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文主题:传统文化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用多种方法识字学词。
第三单元
人文主题:传统文化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用多种方法识字学词。课 题1神州谣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1.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等8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1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巍巍中华”等8个词语。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学习重难点1.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等8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1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巍巍中华”等8个词语。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学情分析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记忆和理解力较弱,因此教学本课文时,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多姿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与课文相融合,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述我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丰富课文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由歌曲入手,通过通俗易懂的歌词,与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歌曲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大中国》,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
歌曲结束,教师播放图片
师:图上是什么地方,你们认识吗?
引入课题:著名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啊,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儿歌。
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随文识字
①课文题目。
教师提问:什么是“神州”?
预设:就是指我们的祖国——中国。
理解课题意思:除了“神州”,我们的祖国还有其他的名字,比如:华夏、九州、中华,这些都是指我们的中国。
②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认读生字新词。
学习“州”字。
(1)用溯源法识记“州”字。(课件出示“州”的字源)
(2)展示汉字“州”的字形演变。指导学生理解有河流从“川”字的间隙流过,中间沙石渐渐堆积,形成有三点的“州”字。“州”的三点表示河里有大堆大堆的土。“州”就是土地的意思。
(3)学生先观察,再说书写要点:第二笔是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稍长。“州”的第一个点是短撇;后面是两点,写在中间位置,朝一个方向。
学习任务一
初读儿歌,识记生字
(设计意图:课文虽然简短,但是生字比较多,个别字形比较复杂,识记难度大,所以学习过程由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到以归类的形式把生字分组学习,最后回到课文,设置合理的梯度、有趣的归类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读通课文,认识并理解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要求:
①认真听读儿歌,读准字音,试着读出停顿。
②在每一小节前面标上序号。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这是一首小儿歌,共分4个小节,现在请几名同学来为大家读一读课文,一人读一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谁读得又准确又好听。
3.齐读课文。
4.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出示词语:神州 中华 涌现 山峰 耸立隔壁 海峡 与其 大陆 情谊浓厚 整齐 奋斗 繁荣
①师强调:后鼻音的字;情谊的谊读四声,不能读成二声。
②交流识字方法。
生活识字:三峡、广州、珠穆朗玛峰(“峰”这个字我们在学《黄山奇石》的时候见到过,里面有天都峰,台湾、大陆我们也都不陌生,接着我们看这个峡字可有趣了。峡:这大块的陆地和陆地夹着的这块海水就叫海峡。两山之间夹着的水道也叫峡,如三峡。两山之间夹着的狭长的谷地叫峡谷。)
偏旁识字:涌——浓(三点水)隔——陆(双耳旁)峰——峡(山字旁)
熟字识字:加减法(与、奋、耸、峡)换一换(通—涌、锋—峰)反义词(浓—淡、水—陆)
猜谜识字;
小小耳朵有力气,两个人儿头上立。(耸)海上一座山,鸟儿好家园。(岛)③识字游戏
学习任务二
品读儿歌,感知内容
(设计意图: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并读出文章的气势。通过对中华民族的介绍,表达祖国人民对台湾小朋友的祝福,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读课文,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生:每句话都有三个字,读起来很有气势,朗朗上口。
2.你能按照老师这样的停顿方式来读吗?生读。
3.朗读第1小节,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除称中国外,她还有许多名字,你知道她还被称作什么吗?
生:除了“神州”,我们的祖国还有其他的名字,比如:华夏、九州、中华,这些都是指我们的中国。
4.我们的祖国有多少名山大川,你见过哪些美景?
师列举:京杭大运河。
5.朗读第2小节,找一找:写了哪些壮美的山川?它们有什么特点?(你从加点字中感受到了什么?)
①当你读到“黄河、长江、长城、珠峰”时,请你说一说你对这些地方的了解。
生: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生:长城全长6300千米,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生:珠穆朗玛简称珠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生:台湾是祖国的领土,我们和台湾人民是同胞兄弟姐妹。
……
②请读下面的内容,请你说一说,你从加点的字中读出了什么?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生:奔,让我似乎看到了黄河的水,波涛汹涌,直奔天际。
生:涌,让我仿佛看到了长江浩浩荡荡向东奔流。
生:长,让我好像看到了长城就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的样子。
生:耸,让我就像看到了珠穆朗玛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雄姿。
6.指导朗读:齐读第1、2小节,读出对祖国壮美山川的热爱。
7.朗读第3小节,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人,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生:台湾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它和大陆之间虽然隔着一湾海峡,但是我们是一家人。
生:第三小节写的是台湾与大陆是一家,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
指导朗读:朗读时要语速要低缓,声音要深情。
8.师:我们的神州大地不仅有风景秀丽的名川大山,还有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你知道,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
9.繁荣解释: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写出了祖国面貌日新月异、人们生活幸福美满。(拓展:中国高铁)
10. 舒适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富足的生活,发达的科技……这就是我们繁荣昌盛的祖国,我们一起赞美她! (指导朗读)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学习任务三
注意观察,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对比书写生字,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的结构,学生自己发现、自己书写,对于有难度的字,应该具体指导,带学生一起书空练写。)
1.交流观察
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8个生字。
指导学习:
“岛”字,半包围结构,“岛”第一笔是小撇,里面的“山”第一笔先写竖。
“族”字的部首“方”注意第三笔是“横折钩”。
“川”河流,河流中间有几个小岛,三点在横中线上下,第一点朝左,其余两点向右。第二笔是竖撇,中间竖短,最后一笔竖长。
“奋”和“齐”都是上下结构,关键笔画是撇捺。
2.学生自己书写,每个字描一遍写两遍。
提出写字要求: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写生字,描一遍写两遍,注意写字姿势。
3.抄写词语: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岛、海峡、民族、情谊、奋发。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不同的语境中认识了很多的生字词,还知道了我们都是华夏儿女,我们一起生活在神州大地上,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中国!希望同学们像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热爱祖国!
自主作业:
课外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识字1 神州谣
山川美 黄河 长江
长城 珠峰
台湾大陆是一家
各民族 共繁荣
来源:荷香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