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之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百年窖池孕育川酒魅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18 00:00 3

摘要:在四川大邑县王泗镇,西岭雪山的清泉缓缓流淌,与传承了数百年的酿酒技艺相互交融,酿造出了独特的风味。2025 年春天,蜀之源酒业的工业旅游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他们中有学生、白酒爱好者,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白酒的酿造过程,还能

——省级非遗带动文旅融合,工业旅游打造新典范

在四川大邑县王泗镇,西岭雪山的清泉缓缓流淌,与传承了数百年的酿酒技艺相互交融,酿造出了独特的风味。2025 年春天,蜀之源酒业的工业旅游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他们中有学生、白酒爱好者,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白酒的酿造过程,还能亲手参与其中,体验传统酿酒的魅力。

非遗传承,守护匠心

蜀之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起源于明朝崇祯年间,至今已有 380 多年的历史。据《大邑县志》记载,当时总兵王泗将军在大邑城西沐德乡(今王泗镇)屯兵时,大力发展酒业,使得王泗镇成为了川西著名的酒乡。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这项技艺形成了独特的 “水、窖、粮、曲、酿、藏” 六字秘诀。

传承人尚红光今年 58 岁,他从小在王泗镇长大,16 岁就开始接触酿酒技艺,至今已有 40 多年的经验。他凭借着对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的热爱和执着,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全面掌握了整个工艺流程,并在关键技术环节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他不仅是蜀之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还带领蜀之源酒业打造了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蜀酒文化园。

技艺独特,品质卓越

蜀之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匠心和智慧。酿酒所用的水取自西岭雪山的深层地下水,水质清澈甘甜,富含多种矿物质;窖池采用当地特有的黄泥建造,经过多年的培养,形成了丰富的微生物群落;选用的粮食都是当地优质的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颗粒饱满,营养丰富;酒曲则是采用传统的 “包包曲” 工艺制作而成,这种酒曲能够为白酒带来独特的香气和风味;在酿造过程中,采用传统的 “混蒸混烧” 工艺,让粮食的香气和酒曲的风味充分融合;最后,将酿造好的白酒储存在陶坛中,经过长时间的陈酿,使酒的口感更加醇厚、细腻。

正是凭借着这种独特的酿造技艺,蜀之源白酒形成了 “芳香浓郁、绵柔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 的独特风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蜀之源酒业以白酒传统酿造技艺为核心,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蜀酒文化园作为工业旅游基地,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验项目。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白酒酿造的全过程,了解白酒的历史文化和酿造工艺;还可以亲手参与酿酒,体验 “踩曲”“拌粮” 等传统工艺;此外,游客还可以在品酒区品尝各种不同风味的白酒,学习如何品鉴白酒。

自 2018 年蜀酒文化园开放以来,已经接待了超过150 万人次的游客,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 200 多个就业岗位。同时,蜀之源酒业还积极与学校合作,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展望未来,前景广阔

蜀之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大邑县的文化瑰宝,也是四川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文化遗产。在未来的发展中,蜀之源酒业将继续秉承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的理念,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推动白酒传统酿造技艺与现代科技、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尚红光表示:“我们要让传统的酿酒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的白酒文化。”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蜀之源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将会走出四川,走向全国,成为中国白酒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大邑县文体旅游局供稿)

张俊华

来源:小黎美食精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