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点·全球发展倡议丨达沃斯倡导发展电制甲醇助力全球脱碳进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13 12:21 7

摘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风险急剧上升。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搞竞合,争未来?谁来指南找北?2021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大领域国际合作,是对上述问题提出的

编者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风险急剧上升。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搞竞合,争未来?谁来指南找北?2021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大领域国际合作,是对上述问题提出的“中国答案”。在八大领域内,世界各国智库各显神通,仰观俯察,深思熟虑,出谋划策。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特开辟全球智点·全球发展倡议卡片专栏,以极简方式提炼要点,为促进全球发展倡议下各领域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欢迎读者循例投稿,形成全球智点·全球发展倡议的爆炸式扩散效应。标签:#循环经济/能源转型/清洁能源观点:电制甲醇为航运、化工等行业提供兼具环保性和实用性的脱碳路径。背景:在全球加速脱碳背景下,航运、化工等行业承受重压。1.紧迫的减排任务。航运业碳排放量占全球3%,预计将持续增长。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23年设定目标,要求2030年排放量较2008年降低20%,到2040年要减排达70-80%。化工行业每生产1吨传统甲醇约排3吨二氧化碳,亟需清洁原料来代替传统甲醇。2.电制甲醇的突破性意义。电制甲醇(以下简称“电甲醇”)靠“闭环碳循环”的生产过程实现“碳负排放”。同时,其可充当船用、化工燃料,因此与港口、化工等现有基础设施适配性佳,经济性极高。图源:达沃斯(WORLD ECONOMIC FORUM) 内容:电甲醇为航运、化工等行业开辟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径。1.生产环节与效益:(1) 三步生产环节。第一步,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水电解,制备氢气原料;第二步,从空气或工业烟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第三步,利用加压的催化反应器使氢气与二氧化碳相融合成电甲醇。(2) 减排效能。整个生产过程能够从源头上削减碳排量,助力相关行业达成脱碳目标。瑞典FlagshipONE项目验证,其净排放可低至-1.3kg CO₂/kg(即碳负排放),且全生命周期的排放表现显著优于化石燃料。2.需求驱动因素:(1) 航运业市场爆发。技术适配层面,电甲醇的能量密度达19.9MJ/Kg,适用于长途运输,且现有船舶仅需改装燃料系统即可使用电甲醇。市场表现层面,2023年甲醇动力船舶订单激增88%,马士基新造集装箱船减排达100万吨/艘。环保升级层面,由地平线欧洲资助的POSEIDON等项目显示,电甲醇的燃烧效率较高,能有效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 化工行业需求上升。电甲醇可替代传统甲醇作基础原料,并且无需改造下游工艺,即可实现供应链脱碳。预计2030年欧洲碳价涨至150欧元/吨时,电甲醇的经济性优势将更突出。3.规模化生产面临的挑战与创新实践:(1) 成本高。当前电甲醇的生产成本超1000美元/吨,是传统甲醇的2-3倍,这主要受可再生电力价格偏高和电解效率受限等困境的制约。(2) 探索模块化转型。欧盟ICODOS项目,采用分布式小工厂替代集中式大工厂的模式,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共享碳捕获设施。建议:多维度协同发力,推动电甲醇规模化生产,达成脱碳目标。1.技术创新。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电解槽效率和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将可再生电力、碳捕获与甲醇合成有机整合,实现成本控制和环境效益最大化。2.行业协作。推行分布式生产网络,推动工业集群共享碳捕获基础设施,减少生产成本。强化区域合作,优化供应链协同。3.政策支持。制定全生命周期排放标准,如IMO“井口到船尾”评估,激励低碳燃料的应用及推广;借助碳差价合约固定碳价,降低政府投资风险;建设绿色海运走廊,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并简化审批流程。来源:Francisco Vidal Vazquez和David-Andre Strittmatter,《为什么电制甲醇是航运和工业脱碳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达沃斯(WORLD ECONOMIC FORUM),2025年02月24日,https://www.weforum.org/stories/2025/02/emethanol-a-game-changer-for-decarbonizing-shipping/整理者:叶俊含,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全球智多星团队成员/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来源:小林的科学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