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我国的歼-35A正式在空军服役,及歼-35海军型(歼-35B或C)即将服役,未来歼-35与美国F-35在南海上空的较量将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两款战机谁更强呢?我国某军事专家认为歼-35会是当今世界最强舰载机。当然国外就不一定这么看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外媒如
自我国的歼-35A正式在空军服役,及歼-35海军型(歼-35B或C)即将服役,未来歼-35与美国F-35在南海上空的较量将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两款战机谁更强呢?我国某军事专家认为歼-35会是当今世界最强舰载机。当然国外就不一定这么看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外媒如何评价这两款战机的强弱。
2025 年 3 月 4 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 F-35 Pax River 综合测试部队完成了将远程反舰导弹(LRASM)集成到 F-35B 闪电 II 上的初始飞行测试,F-35B 闪电 II 是隐形战斗机的短距离起飞和垂直着陆变体。
此次测试是在 2024 年 9 月对 F-35C 进行类似评估之后进行的,这被洛马公司认为是正在进行的联合攻击战斗机的 Block 4 升级计划的另一个里程碑。这项工作旨在通过增加先进武器来扩展飞机的能力,特别是 AGM-158 系列弹药,其中包括联合空对地对峙导弹及其反舰衍生物 LRASM。对于美国军方来说,这代表着朝着加强 F-35 在多域作战中的作用迈出的一步,此举可能会重塑其在竞争环境中的效用。
LRASM 是一种精确制导武器,能够在复杂的防空网络中导航。它的射程虽然没有正式披露,但人们普遍认为它的射程超过数百英里,允许战机从安全距离发射交战。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社交平台账号宣布:
解锁重要里程碑!
F-35B 飞行测试了远程反舰导弹 (LRASM) 系统,为将这项尖端技术整合到美国首屈一指的战斗机武器库中铺平了道路。pic.twitter.com/VNb5nufZVJ
— 洛克希德·马丁 (@LockheedMartin) 2025 年 3 月 5 日
与依赖直接视线或简单制导的传统弹药不同,这种导弹使用先进的机载传感器和自主决策来识别和打击船只,即使在杂乱的海上环境中也是如此。
对于 F-35B 来说,这是一款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及其远征行动量身定制的喷气式飞机,将这种武器与隐形机身配对可以将其射程扩大到鱼叉导弹等传统系统曾经提供的范围之外。这次试飞在马里兰州的帕塔克森特河海军航空站进行,拉开了更广泛的评估阶段的序幕,以确保导弹与飞机系统无缝集成。
这一发展是 F-35 机队现代化改造的一部分,该机队目前在全球拥有 1,100 多架飞机,飞行时间超过 983,400 小时。Block 4 升级是一项多年计划,旨在通过改进其传感器、软件和武器兼容性来解决喷气式飞机设计中的早期限制。
F-35 的 Block 4 升级是 F-35 战斗机自研发以来较为重大的一次升级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硬件升级
处理器升级:采用更强大的核心处理器(ICP),计算能力比之前版本显著提升,能够更快地处理数据,提升整体性能,为运行更复杂的任务和软件提供基础。
内存扩展:显著扩展了系统内存,使得 F-35 可以运行更多的应用程序,满足未来作战任务多样化对软件运行的需求。
显示系统升级:升级后的显示系统能够提供更清晰、更详细的视觉信息,帮助飞行员更好地理解战场态势,提升作战决策效率。
武器系统升级
增加武器挂载量:内部弹仓设置新型武器挂架,使 F-35 弹仓能够挂载 6 发中距弹,包括最先进的 AIM-260,而且能在弹舱内挂 AIM-9X Block II 格斗弹,补齐了无法携带近距格斗弹的短板,提升了空战中的武器储备和应对能力。
新增武器种类:计划集成更多新型武器,如 AGM-88G AARGM-ER、Spear 3 等,增加了对不同目标的打击能力,使 F-35 能更好地执行多样化作战任务。
电子战能力升级
