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承书出生于1912年的上海,她的父亲是中进士,曾留学日本,担任过民国内务部警政司司长。而她,天生就是个“注定要与知识相伴”的女孩。
“你愿意吗?”
这三个字简单却仿佛背负着整个时代的重量。当时,站在中国核武器研发的最前线,王承书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
她的一生几乎与公众视野无缘,甚至在去世多年后,仍然是许多人心中那个“无人知晓的英雄”。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她放弃了美国的优渥生活,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祖国,毅然投入到原子弹研究中。
王承书出生于1912年的上海,她的父亲是中进士,曾留学日本,担任过民国内务部警政司司长。而她,天生就是个“注定要与知识相伴”的女孩。
小时候便展现出超凡的才智,母亲常说:“诗书礼易,才子佳人”,这不仅是对她的期许,更是对她所寄托“家国情怀”的启示。
18岁那年报考燕京大学的物理系,成为班上唯一的女性学生。在那个时代,“女子不如男”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她毫不畏惧:“选择物理学,不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而是为了国家的未来。”
1941年,她赴美深造。这本是个令人垂涎的机会,毕竟美国的学术氛围、研究资源以及生活条件,比起当时动荡不安的中国要好太多。
她与导师乌伦贝克共同提出的WCU方程以及索南多多项式,引发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些成果,让王承书在物理学界的地位愈加稳固,也让她在美国的科研圈内声名远扬。
内心却始终没有平静过,每当她站在宽敞的研究室内,心中总有一种不安,源自对祖国深深的责任感。她知道中国仍然处于贫弱状态,急需人才。
而自己,正处于决定未来命运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物理学的天才之路,几乎触手可及的诺贝尔奖;另一方面是她对祖国的深沉爱意。
她曾在回忆中提到:“美国的生活虽然舒适,但它无法取代我内心对祖国的情怀。”于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王承书做出决定——回到祖国。
1952年,周恩来总理和中国的科技界领袖们,决定开始研发我国的核武器。这是个关乎国家安全和未来的重要项目,而王承书此时已身处美国学术界的顶尖位置。
如何把她带回祖国,成了政府最紧迫的任务之一。经过艰难的交涉,1954年中美达成协议,王承书得以回国。
她并没有高调宣布归来,也没有接受过多的媒体采访,只是在内心默然:“国家需要我,我就一定回去。”
回国后,她面对的不是熟悉的物理学领域,而是全新的研究方向——热核聚变。几乎与她之前的成就毫无关联,意味着必须从零开始。
面对这一挑战,她依然坚定地说出那三个字:“我愿意!” 她的决定或许在当时听来有些简单,但那却是对祖国、对科学最真诚的承诺。
国家为了保密起见,要求所有从事核武器研发的科研人员都不得公开身份。在中国当时的科研环境中,物理学界已有不少男性专家,王承书成了唯一一位参与原子弹研究的女性。
她的名字从此消失在公众视野中,贡献虽然影响深远却从未公开过。她的一生,在这个阶段彻底与外界隔绝。
1961年,钱三强再次找到她,要求其继续“隐姓埋名”地工作。面对这个要求,王承书依旧没有半分迟疑:“我愿意!”每一粒核能的种子,都浸透着她的汗水与心血。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上空成功爆炸。这一成就,震撼了世界,也为新中国的未来奠定了基石。
王承书和她的同事们,凭借着多年的潜心研究,成功地为国家提供了原子弹的核心技术和材料。那个消失在历史背后的女性英雄,她的承诺在那一刻终于兑现。
1994年,王承书在病床上安静地去世,享年82岁。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属于个人的辉煌记录,连名字都鲜少为人所知,她的贡献却如同那爆炸的原子弹一样,永远震撼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灵。
临终时的遗愿简单却深刻:“为了国家的事业,每一个 公民都有责任。”她教会我们,什么叫做“为国奉献”,什么叫做“无悔的选择”。
结语“志不强者智不达。”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或许会迷失在各种诱惑中,但她的精神提醒我们:真正的英雄,永远无需张扬,只需在无声的奉献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我愿意!”——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
- 文章基于真实事件,素材来源于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
- 强调故事的艺术加工成分,提醒读者理性看待,不盲目跟风。
来源:浩哥讲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