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6年,我在长春市跑业务时,认识了一位姓熊的易学大师,短短的两个月里,我见他谈笑间赚得盆满钵满,两进两出局子,最后化险为夷,在当地风光无二,成为很多人眼里、口里的传奇。
1,
2006年,我在长春市跑业务时,认识了一位姓熊的易学大师,短短的两个月里,我见他谈笑间赚得盆满钵满,两进两出局子,最后化险为夷,在当地风光无二,成为很多人眼里、口里的传奇。
熊老师在长春市有个走得非常近的弟子,是名小有成就的企业家,姓顾名三石,在长春开了三个玉石店,走的中高端路线,客单价在500元到5000元之间。
顾总最大的玉石店里有一间装修得十分雅致的茶室,桌椅板凳都是红花梨的,茶室门走进去,迎面墙上挂着一幅苍劲有力的巨型字画,上书四个大字:道法自然。
熊老师便在这间茶室里,会见那些慕名来访者。
一般人到了这样的场里,未见熊老师其人,心里便会先生几分敬重。
熊老师给人算命,虽然说打赏随意,但能约到熊老师的人,早在中间人那里摸清楚了付费的最低标准:200元,服务时长20分钟;遇到投缘的,熊老师高兴起来,可能会指导一个小时,收费还是200元。
这是2006年的200元,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2000元了。
这天,来了一位愁容满面的女子,约莫50岁上下,脖子上和手背上有明显的抓伤,而且抓痕上的血迹还在,她敲开门后,直接在熊老师面前大喇喇坐下,
“大师,我是在服装市场做小生意的,这两个月经常被市场的邻居欺负,打我三次了,我报警也没人管。前两次他们说我也还手了,要拘留就一起拘留。第三次我没有还手,他们又说我受伤太轻,够不上追究那对王八蛋夫妻的刑事责任。我想请您想个办法,让那婆娘坐牢,最好是他们两个一起坐牢,钱的事好说。”
熊老师不疾不徐地给那位大姐倒了杯茶,“你先喝口水,去去心火。我算了一下,你确实是有一肚子冤枉气,但能解决你这个麻烦的,不是我,而是这玉器店的老板。”
“顾总能有什么办法?”大姐把茶水一口喝光。
“我正好要出去办事,你跟顾总约吧。”熊老师说道。
“熊老师不愿意帮我?”大姐有点幽怨。
“我给你算过了,你这个劫,唯有顾总能解。”熊老师微笑着起身,“浩然,你跟我一起走。”
我本想留下来一探究竟的,但熊老师既然让我走,肯定有他的道理,我就给大姐续好一杯水,跟着熊老师离开了。
身后,大姐打电话的声音传来,“顾总,我在玉弘轩,你能过来一趟吗?”
“哦,是熊老师让我找你的,他说我现在的坎,只有你能帮我度过去。”
“嗯,好的,谢谢你,我在这等你。”
……
2,
“熊老师,顾总是卖玉器的,他怎么摆平那个大姐的事?总不成,他还混黑社会?”我一肚子疑问。
“呵呵,顾总若是混黑社会,我就不会跟他走这么近了。”熊老师笑道,“但我做这个行业,黑白两道的人,也还是要认识的,但必须保持距离,不越红线。”
“那他怎么办?找局子里的关系,把欺负大姐的人拘了?”我又问。
“那还是踏红线。”熊老师还是摇头。
“那遇到这种赖皮,还有什么好办法?”我更加好奇了。
“呵呵,记得茶室那四个大字吗?”熊老师笑问。
“记得,道法自然。”我答道。
“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规律,是本质,也就是神通的关键所在。”熊老师意味深长地望着我。
“道法自然,就是神通的关键?”听到神通二字,我有点激动,却不得其门。
“嗯,你先细品这句话,等这件事有结果了,我再跟你详细批讲。”熊老师故意吊我的胃口。
“好吧,那我回去上网,查查这句话,加深一下理解。”我只能虚心起来。
“我给你讲了,你就不会举一反三了。你先去备备课,自己多想想,等事情有结果了,你把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就会印象深刻,真正领会这句话的奥妙。”熊老师很有耐心。
我肃然起敬,心里的那点不快,一扫而光,“谢谢熊老师,您用心良苦。”
回到旅馆,我把电脑连上网,开始查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含义。
这句话我以前在《道德经》中读过,但只是有个粗略的了解,并没有深究其中真正的含义。
《道德经》还有一句,也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说万物同源,都源于道,所以人人身上都有“道”的基因,牛马身上也有“道”的基因,石头身上也有“道”的基因,甚至连牛粪中也有“道”的基因。
后面这句话让我很兴奋,因为这说明我们每个人在道的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有修道的资格,也都有悟道的可能,甚至可能说悟道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情!