传感器升级:升级后的传感器灵敏度和准确性提高,能够更有效地检测、跟踪、识别和摧毁目标,增强了对敌方目标的探测能力,提升了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态势感知能力。
非动能电子战系统强化:利用智能软件和波形,干扰或迷惑敌方作战系统,可有效对抗敌方的电子威胁,提高自身生存能力。
网络与数据融合能力升级
开放式任务系统架构:向开放式系统架构迁移,降低了系统和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为未来的升级和功能扩展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便于集成新的技术和功能。
增强网络互联能力:加强与其他战术系统的联网能力,以实现军事上所谓的集成化、远程 “杀伤网”,使 F-35 能更好地与其他空中、地面和海上平台协同作战,发挥体系作战的优势。
发动机及相关系统升级
发动机改进:普惠公司对 F135 发动机进行核心升级(ECU),提高发动机的耐用性和性能,以满足 Block 4 升级后对电力和冷却的更高需求,确保 F-35 在升级后有足够的动力支持。
电源和热管理系统改进:为满足升级后电子设备产生更多热量的散热需求,以及为新的功能提供足够电力,可能会引入新型电源和热管理系统。
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 AGM-158 系列通过提供两用解决方案来适应这一框架:JASSM 变体针对陆基基础设施,而 LRASM 则专注于海上威胁。在 3 月的测试期间,导弹被 F-35B 从外部携带,这一细节引发了关于这种配置如何与喷气式飞机的隐身轮廓保持一致的技术和战术问题,这是其设计理念的基石。
在 F-35 等现代战斗机的背景下,隐身是指通过专门的形状和材料实现的雷达横截面减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敌方系统的探测。该飞机的内部武器舱使其能够在不影响这一优势的情况下携带弹药。
然而,外挂导弹增加了雷达的能见度,可能会使喷气式飞机面临先进的地对空导弹或战斗机拦截等威胁。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尚未澄清外部安装是临时措施还是 LRASM 集成的永久功能。
未来的 Block 4 增强功能可能会支持内部挂弹,但就目前而言,这种方法意味着在火力和生存能力之间进行权衡,军事规划者需要在作战环境中权衡这一决定。
选择 F-35B 进行这项测试的意义超出了技术领域。与在美国海军大型甲板航空母舰上作战的 F-35C 或主要由空军使用的常规起飞变体 F-35A 不同,B 型支持海军陆战队的独特任务集。
它可以在两栖攻击舰(如 Wasp 或 America 级的船只)上行动,从而在严酷或前倾的环境中快速部署。这种灵活性与五角大楼向分布式行动的转变相一致,这种战略强调更小、更分散的部队而不是集中的部队,以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来对抗对手。在印太等地区,广阔的距离和有争议的水域定义了战场,这种适应性可能被证明是决定性的。
洛克希德马丁导弹和火控公司副总裁兼空中优势和打击武器总经理约翰·希尔 (John Hill) 将 AGM-158 集成描述为一种提供“增加射程和杀伤力对抗高度防御战略目标”的手段。
洛克希德·马丁航空公司 (Lockheed Martin Aeronautics) F-35 项目副总裁兼总经理 Chauncey McIntosh 强调了该喷气式飞机不断发展的作用,并指出这些升级确保它在几十年内保持空战的主导力量。这些声明反映了企业对该平台的信心,但它们留下了审查的余地。
F-35 计划的生命周期成本估计超过 1.7 万亿美元,因延误、技术问题和预算超支而面临持续的批评。利用 LRASM 扩大其武器库可能会增强其作为多功能作战工具的地位,但它也引发了关于投资是否与回报相匹配的问题。从战略角度来看,这次测试的时机很有分量。
可以肯定地说,F-35的这次升级计划就是针对中国的J-35等五代机而来。
美军越来越注重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海军力量。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网络包括 DF-21D 和 DF-26 弹道导弹等系统,这些弹道导弹通常被称为“航母杀手”,因为它们有可能从远距离瞄准美国海军资产。
LRASM 能够打击许多防御系统无法触及的船只,可以作为一种制衡,允许像 F-35B 这样的平台在不进入最严密防御区域的情况下与高价值目标交战。这种能力可能会阻止侵略,或者至少使对手的计划复杂化。
