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机器人产业产值到上市公司数量,从机器人企业总数到投融资事件数量,深圳一路高歌猛进,深圳如今是实至名归的“机器人第一城”。
从机器人产业产值到上市公司数量,从机器人企业总数到投融资事件数量,深圳一路高歌猛进,深圳如今是实至名归的“机器人第一城”。
作者:今纶
深圳的两类机器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一类,可以助力登山;第二类,可以玩前空翻。
这个可以助力登山的机器人是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是一款帮助游客登山的外骨骼机器人,也能应用于健身、跑步、日常行走、上楼等场景。
机器人自重仅1.8kg,运用先进的人体工学设计以及动力、电子和AI算法等核心技术,可感知下肢的每一个运动趋势,这当然是高科技。
至于可以玩前空翻的机器人,则来自深圳南山区的众擎机器人公司,该公司日前发布了一段视频,引起一大波点赞和转发:
因为,这是世界上首次有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了前空翻的壮举。
好多机器人目前还在弯腿屈膝走小碎步,4个月前,众擎机器人首次用优雅直膝步态结束了小碎步,现在又来了个前空翻,连很多真人都做不到前空翻,这款机器人进步太快。
机器人可以助力登山,可以玩前空翻只是结果,只是微观的表现,背后是深圳快速崛起的机器人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
深圳的机器人行业有多强?先说一个实实在在的“第一”:深圳现存机器人相关企业达5.11万家,数量居全国首位(《深圳商报》,2024年8月22日)。
数量第一,强不强?相当强。
根据《2023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深圳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核心集聚区,2023年机器人产值达1797亿元,也是中国第一。
深圳集聚了大疆、优必选等超1600家机器人企业,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
而且机器人上市公司数量也是中国第一,深圳有34家机器人上市公司。
2024年12月23日,越疆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2023年12月29日,同样是在港交所,“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成功上市。
在摩根士丹利发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深圳有7家企业上榜,占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的近四分之一,数量上也是一骑绝尘的状态。
▲中国大陆上榜企业名单(蓝色字为深企)
深圳的机器人行业拥有太多“第一”,数不过来。
深圳机器人产品主要的方向和特点是什么?
据工信部《2023年机器人行业运行情况》,深圳工业机器人本体产量占全国19.7%(近1/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显示,2021-2023年深圳机器人领域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7.9%,在柔性关节、多模态感知等关键技术方向已形成专利护城河。
既然在柔性关节方向这么强,所以玩一个“前空翻”对深圳的机器人来说真的是小菜一碟。
机器人行业的投资人最看好的城市就是深圳,2023年,深圳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融资事件最多的城市。
融资事件主要集中在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机器人零部件、医疗机器人、人工智能等5大领域,新型核心零部件及人工智能中的机器视觉成为投资热门方向。
产业规模最大,上市公司最多,深圳就是货真价实的“机器人第一城”。
那么,深圳的机器人制造能力到底有多强?
深圳制造机器人已有较完整产业链,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中游为本体制造,下游为系统集成服务等环节。
深圳工业和非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条建设基本完备,基础技术实力充足,在自动化控制器、无人化设备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是拥有较全品类非工业机器人的城市之一。
▲越疆机器人
2023年,深圳仅仅新注册的机器人相关产业的企业就超过1万家,可谓势头凶猛。
2023年,深圳整个机器人产业链中,工业机器人占比62%,非工业机器人占比38%。
从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布看,宝安区注册企业数量占23.93%,南山区、龙岗区分别为19.23%、17.28%。
宝安区和南山区的产值位居深圳前列,占比分别为35.01%、34.84%。
2024年2月,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落地深圳南山区,未来将在制造、电力、交通、特种、医疗、服务等10个以上典型场景部署。
《白皮书》显示,深圳拥有机器人专利的企业中,注册在南山区的占比最高,达25.72%。
以优必选为例,截至2023年5月,优必选以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763件居全球第一。
宝安机器人企业数量连续多年居深圳各区之首。
作为深圳重要的工业大区,宝安机器人产业产值一直位居深圳前列。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宝安优势更是突出,区内的大族、劲拓、汇川技术、安诺机器人等都位于工业机器人领域第一梯队。
《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要将宝安区打造成为覆盖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示范的机器人全链条集聚区。