我那时候把悟道理解为修仙,觉得只要我悟道了,我就成神成圣了,就无所不能了,就长生不老了,现在想想,确实好笑。
但不管怎么说,这句话让我在任何艰难的时候,都能支棱着脑袋,“老子有道!”
因为带着熊老师布置的任务查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比平时更加投入,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终于将它整理出了个大概意思:
法,这里是效法的意思;
人法地,这里的地指的不只是大地,还包括大地上的万物,比如江河湖海,花草树木,这些“地”都有各自的属性和成长规律,人们研究透了它们的属性和成长规律,就能因地制宜,获得生存的保障。
比如南阳的西红柿,在夏天才能生长,秋天就不能种西红柿,这是人法地的第一层认知。
人们继续研究南阳的西红柿,发现夏天和秋天并不是决定西红柿成长的根本因素,温度和光合作用才是,于是有了蔬菜大棚,秋天也能种出西红柿了。
如果我们穿越到1000年前,在北宋的秋天和冬天种出西红柿,宋朝人就把我们当作神仙了,认为我们有神通。
认知的局限性,决定了生存的天花板。
“地法天”,这里的“天”指日月星辰等天体以及其运动规律。古人很早就发现,大地上的潮涨潮落、干旱洪涝,都与日月星辰等天体的运行,有某种神秘的联系。
比如草木枯荣,与太阳有关;比如地球表面和海水体形成周期性的隆起和凹陷,与月球有关等等。
这是古人非常伟大的地方,他们虽然科技落后,但却已经有了宇宙的整体意识,指出人类研究“地”,不能只看“地”的属性和运动规律,还要看“天”,看“时”,也就是“地”所处的外部环境。
比如南阳冬季寒冷少雨,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小麦便要在冬天播种,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到了来年夏天,便要及时收割,这就是“地法天”。
“天法道”,这里的道,指的是宇宙的本源与终极规律,这是万事万物共有的那些属性和运行规律,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共性。
人有很多种属性和运动规律,动物也有很多种属性和运动规律,石头也有很多种属性和运动规律,日月星辰也有很多种属性和运动规律,这所有的事物,都来源于一个本体,都具备这个本体身上的某些共性。
简单来说,把一个无限大的“混沌”,炸裂成无数个碎片,组成同一个世界;每个碎片都是不同的新物种,这世界上便有无数个物种;但这无数个不同的物种,却都有“混沌”的属性——用任何一个碎片,都可能克隆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混沌”。
你即是道,你即是混沌,你即是宇宙。
“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界,而是“自己如此”,“本来的样子”。
这句就很难理解了!
道的概念就很混沌了,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说,“道可道,非常道”,认为道是无形无相,不可言说的,现在又说道法自然,谁的自然?
人的自然?地的自然?天的自然?
我认为,这是一个循环的圆,道效法的“本来的样子”,就是道生万物的万物本来的样子。
也就是说,道效法人,效法地,效法天……
我整理出上面的认识,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只能把它们写下来,等着日后找熊老师验证。
3,
两天后,那位大姐满面红光地赶到了玉弘轩。
“顾老板,顾老板!”大姐还没走进茶室的门,就开始兴冲冲地大喊。
熊老师和顾总相视一笑,装作没听见,继续跟我闲聊。
门被推开后,大姐看到我们都在,立刻喊了句师父好,然后握住了顾总的手,两眼放光,“这下好了,这贱货不赔我个两三万块钱,就等着坐牢吧!”