然而,其行动影响超出了任何单个战区。F-35B 能够从两栖舰艇上发射,这意味着它可以支持一系列任务,从中东的精确打击到北极的快速反应行动。它与 LRASM 的集成增强了这种多功能性,为指挥官提供了应对常规和非对称威胁的工具。
对于通常作为第一部队行动的海军陆战队来说,这可能会转化为在联合行动中更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争夺海军霸权的情况下。问题仍然存在,维护此功能所增加的复杂性和成本是否会给已经遍布全球的资源带来压力。
批评者可能会争辩说,F-35 的多用途设计旨在为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服务,这削弱了它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有效性。如果集成挑战持续存在,或者如果喷气式飞机难以平衡其隐身根源与新的任务需求,那么添加像 LRASM 这样的复杂武器可能会加强这种批评。
外挂导弹问题就是这种紧张关系的例证:一架隐形战斗机被迫摆脱一些隐身状态以携带更大的有效载荷,这可能会破坏其核心优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五角大楼尚未详细说明他们计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尽管过去的升级表明了一种渐进式修复的模式,而不是大规模的重新设计。
对美国来说,LRASM 集成可以加强与这些伙伴的互作性,特别是在反舰能力日益相关的联盟行动中。然而,该计划的规模也放大了其风险:每一项新功能都必须在纳税人的审查和相互竞争的国防优先事项的背景下证明自己的合理性。
测试的技术细节仍然很少,这是早期评估的常见做法。LRASM 的性能——它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与 F-35B 任务系统的交互——在全面部署之前可能会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分析。
该导弹的自主功能使其能够在没有持续人工输入的情况下调整飞行路径和目标选择,这代表了对旧武器的飞跃,但它们也引入了必须严格审查的变量。对于已经在努力应对软件更新和维护需求的喷气式飞机来说,增加这一层复杂性可能会使工程团队和运营人员不堪重负。
展望未来,LRASM 整合可能标志着 F-35B 融入美国军队部队结构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如果成功,它可以将喷气式飞机从战术资产提升为战略资产,能够影响战役层面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战场。
这与五角大楼强调远程打击选项作为对冲同行竞争对手的做法是一致的。然而,成功取决于执行力 — 确保武器按预期工作,同时不影响平台的其他角色。3 月 4 日的测试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展开的过程中的数据点。
目前,F-35B 与 LRASM 的飞行可以让外界得以一窥空战和海战不断发展的性质。它反映了对威胁更加分散、防御更加分层、错误幅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窄的世界的反应。
这一发展是否会改变任何特定地区的平衡,或者只是为已经拥挤的武器库增加另一个工具,还有待观察。答案不会出现在新闻稿中,而是出现在天空和海洋中,这些系统最终将受到考验。
众所周知,巴基斯坦是除中国外唯一订购了40架歼-35并号称已经派飞行员来进行训练的国家。近期,他们对外公布了歼-35的不少性能参数。
据称已经从巴基斯坦公开的数据来看,对比F-35,歼-35在航程、速度和载弹量等核心性能上确实优势显著。歼-35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5吨,远超F-35C的31吨左右 ,这意味着歼-35能够携带更多的武器弹药和燃油,拥有更强的作战持久力和更远的作战半径。其最大航程为3500公里,而F-35C仅为2220公里 ,更远的航程赋予歼-35在广阔空域执行任务的能力,无论是远程制空作战还是对海、对地打击,都能覆盖更大范围的目标区域,作战灵活性大大提高。在速度方面,歼-35最大速度可达2.25马赫,相比F-35C的1.6马赫 ,拥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强的机动性,在空中对抗中能够迅速占据有利位置,无论是追击敌机还是规避攻击,都更具优势。
