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余承东微博亲曝“新形态手机”:3月华为将发布首款原生鸿蒙手机,腾讯/字节/美团等巨头全力适配,鸿蒙生态爆发在即!
事件性驱动:
今日余承东微博亲曝“新形态手机”:3月华为将发布首款原生鸿蒙手机,腾讯/字节/美团等巨头全力适配,鸿蒙生态爆发在即!
华为3月将发布一款“别人想不到的”产品,这是第一款为原生鸿蒙而生的新形态手机,硬件、软件、生态全部突破,腾讯、字节、阿里、美团等生态伙伴正在全力冲刺,优化应用体验。综合各方面信息市场普遍猜测这款产品是华为云手机。
什么是云手机?
云手机通俗来讲,就是把手机的功能放到云端服务器上运行,然后你可以通过网络,用自己的终端设备(比如手机、电脑等)去远程操控它。
以下是云手机的一些主要特点:
集中计算和存储:云手机的计算和存储主要在云端进行,手机终端主要负责显示和输入。这样可以减少对手机硬件的要求,降低成本。
弹性扩展: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云手机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实现资源的弹性扩展。
跨平台访问: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访问云手机,实现跨平台的无缝切换。
安全性高:云手机的数据存储在云端,可以利用云服务提供商的安全机制来保护数据安全。
应用丰富:云手机可以运行各种云应用,包括游戏、办公、娱乐等,应用丰富。
维护简单:云手机的维护主要在云端进行,用户无需担心手机的硬件故障和系统升级等问题。
绿色节能:由于计算和存储主要在云端进行,可以减少手机终端的能耗,实现绿色节能。
就好像这个手机在云端 “替” 你干活一样,以下是两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1.云游戏方面的例子:假如你特别想玩一款对手机配置要求很高的大型游戏,可你自己的手机配置一般,玩起来很卡甚至根本运行不了。这时候,云手机就能派上用场了。你通过网络连接到云手机服务,相当于在云端有一台配置超强的 “虚拟手机” 在运行这款游戏,而你在自己的普通手机或者电脑上操作,就能流畅地玩游戏了,就像你远程控制一台专门用来打游戏的高性能手机一样。
2.多账号管理方面的例子:比如你是一个电商卖家,需要同时管理好几个不同平台的店铺账号,要是都在自己常用的手机上登录切换,操作起来很麻烦,还可能有账号关联等风险。而使用云手机,就相当于你在云端有好几台,独立的 “虚拟手机”,你可以分别在这些云手机上登录不同的店铺账号,通过自己的电脑或者手机去远程操控它们进行商品上架、回复客户咨询等操作,各个账号之间互不干扰,条理清晰,就如同你同时拥有了多部能独立工作的手机一样方便分享。
云手机颠覆传统逻辑
1. 技术原理与核心优势
云手机的本质是“云端算力+本地交互”的融合。用户手中的终端仅需基础芯片和屏幕,所有复杂运算均通过5G/5.5G网络在云端服务器完成。其核心优势在于: 绕过芯片封锁:无需依赖先进制程芯片,国内14nm/28nm工艺即可满足屏幕驱动等基础需求; 性能无上限:云端服务器可动态扩容,游戏、AI大模型等重负载场景体验更流畅; 成本与环保:硬件成本降低,用户按需付费,减少电子废弃物。
2. 华为的差异化竞争力华为云手机并非单纯的概念产品,其背后是“端-管-云”三位一体的技术闭环:
端:HarmonyOS系统深度优化,支持低功耗交互;
管:5.5G灵犀通信技术+低轨卫星互联网,确保弱网环境下的连接稳定性;
云:自研鲲鹏服务器+昇腾AI算力,搭配与DeepSeek合作的端侧模型优化,实现高效推理。
相关概念股:
天舟文化:与华为开展合作布局云游戏,已推出云手机产品及云游戏PaaS服务平台,将加大合作力度。
蜂助手:与华为就云手机资源管理模块产品达成项目合作,提供相关设备运行软件等服务。
标准股份:正在研发的标准智云手机APP等场景应用可适用于华为鸿蒙系统。
易华录:与华为在云手机等领域有合作。
易点天下:2019年起与华为云深度合作,借助华为云手机能力研发云游戏。
世纪鼎利:根据互动易回复,可能供货华为云手机产品。
启明星辰:与中国移动共同推出云电脑和云手机的安全管控应用,探索手机安全管家APP。
优刻得:自主研发的云手机及上层安卓云游戏已正式开始公测。
奇安信:移动端安全管控产品、云手机产品技术全面适配鸿蒙系统。
盛天网络:加大云技术投入,围绕云PC和云手机场景搭建云游戏服务平台。
掌阅科技:携手中国移动云手机推出内容征集活动。
华为手机相关产业链企业
华为海思:深圳华强、世纪鼎利、力源信息、四川长虹、共进股份。
手机代工:光弘科技、卓翼科技、福日电子、捷荣技术。
鸿蒙:常山北明、润和软件、软通动力、拓维信息、传智教育。
边框:银邦股份、金太阳、哈森股份、和胜股份。
5G导航:大富科技、华力创通、天音控股(销售)、智度股份(广告)。
镜头屏幕:欧菲光、戈碧迦、联创电子、华映科技、彩讯股份(华为小艺)。
电池:欣旺达、瑞丰高材、德福科技。
金属铰链:宜安科技、科森科技、东睦股份、精研科技、长盈精密。
华为磁电存储:中电兴发、万润科技、天源迪科、银信科技、同有科技 。
来源:全产业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