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9日,《明报》刊登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学科主任 (营销管理)吴雷钧博士文章《平台算法:与道德考虑(二之一)》,以下为文章内容。
11月19日,《明报》刊登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学科主任 (营销管理)吴雷钧博士文章《平台算法:与道德考虑(二之一)》,以下为文章内容。
在过去的十年,平台化商业模式在中国数字化经济中日益凸显。这些平台利用用户数据分析来策划个人化内容、推荐和服务。虽然推动了重大创新和生意的成长,但也同时引发了有关隐私、公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议题。
行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人工智能的进步, 也进一步推动了平台经济。阿里巴巴、腾讯和字节跳动等中国主要科技平台的演变,它们的推荐系统和定向广告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了不少影响,特别是信息过滤和消费市场选择的社会影响也有不少担忧。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是结合社群分享与游戏化来提升用户参与度的电子商务平台。其算法分析用户浏览和购买数据,以呈现高度个人化的产品推荐,实现转换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TikTok(抖音):字节跳动营运的短视讯平台, 在中国取得了惊人的客户数量成长速度,部分原因在于其先进的推荐引擎。透过追踪使用者互动和对内容偏好行为进行建模,该算法能够提供高度有吸引力的个人化信息流推送,使用户平均每天在应用程序上停留将近一小时。
中国社交媒体和消费品推广平台从技术层面, 算法依靠于:
A) 自然语言处理(NLP):
平台通常使用 NLP 技术来理解项目的文本内容、用户生成的评论和搜寻查询。这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对内容进行分类并将其与用户兴趣进行匹配,从而提供更相关的推荐, 比如微信和聊天APP。
B) 计算机视觉(Computer Graphics and Vision):
平台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来分析项目的视觉内容,例如图像和影片。这有助于理解视觉内容的上下文和相关性,然后可用于提供更个人化的推荐, 例如淘宝、京东、视频号等。
而使用的主要算法一般以内容、互动和个人化推荐系统为主,平台通常会结合以下算法模型:
1) 内容过滤(Content-Based Filtering):
根据项目内容(例如贴文、产品资讯、关键词、图像、影片等)与用户过往的偏好和互动的相似性来分析,并将其与用户的兴趣和行为相匹配,比如小红书等内容为主的推送平台。
2) 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
算法利用集体相似度来识别具有共同兴趣和偏好的用户,并推荐和引发用户的互动或参与,代表有拼多多。
3) 混合方法(Hybrid Approaches):
许多平台结合基于内容和协同过滤技术来提供更准确和个人化的推荐,这种方法同时考虑了项目、商品、内容与用户的集体偏好和类似度,举例包括美团、大众点评等。
4)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一些平台使用强化学习算法根据用户回馈和互动不断改进其推荐模型。这些算法从用户的操作(例如点击、分享或购买)中学习,以改善推荐内容以更好地符合用户的行为和偏好,抖音和TikTok为当中的表表者。
社交媒体与平台透过个人化内容、商品和服务的推荐能够有效的改善用户体验,并且提高商户业务效率和销售转换率。并且带来平台商业生态的创业和创新机会。但另一方面,算法经过信息筛选和过滤,收窄了信息提供的丰富度和选择,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决策偏差的强化。同时,平台对数据隐私和用户信息集中的操作,一般没有明确说明,这会产生消费者对平台算法产生歧视和不公平推送结果风险的担忧。
平台算法在消费市场广泛的采用也引发了重要的道德问题。一方面,这些技术为经济成长和消费者赋权开辟了新途径。然而,人们对这些算法的不透明性、滥用的可能性以及它们对公共话语和个人行为产生的不成比例的影响存在合理的担忧。
随着这些平台模式的不断发展,政策制定者和产业领导者必须共同努力,制定在平衡创新和使用者福祉的指导方针。主要优先事项应包括加强数据隐私保护、促进算法透明度,以及减轻有害内容放大或加剧社会不平等的偏颇风险。
中国的平台经济展现了先进算法的变革力量。然而,随着这些技术变得越来越普遍,它们的开发和部署必须伴随严格的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以维护隐私、公平和社会责任原则的方式实现个人化算法驱动的商业推荐和服务的好处。
作者简介:
吴雷钧 博士 Dr Bryan Ng
学科主任 (营销管理)
前依视路陆逊梯卡集团(EssilorLuxottica Group) 高管
前日本Megane TOP 公司泛亚太区业务扩展总负责人
前强生视光学院院长
来源:小火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