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古老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分享《全自动物料欠料小程序》的第五章内容。在第四章中,我们利用了多维表格的功能公式以及内置的统计字段功能,成功获取到了累计欠料和工单欠料信息。这些欠料信息能够与链接ERP系统的MySQL数据库同步联动,这意味着一旦ERP系统中
全文约1700字
大家好,我是古老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分享《全自动物料欠料小程序》的第五章内容。在第四章中,我们利用了多维表格的功能公式以及内置的统计字段功能,成功获取到了累计欠料和工单欠料信息。这些欠料信息能够与链接ERP系统的MySQL数据库同步联动,这意味着一旦ERP系统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我们的数据也会随之更新。此外,当PMC计划员更新MPS主生产计划并确定具体的开工日期后,系统可以自动根据该日期对物料进行扣减,从而实现全自动化的欠料计算。
接下来,在今天的第五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展示这些欠料信息。具体来说,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展示每日的具体欠料情况:一方面,通过创建二维数据表来呈现结果;另一方面,则是采用仪表盘的形式来进行直观的数据可视化展示。这样不仅可以让用户更清晰地了解每天的欠料状态,还能帮助相关人员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
在第四章中,我们成功计算出了工单欠料信息。这些信息呈现为标准的一维数据格式,但可能不够直观清晰。为了改善这一点,我们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二次分析和展示。具体步骤如下:
新建一张数据表,并命名为“3.T+3欠料”。在这张表中创建一个编号字段。
向下插入1000行(根据去重后的编码动态扩展行数,如果现有数据不足以填充这1000行,则可以继续增加)。
添加一个新的公式字段,命名为“子件编码”,并输入以下公式:
IFERROR(INDEX(UNIQUE('1.工单用料明细表'![子件编码]),[@编号]),"")
此公式的目的是从《1.工单用料明细表》中的“子件编码”字段提取唯一值。通过这个操作,我们可以确保每个子件编码只出现一次,从而使得数据更加简洁明了。
为了在水平方向上增加日期维度来进行统计,我们需要创建三个辅助列,分别代表未来三天的日期。这三个辅助列将命名为“T+1”、“T+2”和“T+3”。接着,在每个辅助列中输入相应的公式以生成对应的日期:
对于“T+1”列,使用公式 =TODAY+1,这将返回今天的日期加一天后的结果。
对于“T+2”列,使用公式 =TODAY+2,显示今天之后两天的日期。
对于“T+3”列,使用公式 =TODAY+3,给出今天之后三天的日期。
例如,如果今天是11月29日,则:
“T+1”列会显示11月30日,
“T+2”列会显示12月1日,
而“T+3”列则会显示12月2日。
这些辅助列的结果将作为统计条件,用来汇总T+3天内的欠料情况。这样的设置有助于更精确地跟踪和管理物料需求的时间分布。
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四个用于统计的字段,分别命名为“总欠料”、“T+1欠料”、“T+2欠料”和“T+3欠料”。下面是每个字段的具体设置方法:
总欠料:
需要统计的字段:《1.工单用料表》中的“工单欠料”字段。
统计方式:求和。
统计条件:《1.工单用料表》中的“子件编码”字段与《3.T+3欠料》表中的“子件编码”字段相匹配。
T+1欠料:
统计方式:求和。
统计条件:
《1.工单用料表》中的“子件编码”字段与《3.T+3欠料》表中的“子件编码”字段相匹配。
《1.工单用料表》中的“计划开工日期”字段等于当前表中“T+1”列的值(例如,如果T+1列显示的是11月30日,则统计时只考虑那些计划开工日期为11月30日的数据)。
T+2欠料 和 T+3欠料 的设置方法与T+1欠料类似,只需将上述统计条件中的日期部分更改为对应的“T+2”或“T+3”列的值即可。这意味着对于T+2欠料,统计时应使用“T+2”列的日期作为条件;对于T+3欠料,则使用“T+3”列的日期作为条件。
通过这种方式设置,我们可以准确地统计出不同时间段内的欠料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物料管理和调度。
设置完成后,隐藏辅助列并排序,效果如下图所示:
至此,多维表格《全自动欠料小程序》的主要计算部分已经设计完成。整体流程如下:
从MySQL数据库中抓取ERP系统的工单用料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用料分析结果来判断生产任务的状态(如果领料已完成,则状态为在制;若领料未完成,则状态为待排)。
通过对生产任务去重处理,得到待排的MPS(主生产计划)清单。
手动安排这些生产任务的具体排程(T+3),确定具体的开工日期。
使用公式将排程信息引用回《用料分析》表中,以确定库存扣减顺序。
基于以上步骤,计算出累计欠料和工单欠料情况。
利用公式进一步对子件编码进行去重处理。
最后,通过辅助列生成二维欠料数据表,以便更清晰地展示欠料情况。整个过程主要利用统计字段来完成,无需使用传统表格中的复杂公式,即可实现欠料计算的自动化。
明天,我将继续介绍如何设计数据仪表盘来直观展示这些欠料信息,请大家持续关注。
来源:小李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