深汕特别合作区则集聚了云视机器人、臻芯数字、显控科技等机器人企业。其中,云视机器人主要从事服务型机器人的技术开发,2021年下半年进驻深汕后开始扩大生产规模,产值连年翻番;显控科技则在2019年落户深汕,产值保持每年30%左右的增长。
这三个区是深圳机器人产业的最重要聚集地。
03 深圳机器人大规模登陆海外市场讲讲深圳的服务机器人,毕竟和市民的关联更密切。深圳其实是一个机器人越来越多提供各种服务的城市:福田中心区有自动驾驶出租车,盐田港有无人集装箱装卸,华强北有智能巡逻机器人,南山科技园有机器人咖啡师……
机器人已经成为深圳的一个新“人种”,有默默无闻的,有力大无比的,有天上飞的,有跨步前行的。
深圳机器人正在欧美市场热销,因为它们提供的制造能力和服务能力实在太强大:
2023年初,在CES展会上,深圳企业汉阳科技展出了一款集除草、扫雪、吹叶等功能于一体的通用机器人。没想到,短短4天时间,这款品牌名为Yarbo的庭院机器人就收获了来自全球经销商过亿美金的意向订单,主动联络Yarbo的经销商就已超过2000家。
▲观展者参观Yarbo展位
亚马逊的2023年度智能泳池清洁Best Seller榜单上位居榜首的,是一个名为Aiper品牌的泳池机器人,背后的公司元鼎智能是深圳公司。
▲Aiper泳池机器人
2023年亚马逊美国站泳池机器人类目畅销TOP10中,有5个来自中国;甚至在无缆泳池机器人销售额Top10品牌中,有7家来自中国,这些企业一半来自深圳。
深圳优必选的教育机器人、物流机器人被用到了日本高档养老院、韩国幼儿园等场所。
深圳的外贸屡创新高,深圳机器人大规模登陆海外市场功不可没。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出口466.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1.9%。
广东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的主要省份之一,2024年1-6月,广东工业机器人出口额为122.8百万美元,占全国工业机器人出口总额的26.3%,同比增长54.6%。
深圳作为广东的重要工业城市,其工业机器人出口表现突出。
04 深圳不止五个“一流”为什么深圳人的机器人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几个原因,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做到:
营商环境一流:
深圳提供“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不但送补贴,还送服务,送共享设备。截至2024年底,深圳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高达1.9万亿元,连续五年领跑全国大中城市。建成一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1.1万台科学仪器设备,大幅降低了企业研发投入的成本。
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全省率先推出“行政执法监督码”,试点推行“扫码入企”,避免扰乱企业正常经营。
2024年,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达262.3万户,就是这种营商环境长期高标准运行的结果。
配套能力一流:
深圳及周边的珠三角地区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镇,形成快速配套能力的“1小时产业圈”。以深圳为中心,90%的零部件可在1小时车程内完成采购,1周内可实现从产品原型到产品、再到小批量生产的过程,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创新产品。
目前,深圳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智能手机等多个新产业新赛道,实现了核心零部件制造供应全覆盖。太快了,太多城市也追不上。
枢纽能力一流:
深圳构建了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的航空出行网络,宝安机场和香港国际机场合并的国际货运航线超过200条。
▲宝安机场
研发投入一流:
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2236.61亿元、增长18.9%,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投入强度达6.46%;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93.3%。
引才育才一流:
早在2013年,深圳就在全国首创公益项目“青年驿站”,为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就业指导、城市融入三大服务。此外,还为重点人才发放租房、购房补贴。截至2024年底,累计为各类人才配租保障性住房超18万套,面向人才家庭配售住房近4万套。
深圳推出了“人才引进入户一件事高效办”,在全国首次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最快24分钟成为深圳人。
深圳已经决定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来深求职提供免费住宿天数从7天延长到15天。
▲来深求职高校毕业生入住安居乐寓
2024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近20万人,增量较2023年增长55.4%,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一。
深圳当然不止这五个“一流”,还有很多个“一流”,诸多“一流”汇聚到一起,造就了“民营经济第一城”、“科技创新第一城”、“外贸第一城”、“工业第一城”、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蝉联全国“双第一”。
如今,从机器人产业产值到上市公司数量,从机器人企业总数到投融资事件数量,深圳一路高歌猛进,深圳如今是实至名归的“机器人第一城”。
来源:抱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