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从2023年东超冠军周算起,本赛季是东超的第3个赛季,以往代表台湾P.League+(以下简称“PLG”)参赛的球队,无论富邦勇士还是新北国王,都有林志杰、林书豪这样的巨星老将压阵,领航猿跟他们都不一样。
“Let’s Go Pilots!”
东亚超级联赛终极四强赛期间,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桃园璞园领航猿的这句应援口号。
如果从2023年东超冠军周算起,本赛季是东超的第3个赛季,以往代表台湾P.League+(以下简称“PLG”)参赛的球队,无论富邦勇士还是新北国王,都有林志杰、林书豪这样的巨星老将压阵,领航猿跟他们都不一样。
他们从小城市走出来,领头的三个人,卢峻翔、李家慷、白曜诚,分别出生于1997、1998、1999,国际大赛经验少得可怜,名气仅限于岛内。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球队,在半决赛斩落日本亚军琉球黄金帝王,并与日本冠军广岛蜻蜓缠斗到最后一刻。在大陆尚未有球队参加东超的情况下,你很难不把情感投射到这支球队身上。
3月9日晚的决赛,我就坐在领航猿应援团的正前方,他们穿着统一配色的服装、拿着精心设计的手幅、整齐划一地喊着口号,一整场都不间断。他们完全把广岛蜻蜓球迷的声音压了下去,把中立场地变成了自己的主场。
到最后,即便是一贯羞于开口的我,也跟着领航猿球迷们喊起了“Let’s Go Pilots!”。情绪果然是会传染的。
那场比赛,领航猿两次被领先到两位数,又两次追上并反超,常规时间最后30.3秒,他们还领先1分并手握球权。
场边的PLG执行长陈建州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站起来朝着身后的“远征军”挥舞手臂,希望大家能制造更大的声浪,共同帮助领航猿登顶。
场内、场外的优势,让领航猿看起来气势如虹,现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冠军已是囊中之物。谁料暂停过后,情势急转直下。
先是卢峻翔被对手逼出争球,球权转换;再是防守出现重大漏洞,直接被对手底线发球在篮下轻松得手,比分被反超;接着被逼出24秒违例;即便这样,他们也有绝杀的机会,可惜卢峻翔持球推进时直接被抢断打反击,从而葬送了一整场的努力。
成也卢峻翔,败也卢峻翔。
领航猿应援团终于安静了,广岛蜻蜓队吉祥物Abby敲击棍棒的声音响了起来。100万美元的冠军奖金,是他们的了。
至于“只”拿到50万美元亚军奖金的领航猿,由于已经创造台湾球队在东超的最好成绩,回程的航班上,他们还是受到了中国台北队级别的礼遇——来自机长广播的祝福。
没错,东超终极四强赛,无论是精彩程度还是受重视程度,都对得起“冠军必争之地”这一口号。就连因伤休战一个半月的林书豪,也选择在这里复出,尽管他未能帮助新北国王夺冠,却也通过导演了季军战最后1分半的10:0攻势让球迷们不虚此行。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超作为俱乐部层面国际交流平台的价值,也被越来越多东亚乃至亚大区的联赛所重视。
仅三年时间,东超便发展成横跨日本、韩国、菲律宾、港、澳、台6个国家和地区10支球队的中型联赛。
下赛季,吸纳了蒙古MBA冠军球队的东超,将扩军至12支球队,比赛场次也将大幅增加,这意味着它能覆盖更多的受众并占据球迷更多的注意力。
据我了解,蒙古篮协自2021年重新整合,一直将五人制篮球作为重点突破的方向,积极推动五人制篮球走出去,国家队层面,他们一改之前对国际比赛的冷漠态度,俱乐部层面,也早早盯上了东超。
前NBA全明星考辛斯已加盟MBA
“MBA冠军加入东超,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多有关经营和技术的经验注入。”蒙古MBA赛事运营经理呼索巴雅尔告诉我,“能加入东超,我们上上下下都很兴奋。”
除了他以外,我还在3月8日举行的首届东超峰会上,遇见了澳大利亚NBL十届总冠军珀斯野猫队的总经理丹尼-米尔斯,他说非常期待野猫队有朝一日能出现在东超的赛场。
后来东超CEO李小龙向我透露,东超和NBL的确在认真探讨合作的可能,他对NBL球队加入东超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陈建州在峰会上分享了与东超结缘的经过:“我当时跟他们说,如果我能证明我有能力举办主客场的比赛,你们就给我一个名额。后来随着PLG观众越来越多、收视率越来越高,我们拿到了两个名额。”
各个联赛对东超的追捧其实很好理解:参加东超不仅可以得到锻炼,还能获得国际曝光,最关键是,差旅东超全包,打比赛就有出场费,若是打进终极四强赛,还有机会参与“瓜分”175万美元奖金。
你可能很难相信,上届冠军千叶喷射机在东超的收入超过了300万美元。
然而,虽然东超大有在亚大区“一统天下”的架式,但有一个堡垒是他们始终无法攻破的,那就是CBA。这对于东超的投资人、从业者和广大球迷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东亚超级联赛,没有东亚最大的经济体参与,能算是真正的东亚超级联赛吗?