歼-35的隐身性能同样可圈可点。它采用DSI进气道、隐身涂层以及优化的气动布局,有效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RCS),使其在战场上具备出色的隐蔽性,能够在敌方雷达探测范围外悄然接近目标,实现先敌发现、先敌攻击,极大提升了战场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
在航电系统上,歼-35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和先进的光电探测系统,具备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对目标进行精确探测、跟踪和识别,超视距作战能力不容小觑,还能在电子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干扰和压制敌方雷达与通信系统,掌握战场制电磁权。武器配置上,歼-35可挂载PL-15远程空空导弹、PL-10格斗导弹等先进武器,制空作战能力突出,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是一款名副其实的多用途战斗机。
相比之下,F-35虽也是一款先进的五代机,且具备多军种联合通用、全天时全天候多功能作战等特点,但在与歼-35的对比中,暴露出一些短板。F-35机腹设计不够平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隐身性能,尽管在涂层、材料以及电子对抗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整体隐身效果仍可能稍逊一筹。单发动机设计限制了推力,在速度和机动性上不如歼-35,虽然先进的航电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能部分弥补,但在一些极限空战场景下,仍可能处于劣势。此外,F-35追求多用途导致成本高昂,维护难度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作战效能和部署规模。
巴基斯坦对歼-35的青睐,不仅基于其先进性能,也有战略层面的考量。巴基斯坦空军现役战机面临更新换代需求,歼-35的引入能迅速提升其空中作战力量,在与周边国家的空军对比中占据优势。尤其是对印度空军而言,巴基斯坦采购歼-35后,将在战机代差和性能上领先,印度空军原计划扩充至42个战斗机中队,但目前只有31个 ,战机数量告急,且在短期内难以获得同级别的五代机,空战优势将被巴基斯坦迅速拉开。
歼-35数据公开并被巴基斯坦认可为全面超越F-35,预示着全球中型五代机领域可能迎来新的格局。随着歼-35逐渐列装并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其将在未来空战和地区军事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将推动全球五代机技术的发展与竞争走向新的阶段。
歼-35A的第一张官方照片今天发布,这是它计划在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首次亮相的地点,该展览会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中国航展,该展览在广东省珠海机场举行。
滑行时看到的喷气式飞机的前四分之三视图揭示了几个新细节,并更多地揭示了以前更隐蔽的特征。它还提供了与早期版本的 J-35 和 FC-31 以及竞争对手的第五代战斗机的非常有用的比较。
歼-35/FC-31 和美国制造的 F-35 联合攻击战斗机之间的相似之处已经被广泛报道,这助长了中国抄袭美国同行或至少利用窃取数据直接告知飞机开发的说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架喷气式飞机被“复制”了。事实上,中国无法“复制”F-35,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之一。它可以模仿其整体设计和仿冒组件以及它可以复制的某些技术,并拥有这样做的数据,但认为它是直接复制的想法是公然错误的,并且在将外国军事硬件与美国设计进行比较时是一个常见的比喻。
