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想起去年春天的时光,我在心无旁骛地准备参加第七届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那段时光不好过,一方面,我虽然做了很多工作,有了一些成就,但是缺乏体系,我需要构建结构合理完善的班主任工作骨架,然后分门别类填充内容;另一方面,时间紧张,一开学便进入三月份,从
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
在面对各种发展机遇和展示舞台时
您是否还在犹豫
您是否还在思索
你是否还在等到万事俱备时才肯登台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今天小班给您分享
在第七届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
基本功展示活动中获奖的
河南省实验小学
李晓栋老师
带来的建议
班主任专业成长:不要等到万事俱备了才肯登台
时间,又来到了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万物复苏,辛勤耕耘的好时节。
回想起去年春天的时光,我在心无旁骛地准备参加第七届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那段时光不好过,一方面,我虽然做了很多工作,有了一些成就,但是缺乏体系,我需要构建结构合理完善的班主任工作骨架,然后分门别类填充内容;另一方面,时间紧张,一开学便进入三月份,从初赛选拔,到修改定稿,这中间有多少个夜不能寐,甚至半夜起床提笔操刀,剔骨剐肉,删了又写,改了又删,时而在教室里反复模拟,时而在办公室里不停修改,时而在家里凝神静思。绞尽心力,焦头烂额,再无外出游玩踏春的悠闲心情。但春天还是悄无声息地来了,我的努力也像在这春天里播下的一粒种子,最终也开出了绚烂的花朵。
时间,又来到了春天。我仿佛可以嗅到又有多少根植泥土、深耕教室后开出的芳香四溢的花,也仿佛闻到在有限的时光里拼命挣扎、努力磨枪擦杆而迸发出来的火药味儿。走吧!干吧!放弃千百次,坚持便永生!
它,让我心有所向,以努力姿态,总结筚路蓝缕。
路,是走出来的,优秀的班主任都是干出来的。我虽不优秀,但是在带班的几年中,无不是踏踏实实做事,从无到有,从杂乱无章到秩序井然。
第一次知道“班主任基本功”的时候,还只是听说,工作室主持人贾福霞老师鼓励我参加,但是我工作年限不够,只能望尘莫及。况且刚上班没几年,手里也没有可以拿出来展示的东西,只好作罢。作为工作室成员,在活动中不断承担责任,我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了解越来越多。但是,当我真正要去参加省赛的时候,却感觉心力不足,可能是没登过这么大的舞台,总觉得低人一等。我以更加努力的姿态,向着远方的那一束光迈进。
从育人故事到才艺特长,我一项一项研磨,同时思考:如何在同一个主题下,让我呈现的内容有体系、有特色、有理念、有方法。特别是带班育人方略这一项,我罗列内容,整理思路,重新回顾自己的带班育人过程,当我看着自己梳理出来的材料,无不欣慰,原来自己一路走来,竟然颇有收获,像风调雨顺的秋天,在经历了春的拂照,夏的洗礼之后的喜获丰收,那么具有成就感。
它,让我正视不足,以谦逊心态,反思曾经过往。
舞台是很大的,光线是很强的,照在身上,仿佛我也成了一盏聚光灯,虽然荣耀四射,但也有阵阵的灼痛。
毕竟是比赛,无论结果再好,每一个人都有说不尽的后悔,以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我就是这样。犹记得去年参加案例答辩展示后的那天下午,从赛场出来,我的心情便低落到了谷底。室友陪着我一圈一圈在黄河迎宾馆里转悠,他诉说着他的不足,我懊悔着我的过失,晚餐也是不思进食,肚子就好像快要吹爆了的气球。我躺在床上,如果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一定会这样做、这样做……我不断反思着。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我对问题处理的经验还很不足,临场的应变能力还很低下,而这也恰巧反映着我们日常带班的过程中面对问题时的现状。还有才艺展示时的那个小插曲,激动到竟然可以拿错作品,亏得我准备充分,才得以顺利完成。想想这些失误和不完美的地方,简直让我恼羞成怒--这么重要的活动,怎么可以出错呢?!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为每一项展示都写了反思和总结,总字数累计超过一万字。它让我看到了不足,明白了以后的努力方向。我想,只有以谦逊的心态总结过去,鉴往知来,才能更好地重新出发。
它,让我奔赴未来,以积极状态,成就更好自己。
荣誉的加持,会让一个人的心态发生变化。有一段时间,我感觉我很荣耀、很自豪,连走路都带风。再后来,都随风而逝了,好在我还初心依旧,扎根教室,不断阅读,观察学生,研究问题,书写反思,制定策略,总结反馈。我也没有忘记我是一等奖获得者,因此我要更加努力,我要对得起这个奖项,我要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此时,经比赛而梳理优化过的带班方略,也在指导着我更好地前进,让带班更有底气、更有方法,也更自然、更顺畅。我不但走到了台前,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到外校为老师们分享经验,在“国培”班担任学业指导师,在选拔性活动中担任评委……我终于实现了从吸收光到成为光,到散发光的转变。
