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12日,杨铭宇黄焖鸡被曝出“剩菜回收”“变质食材”“无证上岗”等触目惊心的后厨乱象,相关话题瞬间冲上热搜。记者暗访发现,发酸的香菇、发黑的隔夜牛肉被二次加工售卖,店员甚至直言“吃不死人”。更讽刺的是,涉事门店曾多次因卫生问题被罚,但总部始终以“个
一、黄焖鸡倒在315前夜,揭开外卖江湖的“遮羞布”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5年3月12日,杨铭宇黄焖鸡被曝出“剩菜回收”“变质食材”“无证上岗”等触目惊心的后厨乱象,相关话题瞬间冲上热搜。记者暗访发现,发酸的香菇、发黑的隔夜牛肉被二次加工售卖,店员甚至直言“吃不死人”。更讽刺的是,涉事门店曾多次因卫生问题被罚,但总部始终以“个别现象”搪塞,直到国务院食安办挂牌督办,才匆忙关店道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暴雷看似是品牌管理失控,实则戳破了外卖行业长期以来的隐痛高额平台抽成下,商家被迫“铤而走险”。
二、王兴的“抽成大刀”:美团的盈利密码,商家的生死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团外卖的抽成比例常年被诟病。据商家透露,美团综合费率(佣金+服务费)高达20%-30%,而餐饮行业平均利润率不足10%。为了压缩成本,部分商家不得不使用劣质食材、回收剩菜,甚至伪造新鲜度。一位黄焖鸡加盟商坦言:“总部只强制采购高价酱料包,食材全靠自己省,否则根本赚不到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团的高抽成模式,本质是“流量税”。商家依赖平台曝光,却被迫让渡利润,最终将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和食品安全。有网友尖锐评价:“王兴的刀,砍向商家,也砍向了消费者的胃。”
三、刘强东的“阳谋”:用堂食门槛卡住“黑作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黄焖鸡暴雷前一个月,京东高调宣布进军外卖,并抛出两大杀手锏:“品质堂食商家准入”和“全年0佣金”。与美团“来者不拒”的策略不同,京东要求入驻商家必须拥有实体店,且在美团、抖音等平台的评分不得低于4.0分。这一招直接封死了“幽灵厨房”和卫生不达标的小店。
刘强东的算盘很清晰:用品质换口碑,用口碑撬流量。京东外卖上线首周,部分城市订单量增长超100倍,海底捞、汉堡王等连锁品牌迅速入驻。尽管短期内难撼美团地位,但差异化策略已撕开一道口子。
四、骑手社保战:刘强东的“良心牌” vs 王兴的“被动局”
京东的另一张王牌是骑手权益。3月1日起,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也有意外险和医疗险。这一举动直接倒逼美团跟进,宣布二季度为稳定骑手缴纳社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表面看是福利竞赛,实则暗藏运力争夺战。美团745万骑手中,仅11%为全职,而京东依托达达130万活跃骑手,以更高保障吸引优质运力。有骑手坦言:“如果订单量起来,谁不想选更有保障的平台?”
五、外卖行业的生死局:谁能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黄焖鸡事件暴露的不仅是单品牌危机,更是外卖生态的系统性风险。当平台将利润凌驾于安全之上,商家、消费者、骑手皆成输家。
刘强东的“品质外卖”能否破局,仍待观察。但至少,这场较量让行业看到另一种可能:低价不应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规模扩张更需守住底线。正如网友所言:“王兴的狠,是抽成抽到商家‘割肉’;刘强东的靠谱,是宁可慢也要对得起良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315当晚,杨铭宇黄焖鸡全国门店停业整顿,而京东外卖的“品质餐厅”直播间里,后厨操作全程透明。这场博弈没有赢家,但消费者的选择,终将决定外卖江湖的未来。
来源:有趣的科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