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三年死后香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2-13 02:28 7

摘要:“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学生所看的多是《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专爱打听社会上琐事的就看《二六新闻》。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

鲁迅先生在其散文名篇《范爱农》中有这样一段:

“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学生所看的多是《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专爱打听社会上琐事的就看《二六新闻》。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

‘安徽巡抚恩铭被Jo Shiki Rin刺杀,刺客就擒。’

大家一怔之后,便容光焕发地互相告语,并且研究这刺客是谁,汉字是怎样三个字。但只要是绍兴人,又不专看教科书的,却早已明白了。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务,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

徐锡麟(1873一1907),男,字伯荪,字伯圣,别名光汉子。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徐锡麟是绍兴城外东浦镇望族徐家的长子,天资聪慧,尤好数学。自幼家课凡十载。1901年,徐锡麟受聘为绍兴府学堂教师,后升任副监督。1903年应乡试,名列副榜。同年赴日本大阪参观国际博览会,并转道横滨、东京游历考察。时值东京中国留学生发起拒俄运动,他深受这股汹涌的爱国革命浪潮影响,萌发了反清革命的思想。在日本期间,徐锡麟与秋瑾相识,并与之结为革命同志。徐锡麟报考日本军校,却因眼睛近视而未遂。在东京期间,他积极参加营救章太炎的会议,并慷慨出资捐助。在这次会议上,结识了革命党人陶成章等人。

回国后,在东浦创立热诚学堂,提倡国民教育。他为热诚学堂撰有一副对联:“有热血人可与共学,具诚意者得入斯堂。”同时在绍兴开办“特别书局”,传播新译书报,宣传反清革命。1904年,徐锡麟在上海加入光复会。1905年他在绍兴创立体育会,又创立大通师范学堂,规定入校学生均为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为了拥有更大的权力,掌握自己的武装,徐与陶成章等人遂共同捐官,徐锡麟成了四品衔的道员(道台), 被分发到安徽安庆,他把大通学堂交给了秋瑾。

1907年5月,“光复军”成立,徐锡麟被推为首领,秋瑾任协领。他们谋划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发动起义,得手后会攻南京,并一举占据东南。徐锡麟决定于7月6日在安庆巡警学堂举行大考时刺杀恩铭等人,提前发动起义。6日早晨,他与陈伯平、马宗汉来到巡警学堂,召集学生进行演说。典礼开始后,他从靴中拔出两支手枪,向巡抚恩铭猛射。随后,与陈伯平、马宗汉率领学生直奔抚衙。藩司冯煦、臬司毓朗等逃出后集兵反扑,他率学生转道占领军械所,双方激战4小时,后与马宗汉等20余人相继弹尽被捕。安庆起义失败。

6日晚,在审讯公堂上,徐锡麟大义凛然:“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面对审讯,他直认不讳, 第二天凌晨即惨遭酷刑“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

章太炎著文歌颂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爱护学生的高尚品质:“山阴徐君,生当其辰。能执大义,以身救民。手歼虏首,名声远闻。”徐锡麟的灵柩几经周折,最终归葬杭州风篁岭下浙江辛亥革命烈士墓群。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孙中山亲自到杭州致祭,说:“光复会有徐锡麟之杀恩铭,其功表见于天下。”并书写挽联:

丹心一点祭馀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来源:原鹿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