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哈尔滨双城籍烈士“归队”平津战役烈士名录墙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19 10:12 5

摘要:今年73岁的白玉芳居住上海,她的父亲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52师战士,参加过平津战役。2017年,白玉芳加入152师后代整理烈士资料工作小组,成为平津战役纪念馆志愿者,从此踏上了寻找烈士踪迹之路。

近日,在平津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12名双城籍烈士的名字被庄重地镌刻在平津战役烈士名录墙上,为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增添了庄严的印记。

七旬老人 跨时空“寻亲”

今年73岁的白玉芳居住上海,她的父亲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52师战士,参加过平津战役。2017年,白玉芳加入152师后代整理烈士资料工作小组,成为平津战役纪念馆志愿者,从此踏上了寻找烈士踪迹之路。

几年前,白玉芳在广西军区军史馆发现了一份烈士登记表,记录着44名在平津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事迹。由于很多烈士牺牲时年纪尚轻,且没有后代寻亲,44人中有一部分为无名烈士。为还原这些烈士的真实信息,白玉芳与其他志愿者逐一寻找并仔细核对烈士的名字、籍贯、入伍时间等关键信息,展开了持续不断的追寻。

白玉芳指着资料告诉记者:“这位烈士是原152师454团副团长马克正,他9岁时跟随父母在汤原县定居。16岁时,马克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松江军区哈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哈东保安队司令。1949年1月8日,马克正在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29岁。我们迫切希望这些烈士能入列平津战役纪念馆,让他们的英名永远被人民铭记。”如今,马克正烈士的名字已被镌刻在烈士名录墙上。

紧密合作 确认烈士身份

追寻无名烈士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大量细致入微的查证工作。平津战役纪念馆与志愿者积极行动,与哈尔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哈尔滨市双城区党史办等多个部门展开紧密合作,进行多方核实查证。经过长时间努力,最终确定了其中12名烈士的身份,他们分别是王起鸣、付明志、杨茂林、张生武、李福明、吴宗明、赵振江、于凤林、赵祝信、李克成、刘加栋、赵永成,他们均为在平津战役中英勇捐躯的战士,且籍贯均为哈尔滨市双城区。如今,他们的名字正式被镌刻在平津战役烈士名录墙上,接受后人的敬仰与追思。

平津战役纪念馆陈列保管部工作人员武丽洁介绍:“12位双城籍烈士身份各异,有的是排长,有的是普通战士或侦察员,还有一位是警卫员。他们牺牲时最大的36岁、最小的18岁,正值青春年华,为了国家和人民义无反顾地献出了宝贵生命。”

据介绍,平津战役共有7000余名烈士英勇捐躯。截至目前,平津战役烈士名录墙上已镌刻了6900名烈士姓名。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都是对革命精神的生动诠释。

马克正烈士的外甥女周丽娜告诉记者,3月24日,平津战役纪念馆将邀请原152师参战将士后代、哈尔滨市双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举办“重温平津烽火,致敬烈士忠魂”纪念活动。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杨大维

本文来自【冰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