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打开手机,到处都是"一分钟放款""零门槛办卡"的广告。年轻人刚出校门还没挣到钱,就被各路金融机构追着塞信用卡、推网贷。表面看是给你"提前享受生活"的机会,实际上是把人往债务火坑里推。
现在打开手机,到处都是"一分钟放款""零门槛办卡"的广告。年轻人刚出校门还没挣到钱,就被各路金融机构追着塞信用卡、推网贷。表面看是给你"提前享受生活"的机会,实际上是把人往债务火坑里推。
这届年轻人正被债务绑架
小王去年刚毕业,拿着五千块的工资,花呗、白条、信用卡倒着用,每个月要还八千。现在他白天上班,晚上送外卖,连生病都不敢请假。像他这样的90后,平均每人背债12.7万,相当于不吃不喝一年半的工资。那些网贷平台专挑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下手,把借钱说得跟玩游戏一样简单——点点手机钱就到账,可谁告诉你利息有多高?催收有多狠?
资本套路比亲妈还贴心
商场里"分期免息"的招牌亮得晃眼,直播间主播喊着"现在不买就亏了",手机银行天天弹窗提醒"您还有十万额度可用"。这些资本把人性摸得透透的:刚工作的想买最新手机撑面子,小情侣想贷款旅游秀恩爱,年轻人被忽悠着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可等到利滚利的账单砸过来,才发现所谓的"精致生活"全是泡沫。
暴力催收比高利贷更可怕
借了网贷还不上?有人电话打到公司害你丢工作,有人伪造律师函吓唬父母,还有人把你的欠债信息群发给所有联系人。更可怕的是,有些人被逼得以贷养贷,五千变五万,五万变五十万,最后走上绝路。这些放贷的嘴上说着"普惠金融",干的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买卖。
救救被透支的未来
治病要下猛药:先把那些坑人的网贷平台连根拔了,甭管它背后是谁撑腰。信用卡不能随便发,刚毕业的学生、工资三四千的打工仔,最多给个两三千额度,别让他们一步掉坑里。更重要的是改改社会风气——别整天鼓吹"买买买才是人生赢家",多宣传那些踏实存钱、理性消费的榜样。
说到底,金融这玩意儿应该是帮人过好日子的工具,而不是捆住年轻人的锁链。什么时候年轻人不用靠透支才能维持体面,什么时候我们才算真正建成了健康的社会。
来源:甘肃陈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