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贾宇建议修订《劳动合同法》,以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
寒冬已经过去,灵活就业者的春天似乎要随着2025年的第一股暖流一同到来了。
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贾宇建议修订《劳动合同法》,以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
灵活就业人员日益增多,其权益保障便日益成为政府工作焦点。整个社会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这不由得令人想起前不久,京东高调宣布要为全职外卖人员缴纳五险一金的事情。
一、京东、美团社保“联动”,外卖骑手春天已至
2月28日下午,京东集团为首批享受京东全额缴纳五险一金的骑手举行了正式签约仪式。
京东方面公开表示,自3月1日起,京东外卖的全职骑手,都将与其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
据悉,京东宣布为全职外卖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之后,立刻引发舆论热议,行业龙头美团也瞬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被切中痛点的美团在同一天迅速回应,将在第二季度为全职骑手和比较稳定的骑手缴纳社保。同时,美团还宣布将取消超时罚款。
为何京东、美团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会引发如此巨大的热议?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其一:政策导向。近年来,随着数字平台兴起,灵活就业人员日益增多。如何维护这些劳动者的权益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2021年,人社部发布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不完全劳动关系”概念,尝试填补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的制度空白。
在宏观经济环境中,政策往往是商业行为的风向标。京东和美团做为行业巨头,自然能从政策导向中注意到,加强外卖、快递人员的保障和待遇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其二:舆论环境。曾几何时,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滴滴司机被认为是辛苦且不稳定的工种代表,被网友戏称为中年失业的“铁人三项”。
2020年9月8日,《人物》杂志及其旗下公众号同步发表了一篇题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深入探讨了在算法压迫下,外卖骑手的生存困境。
文章一经发布,便引发轰动。人们看到了穿梭于城市中的外卖骑手们背后的窒息与挣扎。
自彼时以至而今,对外卖骑手生存处境的关注与日俱增。
舆论之所以对外卖骑手如此关注,是因为骑手们代表的就是最广大的基层劳动者。从东方欲晓到夜幕沉沉,繁华的城市里始终可以看到外卖骑手穿梭期间的身影。人们共情骑手,其实也是对自身命运的关注。
共情,是这个时代舆论传播的核心。
百年前北大校长蔡元培在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胜利而办的演讲中,曾喊出过的一句口号:劳工神圣。
百年后的今天,当网络上为外卖骑手拥有社保的新闻而欢呼之时,也许会有人想起这句话。
平静的水面出现波纹,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二、网约车司机望眼欲穿,滴滴何时跟进?
京东发力,美团跟进。骑手五险一金到手,舆论沸沸扬扬。此等背景之下,和快递员、外卖骑手并称为中年失业“铁人三项”的网约车司机也随之进入了聚光灯之下。
滴滴作为网约车平台的龙头,自然免不了被网友质问:“京东和美团已经给快递员和外卖骑手缴纳了社保,滴滴何时跟进?”
上有政策推动,下有舆论热议,时代大势犹如滔滔江水,不可阻挡。为网约车司机缴纳社保,已经成为滴滴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命题。
从政策上讲,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对灵活用工市场监管收紧,毫无疑问将成为未来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
滴滴如果不因时而变,固守从前的模式,很可能会在制度愈发完善的大环境下面临法律风险。
其次,从商业逻辑上讲,滴滴和美团、京东类似,都是平台类公司。就像美团的护城河是其旗下庞大的骑手群体一样。滴滴的基本盘,就是那些穿行于城市各个角落的网约车司机。
打车平台也和外卖平台一样,并没有足以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的技术壁垒。一旦基本盘被瓦解,市场份额很可能快速被对手抢占。
据悉,美团在此前已经有了逐步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计划,只是囿于成本考量,一直在拖延。
结果京东先声夺人,釜底抽薪令美团陷入被动境地。互联网时代,敢为天下先者往往石破天惊,失去先机者即便策略更为完善,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试想,如果美团当初如果更果决一些,先于京东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今日必然是另一番气象。
迁延顾步,犹豫不决令美团失去了收获名声,巩固基本盘的大好时机。
类比来看,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美团身上,也有可能在滴滴身上重演。
在当下的市场上,滴滴虽然是网约车平台的龙头老大,但对于网约车司机而言,换平台并不需要耗费过多的成本。
在为网约车司机缴纳保险呼声越来越高的当下,如果美团被京东抢先一步为骑手交社保这样的事情在滴滴身上重演,其很可能陷入与美团相似的被动局面之中。
有人会质疑,网约车司机数量庞大,如果全部缴纳五险一金,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负担,如果平台因为这一负担走向下坡路,当如何是好?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两点来看。
第一,滴滴公司在2024年前三个季度的总营收和净利润较之上一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市场表现和业务表现较之上一年都有大幅提高。
可以看出,滴滴公司如今处在一个增长和扩张的周期。这是最适合启动为网约车司机缴纳社保的时机。
趁着舆论热度未消时行动,所带来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错过了当下的时机,很可能事倍功半。彼时,为广大司机缴纳社保付出的成本,不仅不会成为公司发展的绊脚石,还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助力。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滴滴为网约车司机缴纳社保必然是利大于弊。
在平台经济兴起之初,各平台之间曾进行过非常惨烈的价格战。投资者们不看成本,重金投入,只为抢占快速抢占市场。
价格战打到最后,赢者通吃,失败者或销声匿迹,或奄奄一息,只剩下寥寥几个胜利者成为巨头,站在岸边,俾睨天下,从此再无敌手。
滴滴便是从曾经惨烈的价格战中赢到最后的胜利者。但是,成为巨头的滴滴还需要继续前进,否则迟早会被后进者所取代。
经过这些年的改进和发展,滴滴的平台算法已经日臻完善,可以改进的空间已然不大。在此等背景下,滴滴想要更上一层楼,就要穷竭一切的智慧和资源提升打车业务的服务质量。
这时候,为广大司机缴纳社保正是其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
有了五险一金,网约车司机便没有了养老、医疗、工商、生育和失业的后顾之忧。其稳定性将大大增加。
司机群体的稳定性是滴滴平台提高服务质量的保障。
此外,有了保障,网约车司机定然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司机有了热情,乘客自然会感到如沐春风,对滴滴的服务质量高看一眼。
可以看出,抓住当下的舆论时机,为网约车司机缴纳社保,可以提升滴滴在消费者心中的声誉,从而提高其营收和利润。
司机群体的稳定和热情更是可以令滴滴稳固基本盘,向着更长远的方向发展。
基于以上企业发展和经济利益的考量,笔者认为滴滴应当抓住热点时机,启动为网约车司机缴纳五险一金的计划。
如果忘掉这些呢?忘掉成本和收益,忘掉企业的得与失,滴滴应该如何做?
虽说商海之中,利益之上。但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企业还是应当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滴滴公司乘着时代的东风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少不了那些网约车司机们的含辛茹苦,早出晚归。
那些长久的企业,百年的品牌,必然都是有温度的。企业想要在目之所及的尽头继续向前,根基在于用户和消费者的信任。所谓“日久见人心”,这种信任非一朝一夕所能建立,也不是纯粹的经济考量所能铸造。
想要获得这种信任,除了良好的信誉和稳定的服务,还需要企业在关键时候能够表现出善良和责任。立足长远,才是取胜发展之道。
来源:颗粒度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