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向忠:30年临床探索 让脊柱外科手术更有可为

360影视 2025-02-24 21:27 1

摘要:向忠,长沙市第四医院脊柱外科(骨科三病区、骨科五病区)主任,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院内脊柱外科和骨科其他疑难重症的救治任务。从业30余年来,向忠积极探索亚专科建设,构建骨科疾病的全方位治疗体系,力推脊柱外科手术向“精细化、个体化、微创化”

人物名片:

向忠,长沙市第四医院脊柱外科(骨科三病区、骨科五病区)主任,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院内脊柱外科和骨科其他疑难重症的救治任务。从业30余年来,向忠积极探索亚专科建设,构建骨科疾病的全方位治疗体系,力推脊柱外科手术向“精细化、个体化、微创化”发展。

华声在线2月24日讯(记者 庞琦 通讯员 纪娜)谈及骨科,不少人总以为,骨科医生用的都是刀剪钳针、电钻鼓锤,干的都是敲敲打打、修修补补的“粗活”。其实,这种认知不尽客观。

以脊柱外科为例。脊柱,被称为“人体第二生命线”,是保护并连接神经系统的重要组织。在脊椎上“动刀子”“打钉子”,偏之毫厘便可能致瘫,脊柱外科的手术风险,不言而喻。

而向忠,则在错综复杂、狭小的脊柱空间内,区分神经与病灶,用“绣花”功夫守护患者生命脊梁。

“常规手术精品化 疑难手术常规化”

近日,一位浏阳的妇人,在砍柴的时候不慎踩空,摔下山坳,被送进医院时整个脖子呈“僵直”状,疼痛难忍四肢不动。本以为只是常规骨伤错位,拿到CT结果之后,向忠惊出一身冷汗:枕颈、寰枢关节脱位,整个上颈椎都无法对合。

“生命中枢‘延髓’就在伤处,一旦伤及,可能导致瘫痪、心肺骤停。”医护人员马上为其固定头颈部,在完善检查后,患者被推进了手术室。“寰枢椎手术被誉为脊柱外科手术的‘天花板’,难度在于手术位置狭小,无论是调整牵引,还是置钉,必须精确到毫米级,如果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暴露、止血、软组织牵引保护……每一个环节,都需一丝不苟。向忠带领团队通力协作,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痛感消失,伤口愈合良好,出院时,已能行走自如。

“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这是向忠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6年前,为填补学科空白,提升骨科综合救治能力,向忠力推亚专科建设,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将脊柱外科从骨科里独立出来,从一级学科发展到二级学科,将大专科向亚专科转型,显著提高医院骨科疾病的诊疗水平,使医院骨科救治向更高层次迈进。

“脊柱外科有95%以上的手术,都是难度最高的四级手术,这对医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年来,他坚持向难而行,挑战疑难复杂手术,不断打破技术壁垒。

“将复杂手术简单化、简单的手术标准化;把疑难手术常规化,常规手术精品化。”这是向忠为脊柱外科发展锚定的方向。

如今的脊柱外科,在高精尖领域不断拓展,脊柱创伤、脊柱退行性病变、腰椎滑脱、脊柱侧弯、骨肿瘤切除等手术均开展成熟,已发展成全院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科室之一,在省会城市市属医院中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

“小孔镜手术精准诊疗 为患者撑起‘主心骨’”

传统的骨科开放手术,会造成十几厘米的创口,不仅术中出血量大,术后还要插引流管,患者疼痛难忍,恢复周期也拉长。尤其在脊柱外科,收治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开放手术不仅会增加他们的苦痛,也让手术预后不明朗,风险系数大大增加。

“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同时,也要尽可能降低痛苦,力求‘祛病无痕’。”在市域医院里,向忠率先开展各类脊柱外科微创术式,不仅出血少、创伤小、感染率低,还尽可能保留了骨性和肌肉软组织结构,在确保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患者的不适与伤害。

邹爷爷患颈椎病多年,近来,他左侧上肢突然开始剧烈疼痛,只在保持上举的姿势时才有所缓解。

检查结果显示,邹爷爷上肢疼痛是颈6/7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已达9分。“不等了,周末就做手术!”为尽快减轻患者痛苦,向忠决定采用颈椎内镜下“Key-hole”技术介入。

随后,向忠仅用一个约7毫米的“钥匙孔”,通过内镜摘除压迫神经的椎间盘组织,松解受压的神经根。手术用时1小时,术中几乎没有出血。麻醉醒来后,邹爷爷疼痛消失了,“效果立竿见影,术后第1天,我就可以下床活动。”

“内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避免了漫长的康复期。”向忠强调,但颈椎内镜手术对术者技术要求非常高,团队必须拥有丰富的脊柱内镜操作经验,具备娴熟的椎间孔镜及高速磨钻的使用技巧。

近年来,在向忠的带领下,长沙市第四医院脊柱外科已常规开展内镜下颈椎手术以及腰椎内镜下椎间盘摘除、内固定融合技术,疑难危重症患者及高难度的微创手术的能力明显提升,也为患者提供更多前沿的治疗选择。

“以临床价值为导向 驱动骨科医学研究”

“一名出色的专科医生,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主攻方向,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里深钻,不求大而全,重在小而精。”这是向忠力推亚专科发展的初衷,也是自我的职业要求。

翻阅向忠收到的锦旗,里面不乏亲朋好友口口相传、通过医联体医院转诊、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穿梭在病房里,时时能听到患者对医生、科室、医院的称赞。

为将科研、教学和临床服务整合起来,向忠主持并参与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在他的倡议下,自2018年开始,医院每年都会组织骨科和脊柱外科的学术讲座;连续多年承接省级脊柱外科的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还成功申请到国家级脊柱外科继续教育学习班的举办资质。“科研促临床、临床带科研”的发展格局,已初步构建。

2023年,向忠出任长沙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致力中医药康复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开放兼容汲取多学科精华。

向深、向新、向广!敢闯、敢干、敢创!

回望从医生涯,30年弹指一挥间,30年的鼓与呼终成真。作为亚专科建设和精准诊疗的布道者,向忠无限探索、明志笃行。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