事实上,即便仅仅是从满足好奇心的角度,各方对CBA球队的加入也达到了“翘首以盼”的程度。
东超新科冠军、日本广岛蜻蜓队主教练朝山正悟说:“和实力更强的队伍对战,我觉得很棒,比如这次跟海外的队伍打比赛,我觉得对我们自己是种财富。对于CBA球队,如果有机会,我们也想跟他们打打试试。”
报道篮球接近二十年的日本记者永塚和志说:“相比韩国球队,我认为日本球队更愿意跟CBA球队打,CBA是比B联赛更强的联赛。很可惜,希望真正的CBA球队也能参与进来。”
而韩国资深篮球评论员孙大笵则认为,如果CBA球队加入东超,那他了解CBA将会方便得多——韩国看不到CBA直播,他只能自己上网找资源。
CBA为什么不愿意加入东超?原因我们不去深究。只能说,这种现状非常令人惋惜。这不仅仅是放弃了创收的机会,也放弃了通过东超这个平台了解外界、影响外界的机会。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日本B联赛将版权卖到了19个国家和地区,并把亚洲球员配额拓展到了14个国家和地区。如今B联赛的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琉球黄金帝王与桃园领航猿的半决赛之后,内地记者任冉问白曜诚想不想挑战更高水平联赛,后者给出的答案是“想去B联赛”。
诚然,他的实力或许还不足以成为CBA“台援”,但登陆CBA显然不再是宝岛有志青年的“华山一条路”,B联赛提供了另一种可替代的选择。
B联赛主席岛田慎二
当2026年B1升级为“B超(B.League Premier)”,B联赛攻城略地的脚步会不会加快呢?
有意思的是,总决赛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我和朝山正悟其实还有一段简短的对话。我问他知不知道上届CBA冠军是谁,他尴尬地笑了笑,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
我说:“可能这就是东超的意义,如果CBA冠军也打东超,你不会不知道。”他说:“我同意。”
我并非要借朝山正悟之口挖苦CBA。事实上,如果你去问CBA冠军主教练上赛季B联赛冠军是谁,他大概率也不知道。
亚预赛,中国男篮100:58日本男篮
这就是吊诡之处。一边是传统上的亚洲一哥,一边是新兴的亚洲一哥的最有力争夺者,中日不光国家队(全主力)“王不见王”,联赛也是老死不相往来。
这种情况,放在欧洲,放在西甲和法甲,大概率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它们有EuroLeague、EuroCup这样的互通机制。
想互不了解的结果在于,你不知道篮球可以有别的玩法——就像我之前并不知道啦啦队是可以和观众互动一整场的,你也不知道你的主要竞争对手怎么发展、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就好比,永塚和志告诉我,随着B联赛盈利能力增加,球员工资也水涨船高,越来越多具有天赋的年轻人愿意中断大学学业(河村勇辉)甚至跳过大学直接打职业。
长此以往,日本18岁以上的人才储备,还会像现在这样匮乏吗?这些趋势,如果不是在东超赛场接触到了日本同行,我断然也不会知道。
东超峰会现场
此次东超终极四强赛和东超峰会,就像是一个亚大区篮球的大聚会,各路投资人、球探、联赛负责人、球队管理层、媒体人、青训从业者汇聚于此,人们交换名片和信息,盘算着如何能利用这个平台将自己的事业再做大做强一点点。
为了方便与会者边看球边社交,东超甚至在一侧底线外搭建了高台,摆上了饮品、零食。
一切的热闹背后,我多少还是有些落寞,因为这个在中国举办的篮球盛会,中国内地的元素还是太少了一些。以至于到场的中国记者,只能“集火”新北国王和桃园领航猿,以及,“小龙女”啦啦队。
总决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明显是哭过的卢峻翔说:“不足的地方,给我很大的养分。”主教练卡米诺斯则表示:“我想再次回到这里,把冠军奖杯带回台湾。”
日本球队已经在东超取得了两连冠,炎黄子孙找回场子的任务,真的要全都压在卢峻翔们的肩上吗?
来源:篮球记者赵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