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第一个行业乱象:翻新卫生巾,知名母婴品牌残次料竟被翻新售卖。
一年一度“3·15”晚会如约而至
热搜爆了一夜
多个话题冲上热搜
看完央视3·15晚会
不少网友表示:
“瞠目结舌”
“希望被发现的企业及时整改”
Babycare回应:翻新纸尿裤或是仿冒产品
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第一个行业乱象:翻新卫生巾,知名母婴品牌残次料竟被翻新售卖。
3月15日,Babycare方面回应记者称,公司高度重视此情况,“根据公司的品质管理规定,不合格品均需进行严格的销毁处理。3·15晚会中涉及的Babycare纸尿裤的情况,可能是仿冒产品,我们会追查并采取法律手段。”同时,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建议通过Babycare官方渠道进行购买,官方所售产品均为安全合格产品,产品相关的质检报告也可以发送给消费者。如果对购买的产品有担忧,可以通过防伪查询方式进行正品验证。
护舒宝:曝光品牌完全不涉及护舒宝,严格粉碎销毁残次品
@护舒宝 发文:关于消费者对于2025 CCTV315晚会曝光翻新卫生巾的询问,护舒宝品牌回应如下:
七度空间:涉事企业与七度空间无任何合作关系,严格管控残次品销毁链路
@七度空间Space7 发布严正声明:
贝姿妍客服:有少量产品在该工厂生产
“3·15”晚会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不灭菌,涉事代工厂生产过的产品涉及“初医生”一次性内衣、“贝姿妍”一次性内裤和“浪莎”一次性内裤。目前,在淘宝、京东、拼多多上已经搜索不到贝姿妍一次性内裤结果。贝姿妍客服回应称,有少量产品在该工厂生产。现在在调查这个事情。
正大食品客服:已经在积极处理和考证
央视曝光增重虾仁的问题,其中视频中厂商提供的商品外包装印着“正大白对虾仁”。目前,电商平台正大食品旗舰店已无法搜索到相关产品。对于被曝光的问题,客服回应:已经在积极处理和考证,请给一点时间,会尽快给到合理的解释及处理办法。客服称,关于产品添加剂,都是在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范围内的。
“3·15”晚会曝光上海智优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外呼公司使用AI智能机器人帮助商家向手机用户拨打营销电话。当晚,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已着手对智优擎进行调查。
你会经常点外卖吗?
近日,“杨铭宇黄焖鸡后厨乱象”被曝光,引发了很多人关注。
随后,“外卖员从来不碰的外卖有哪些”话题登上热搜,这份来自外卖行业一手的“反向推荐”,涵盖了黄焖鸡、炸鸡、麻辣烫、料理包快餐等十多种常见外卖,几乎将经常点外卖的人日常饮食一网打尽。
外卖员从不碰的10种外卖
据@头条新闻 盘点统计了多位外卖员的建议,尤其不碰下面这10种外卖:
1. 黄焖鸡:多位外卖员最不推荐的就是黄焖鸡,原因是有些不良商家会使用僵尸肉、隔夜菜,甚至回收剩菜制作。
2. 麻辣烫:麻辣烫也是被多位外卖员提及的一种,主要是汤底常被反复使用、食材长时间暴露滋生细菌,丸子类多为低价冷冻合成品,卫生风险高。
3. 盖浇饭:多使用预制菜料包(如鱼香肉丝、咖喱饭),食材清洗不到位、高油高盐。
4. 炸鸡/炸串:半成品冷冻鸡块反复油炸,油质劣化易产生致癌物。
5. 粥类:存在隔夜粥二次加热售卖,甚至有些商家还可能添加增稠剂。
6. 水果捞:坏果削去腐烂部分后切块,用酸奶或调味料掩盖异味,水果新鲜度无法保证,易引发腹泻。
7. 水饺类:多为低价散装速冻饺,馅料使用边角料肉,手工现包比例极低。
8. 炒饭/烤肉拌饭:价格低廉的烤肉多用速冻肉,肉质来源不明,用大量酱料来增味。
9. 料理包快餐:即预制菜,很多外卖商家提前买好相应的菜包,有人下单时加热即可出餐。
10. 汤品:为节约成本,通常料少水多,只通过调味包来增加鸡汤或骨汤味道。
为了健康,真不能天天吃外卖
2021年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营养与营养学学会杂志》刊发的一篇研究发现,经常在外就餐/点外卖(每天≥2次)与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全因死亡率高49%。
研究表明,在外就餐/点外卖往往能量密度、脂肪和钠含量较高,但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和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等保护性营养素含量较低。最后研究建议,应该鼓励人们在家多做饭吃。
一项研究指出,爱做饭的人或会更长寿。在10年的研究中发现,与从不做饭相比,做饭能显著降低死亡率,而做饭频次越多,死亡风险越低。每周做饭5次以上的参与者死亡风险降低近50%。
记者3月15日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已开发“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将于5月份正式上线开通。举报系统将进一步畅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集中用餐单位内部举报渠道,鼓励引导食品从业者及相关人员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充分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你平常都点哪些外卖?
欢迎留言分享!
真的好划算!限时返场!
快看
来源:畅安十二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