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尧:成就比肩杨振宁,爱国不输钱学森,世界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摘要:余秋雨说过这样一句话:"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我们很容易发现,有些历史的关键性扭转,往往是由个人的力量完成。

余秋雨说过这样一句话:"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我们很容易发现,有些历史的关键性扭转,往往是由个人的力量完成。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叫赵忠尧,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两弹元勋,例如钱三强、邓稼先等人,曾是他的学生。

赵忠尧,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就凭这个,他完全可以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并没有获得这个奖项。

可笑的是,如今我们为他遗憾惋惜,但是当年的他,对没有获得这个奖项,一点都没有感觉。甚至他从来没在乎过名利的事情。

赵忠尧的国内求学

在1902年的浙江,赵忠尧出生了。父亲是个"知识分子"在一家私塾当老师,那是20世纪初的中国,是末代的清朝。

这个时候,戊戌变法刚刚结束,《辛丑条约》刚刚签订。赵忠尧的父亲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对儿子十分看重,希望他用知识来改变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

赵忠尧十分争气,十八岁的时候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入学的那一年冬天,这座学校正式更名为东南大学。

作为长江以南唯一的一所国立大学,名字上与北京大学相呼应,共同撑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担。

优异的学校必定吸引优异的教师,在1924年,在美国深造归来的叶企孙进入了东南大学,并担任物理系教授,因此,也遇到了赵忠尧。

不知道是冥冥中的注定还是纯属机缘巧合,这两个人的相遇实在是天佑中华。

赵忠尧很快便开始担任叶企孙的助教。

后来赵忠尧进入清华大学,正式开始教授物理系实验课。

在清华任职期间,赵忠尧没有满足于现状,依然翻阅各种物理资料,以求完成父亲的夙愿,知识救国。

但是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社会,这么多各怀鬼胎的军阀与政党,哪里才是出路呢?

出国留学

他最终决定出国留学。东拼西凑的凑够了学费,只身一人远渡重洋,考入了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部,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密立根。

按照密立根的回忆,他聪明勤奋,而且对学位和荣誉漠不关心,只是疯狂钻研物理知识,甚至有些重要实验他会提前一个小时来到实验室,只求提前熟悉设备。

1930年,这是值得记住的一年,也是世界物理又一个里程碑树立的一年。这一年,做完实验的赵忠尧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测到正负电子的泯灭。这一发现,意味着人类预想的电子对撞机完全可以制造。也就是这一年,赵忠尧就差一点,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更可笑的是,那一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抄袭赵忠尧成果的同班同学,事情一出来,物理学界一片哗然,连密立根都痛苦的说:"这是我最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但赵忠尧就是赵忠尧,他永远不会对名利上的事情过分看重,他心中,有更宏伟的目标,因为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风雨飘零的祖国等着他去改变。

一年后,他带着求知的目光进入了卡文迪许实验室,并结识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在卢瑟福的指导下,他同时进行着多项研究,苦心钻研的他深深感动了卢瑟福,作为礼物,卢瑟福赠送给了他五十毫克的放射性实验镭。

回到中国后,他把这份珍贵的礼物存在清华大学实验室的保险柜里。

很快,他建立了核物理实验室,他决定把自己海外学得的成果传播给更多人。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抗战爆发了,华夏幅员辽阔放不下一个安静的书桌,容不下一个事外的赵忠尧。

清华大学成为了极其危险的地方。赵忠尧马上想到了放在实验室保险柜的五十毫克放射镭。无论如何,这都是极其珍贵的,绝对不能让日本人抢去。

他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清华大学,把镭救了出来。为了掩人耳目,他找到一个不起眼的破坛子,把放着镭的铅桶装了进去,他又找了破旧的衣服,把自己弄得披头散发,俨然一个乞丐模样。

就这样,他跟着难民,白天躲起来晚上赶路,一路上吃尽苦头风餐露宿,但是那个破咸菜坛子永远不离身。同行的难民有人注意到他的异常,就打趣问道:"你这里装的是什么宝贝呀?"。

赵忠尧谨慎地说:"装的是我父亲的骨灰。"

1937年,衣衫褴褛的赵忠尧终于找到了清华大学的临时学校的校长。门卫员误以为他是乞丐,直到赵忠尧一声声地喊着梅校长,梅校长才出来与他相认,不禁泪湿衣襟。

直到1946年,赵忠尧观摩了原子弹实验的的现场,他拼命地记住其中的细节,幻想着有一天中国也能升腾起这样美丽的蘑菇云。

为了能够制造原子弹,赵忠尧再次赴美,去学习如何制造原子弹最核心的设备——静电加速器。如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叔叔,被他孜孜不倦的精神感动了,送给他一台实验室内报废的静电加速器。

1950年,赵忠尧带着拆解的机器和一些精密的部件回国时,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收押,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因为赵忠尧端正的德行,很多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他也积攒了极好的人缘,这件事情在国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加上国内积极的营救,美军将领迫于压力将他释放。

1951年,他终于回到了北京,并且立刻投身研发加速器的事业,为我国原子弹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个人感想

诚然如今的我们太过浮躁了,时间都用来了解明星,了解俊男靓女,却不愿意去看看那些肩扛国之重器,身系科技命脉的老黄牛们。

我们过着用他们奋斗一生换取的美好生活,却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正如金庸先生所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是当之无愧的大侠,同时,他也是最辛勤的园丁,在二十三名两弹一星的元勋中,八位是他的学生。

华人最早的诺奖得主,李政道和杨振宁,也是他的学生。

我如今要写到这个人,要介绍这位大师,谈论起这位毫无知名度的先驱级别的科学家,只是希望我们可以抽点时间回顾一下,那个中国的脊梁,那个曾经的大侠,那个最混乱的年代做着最伟大事业的瘦弱男子。

是为了让未来的中国人不会反过来嘲笑这个年代的我们,只浅薄地认识一些光鲜亮丽的偶像,忽略了彼时默默无闻的大师。

来源:Love未来可期Lov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