有什么学霸的“降维打击”; 想要让孩子成材成长,除了保持热爱,更关键的是,长期主义的坚持。 正如大学教授戴建业,对年轻人的一段肺腑之言: 现在这个社会变化得特别快,不要以为大学学的那点东西都有用,一定要不断使自己上台阶。 很多时候,我们教育里,常常会强调培养孩子找到热爱, 但却忽略了—— 比热爱更重要的,反而是克服一切的自律和坚持。 尤其在“快”时代的当下,我们的孩子很容易“心浮气躁”; 只想追求速度和成功,却忽略了最简单的道理“坚持才是胜利”。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作为这段采访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我教育的启发: “正确的开始,微小的长进,然后持续!” 做自己,找到喜欢的事,每一步都稳稳前进,并且持之以恒。 愿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且让热爱开花结果。

来源:左右图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