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钱的东西还包邮,商家到底能“赚”到什么?

360影视 2025-02-25 01:35 1

摘要:是的,你没看错。在物价上涨的今天,你可以足不出户买到这些极其低价又实用的东西。我们不禁想问,1块钱,连快递费都不够,这些商家到底是怎么赚钱的?在商言商,他们总不能赔本赚吆喝吧?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现在电商平台的1元包邮、3元包邮、9块9包邮都太厉害了。

花1块钱,可以买到一包卸妆湿巾、十个发圈、一瓶娃哈哈AD钙奶……甚至可以买到50个创可贴、一个质量还不错的塑料洗脸盆。

是的,你没看错。在物价上涨的今天,你可以足不出户买到这些极其低价又实用的东西。我们不禁想问,1块钱,连快递费都不够,这些商家到底是怎么赚钱的?在商言商,他们总不能赔本赚吆喝吧?

现在淘宝和拼多多都有3元3件专区,京东和拼多多也设置了9块9特卖专场。说是9块9,专区里不乏单价低至一两元的商品。记者下单购买后发现,这些物品不只是价格低廉,而且包邮到家。这其中还要包括商品成本费、运费、平台运营及广告费,他们到底怎么赚钱的?

(淘宝“3元3件”专区)

这些商品大多以零售小商品为主,商品成本价格极低。像垃圾袋、棉签等这种小商品的成本本身就可以低至几毛甚至几分钱。这些商品作为1元包邮的“钩子产品”,吸引用户进入店铺,增加其他高利润商品的曝光机会。对于这个现象,记者调查询问后,大家普遍表示:“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太划算了,每次选购怎么可能只买1件?买少了都会觉得‘亏’了。”

这样一来,1元包邮的商品通常被用作引流工具,吸引消费者进入店铺后,商家会通过推荐其他高利润商品来实现盈利。这种方式,一方面提升了店铺的知名度,还能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另一方面,通过低价商品吸引的用户流量,商家可转化为广告展示位或参与平台活动(如直播带货),间接盈利;而且平台对高销量店铺给予流量倾斜或是佣金返利,低价商品可快速提升销量和排名,从而获得更多自然流量,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商家向平台投放广告的成本。

总而言之,这1块钱的东西,商家薄利多销,获得了销量和好评、节省了广告成本、得到了平台补贴,可谓一举多得。

通过薄利多销,商品的单件成本是下来了,也顺便赚了一波平台的补贴,那运费的问题又怎么解决?

我国的快递费用,对于大多数平常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按快递的重量来收钱的。省内寄快递,东西重量不足1kg,通常收费8元;拿中通快递举例,省内件1kg以内大概收10元;省外件1kg以内的收费是12到15元。

当然,这是我们个人单件邮寄快递的费用。电商平台的商家和快递公司有月包、年包合作,以量取胜。记者采访到拼多多平台商家,该商家告诉记者:在开店时需要先注册公司,有了企业资质,就可以和快递公司签合同,如果快递量一天能有几百单,客单价十几块钱、重量不超过1kg的商品,一单快递费就可以低至两元钱。如果每天发货量更大,快递费还可以更低。

一些商家与快递公司或第三方物流合作,采用包月或包量的方式支付快递费。例如,按月支付固定费用,不限制发货量,从而大大降低了快递成本。

除此之外,很多电商平台为了吸引商家入驻和消费者购买,会对商家的快递费进行补贴。例如,拼多多等平台会根据商家的销售额提供一定数量的补贴,这种补贴可以是返利,也可以是直接减免快递费。

工厂直卖,打包发货

为了进一步减少快递等运营成本,各大电商平台也开起了自己的“工厂店”。什么是工厂店呢?像淘工厂,也叫天天特卖工厂店,跟天猫超市、京东自营、京东工厂直卖相似,属于阿里官方自营的天猫店,商家作为供应商入驻,由阿里小二直接运营。这些工厂店的定位就是工厂直接连接消费者,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降低很多成本,提高效率,工厂也能根据销量定产,减少库存压力。

(记者与淘工厂客服对话)

在淘宝的“3元3件”专区,记者下单后发现,所购买的10件“1元商品”发货地址均为浙江金华的淘工厂官方仓,通过询问客服记者了解到,10件商品都将放在1个包裹中,由中通快递发货至消费者手中。这样一来,10件货品1个包裹,自然要比分在10个快递的发货方式更加节省成本。京东“5元5件”运营逻辑也与之相同,均由京东京喜自营和京东的工厂直卖统一发货。

(京东“特价专区”)

这样一来,电商平台通过多种策略和合作模式,对工厂渠道和商家进行整合,实现商家和平台的双赢。

像淘工厂和京东京喜自营这样官方自营的保障,商品的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相对比较放心。

但是作为消费者,选购商品时还是应该遵从其本身的价值规律,如果低于市场价太多,那么商品本身质量可能就难以保证了,因此还是建议谨慎选购,多看评价和商家信誉度再“出手”。

除了商品质量问题外,消费者还有可能成为商家“刷单”获取平台补贴的一把“韭菜”。个别商家通过只接单不发货、虚假发货、发空包裹等方式,诱导用户拒绝或延长确认收货等方式“吞掉”小额订单资金。

从商家营商环境来讲,长期依赖低价策略可能导致商品质量下降,损害品牌口碑,用户复购率降低。这样“卷”起来的电商生态到底是可以实现消费者、商家、平台的共同获利,还是对零售业平衡质量价格的一场考验,尚需时间检验。

毕竟,在未来,对于商家来讲,不只要物美价廉,还要用更低的价格做出更好的服务。这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