存在关键的直接差异,包括与 F-35 的大型单涡轮风扇发动机相比,它的双发动机。虽然 F-35 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适应短距离起飞和垂直着陆 (STOVL) 版本,但中国设计中没有这一要求。显然,如果不是从 F-35 中汲取灵感,至少有许多元素受到了很大启发,包括它的 DSI 进气口、座舱盖和基本配置。即使是它的官方名称也没有试图掩盖这一现实。但总的来说,尽管有关键的相似之处,但中国的设计比 F-35 更时尚、更纤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 STOVL 要求,但它也引发了对其内部燃料容量和续航里程以及内部存储可用容量的质疑。
最重要的是,仅仅因为拳手看起来相似并不意味着它的表现几乎相同。当涉及到飞机蒙皮上和蒙皮下的东西时,尤其如此,尤其是在航空电子设备和数据融合、传感器技术以及低可观察(隐身)结构和涂层方面。可用的发动机技术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我们在 歼-35A 的新照片中看到的值得注意的细节包括一个光电瞄准系统,显然相当于 F-35 上的 EOTS,同样安装在机头下方,以及驾驶舱内的广角平视显示器。机身下方还有一个似乎是雷达反射的 Luneburg 镜头,旨在在需要时消除隐形喷气式飞机的雷达规避特性。
解放军现在还确认了陆基战斗机的 歼-35A 名称,舰载版本是 歼-35,初始原型具有以出口为中心的 FC-31 名称。
歼-35A 的采购和成本也将比歼-20 便宜,这意味着它可以被大量部署以增强“战斗质量”,而更大的歼-20根本无法负担得起。
为解放军采购歼-35A 也有工业激励措施,因为它将使沈阳继续从事战斗机的制造,也可能有助于吸引出口订单。毕竟,韩国 KF-21 Boramae 和土耳其 TF Kaan 计划表明,具有低可观察特性的中型战斗机是有市场的。中国外观设计还有一个主要优势,即不受通常适用于同一类别的西方外观设计的严格出口限制,北京可能会向可能被禁止购买韩国甚至土耳其设计的国家授予出口许可证,特别是因为两者都使用美国许可的发动机。
长期以来,这种出口潜力一直是 FC-31/J-35 计划的中心重点,它可以极大地帮助中国进一步进入高端战斗机市场——特别是如果它以有吸引力的价格提供的话。如果巴基斯坦真的订购了这架喷气式飞机,它也将抵消进一步的开发成本并降低生产成本。如果 PLAAF 大量加入,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
用大白话总结歼-35A对比F-35B的优势,可以类比成“量身定制的全能战士”打“高配但娇贵的豪车”:1. 隐身能力:更智能的“隐形衣”
歼-35A:全身贴满超薄反光膜(低反射涂层),还自带“干扰器”(主动电子对抗系统),能在敌人雷达发现前抢先出手。F-35B:虽然也有隐形衣,但涂层容易掉漆(高温易退化),维护成本高(单次补漆几十万美元)。2. 动力性能:双引擎越野车 vs 单引擎跑车
歼-35A:装了两个发动机(涡扇-19),坏了一个还能飞回家,最高时速2倍音速(约2400公里/小时),适合高速拦截。F-35B:单发动机配“电风扇”(升力风扇),能垂直起降但跑不快(最高1.6倍音速),载重还受影响(外挂武器破坏隐身)。3. 维护成本:皮实耐用的国产车 vs 娇贵的进口车
歼-35A:设计简单可靠,双发更安全,维护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战时能快速修好再战。F-35B:精密但娇气,全寿命成本超1.5亿美元,故障频发(弹射座椅、飞控系统问题多),近年多次坠毁。4. 作战定位:专精防御的“本土保镖” vs 全球奔波的“出差达人”
歼-35A:专为中国近海设计,配合预警机和反隐身雷达(类似“团队开黑”),家门口打架优势明显。F-35B:能垂直起降上航母,满世界跑任务,但依赖海外基地和空中加油,一旦被断补给就“趴窝”。未来,歼-35A可能通过“数量+体系”优势弥补单机技术差距,而F-35B需解决设计缺陷以维持技术领先。
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
歼-35A像国产新能源车:续航强(作战半径1300公里)、维护便宜、量身定制(适应中国战场),主打高性价比。
F-35B像进口混动超跑:功能炫酷(垂直起降)、品牌溢价高,但修车贵、油耗大(后勤依赖强),跑长途容易出毛病。
简单说:歼-35A在“家门口打架”更实用,而F-35B虽然能“全球装X”,但钱包和后勤都扛不住。
来源:卡夫卡科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