同时,在前进中,一些新的想法带来了我带班的新做法、新效果,这些又不断扩展、完善着我的整个带班育人过程。比如我更加重视主题班会中拓展延伸环节,更加重视班会效果的评估。我明白,在奔赴未来的道路上,只有更加积极地努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时间,又来到了春天,又到了该种下一粒种子,并为此付出耕耘的时候了。就在去年8月,我刚从河南班主任智慧书院回来,就带着从那里收获的感悟、成长,就赶紧报名参加第14届河南智慧力班主任宣传推介活动,并积极准备材料。
智慧书院是班主任业界的天花板,智慧力是这个平台上最耀眼的明珠,我何尝不想再一次展示我们河南老班的风采、展示我们河南老班的智慧,但是,我行吗?我曾一度犹豫、一度仰望,想过试一试,也想过不如放弃。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坚持。因为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永远也不可能有成熟的模板;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一直都在变化,所以我们无法等到万事俱备了再“孤注一掷”、全身心投入,也许真到那个时候了,也就没了优越的条件,没了平台和机会。人都是在一边学习着一边经历着长大,我们走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也是如此,需要把过往总结、需要把已知复盘、需要在实践中反思、需要在前进中完善。
如今,重新走在春天里,走向未来里,我不会诉斥它有多艰难,让我们走得有多泥泞;反而我要歌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多么难得、多么宝贵的梳理自己的成果、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平台。赶路的人才会抱怨道路的泥泞,立志登顶的人却会表彰他受到的磨炼。
主持人点评
中原名班主任、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河南省实验小学教师贾福霞:
李晓栋老师是我们工作室为数不多的男老师,也是为数不多的研究生学历成员。五年来,他与工作室共同成长,从初执教鞭的青涩拘谨,蜕变为如今心中有规划、脚下有行动的骨干力量,堪称河南省班主任素养提升工程的典型受益者。
读完他成长的心路历程,我眼前浮现出他在操场带着学生意气风发地跑操的画面,耳畔听到他说:“贾老师,这篇文章我再修改一遍发给您。”我仿佛看到一粒种子在教育的沃土中破土而出,历经风雨洗礼,终成挺拔之姿。他的经历为所有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一、以行动打破“完美主义”,在挑战中淬炼真知
“不要等到万事俱备才肯上台”,这一信念贯穿他的成长始终。面对省级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他虽有经验不足的忐忑,却未因“低人一等”的畏惧而退缩。从零散经验到系统梳理,从慌乱修改到从容展示,他用无数个深夜的伏案与教室里的模拟演练,诠释了“脚下就是远方”。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教育没有“准备好的时刻”,唯有在行动中积累,才能将碎片化的实践升华为体系化的智慧。
二、以反思为镜,在谦逊中实现蜕变
荣誉的光环下,他始终保持清醒。案例答辩的失误、临场应变的不成熟、才艺展示的小插曲,这些“不完美”被他一一记录,化作万字反思。他深知,教育者的成长不在于规避错误,而在于直面不足。正如他所说:“鉴往知来,才能重新出发。”这种谦逊的自省精神,让每一次挫折都成为进步的阶梯,也为工作室的老师们树立了“以问题为师”的典范。
三、以分享为火种,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从赛场的聚光灯到“国培”班的讲台,从经验分享到担任评委,他完成了从“吸收光”到“散发光”的跨越。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扎根教室,将比赛提炼的方法反哺日常管理:优化主题班会设计、重视教育效果评估、创新班级管理策略……这种“知行合一”的态度,让专业成长真正服务于学生,也印证了“教育者的高度决定学生视野的广度”这句话。
四、以初心为锚,在深耕中追寻教育本真
河南班主任智慧书院是大海,李老师就是在里面畅游的那条鱼,成为“智慧力班主任”是他定的下一个目标。他坦言曾犹豫、仰望,但最终选择坚持。因为他深知:教育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永远没有“成熟的模板”。这种对教育复杂性的敬畏,恰恰成为他不断突破的动力。正如他在文末所言,“立志登顶的人会表彰他受到的磨炼”——这份对教育本质的坚守,让他的成长之路始终充满力量与温度。
我曾问李晓栋老师,具备资格的他为什么不参加省名班主任的选拔,他说自己需要再沉淀几年。李老师的成长故事,是一本写给所有教育者的启示录:专业成长没有捷径,它需要脚踏实地的耕耘、敢于挑战的勇气,以及永不停歇的赤子之心。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如他一般,在教育的春天里播种理想,用坚持与热爱浇灌出一树繁花!
来源:汤姆猫不是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