我的好奇心立刻被勾起来了!
我打量了一下大姐,没见她身上有明显的严重伤痕啊!
看她走路虎虎生风的样子,和刚才那爽朗的声音,更不像有内伤的样子,怎么就能让欺凌她三次都没事的恶邻,坐牢呢?
顾总笑吟吟地给大姐倒上茶水,“我那块玉,不贵吧?”
“不贵!不贵!”大姐哈哈大笑,“我现在都后悔了,早知道这么有用,我应该多给你两千块,让你多给我开点票的!”
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哪有买东西的,还嫌给的钱少的道理?
“大姐,能讲讲怎么回事吗?”我翘首相望。
“哈哈!”大姐开心地大笑,“小兄弟,顾总和熊老师,没跟你说吗?”
“你这事是顾总解决的,跟我没任何关系,我也并不知道顾总怎么帮你的。”熊老师笑吟吟地说道。
我后来才明白,熊老师是要把自己从这件事的因果中摘出来。
“熊老师也不知道啊?”大姐笑了,“顾老板,你这嘴巴真严实!”
“这事知道内情的人越少,对你越好。不过熊老师和浩然兄弟都不是外人,又不是本地人,你想说的话,可以跟他们讲讲。”顾总笑道。
“那我就讲了哈!这么绝的主意,不找人讲讲,我憋得慌!”大姐又一口喝光一杯茶水,就开始竹筒倒豆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我讲了个一清二楚。
从那之后,我对熊老师在尊重之外,又多了一层敬畏!
原来,我跟熊老师走后,顾总知晓大姐的遭遇后,给她出了个主意,“你在我店里买一个5000块钱的玉手镯,我给你开10000元的发票。咱们再写个协议,你这5000元是订金,7天内不想要了,可以无理由退货。”
“我一个卖衣服的,买那么贵的玉镯子干嘛?这玩意能辟邪?”大姐快言快语。
“不能辟邪,却能降妖除魔,专治这两个恶人。”顾总神秘兮兮地笑道。
“怎么治?”大姐赶紧追问。
“你买了,我才能告诉你。”顾总好整以暇。
“顾老板,你不地道啊!”大姐不高兴了。
“你买了,7天内不想要,我都可以给你退款,怎么不地道了?”顾总笑了,又给出了更大的诱惑,“你按照我说的做,7天之内,说不定你还能赚5000元呢!”
大姐想了想,顾总在圈子里信誉很好,不是那种出尔反尔的人,就咬咬牙,按照顾总说的,买了一只5000元的玉镯。
“他们夫妻两个,不是总欺负你吗?”顾总给大姐办好买卖手续后,讲出了方案,“我这几天都会派人到市场盯着,如果他们再动手打你,你不要还手,我的人就可以给你做人证。他们若是把你的玉镯打断了,或者推了你一把,你摔倒了,把玉镯摔坏了,他们就要赔偿你的损失。”
大姐的眼睛亮了。
“咱们是法制国家,法律有规定,任意损毁或者占用公私财物的,情节严重的,可以用寻衅滋事罪量刑,判刑5年以下。”顾总又补充的这句,彻底让大姐蹦了起来!
“真能让他们坐牢?”大姐咬牙切齿地说道。
“不要这么激动,做生意嘛,还是和气生财。他们真把你的玉镯弄坏了,你有买玉镯的10000元发票,足够他们坐牢的。但他们愿意赔你10000元的话,这教训就足够了,没必要赶尽杀绝。”顾总正告大姐。
但是,大姐被那对夫妻欺辱了多次,仇恨的种子早已经长成大树,哪里能听进去顾总的劝?
大姐回到市场后,故意用眼神挑衅那对夫妻,那对夫妻占惯了便宜,又想拿离异单身的大姐杀鸡儆猴,树立自己在市场的霸权,所以又把大姐推倒在地,一顿拳打脚踢。
那只玉镯子,当然裂了。
顺其自然,顺其自然,顾总和熊老师顺着那对夫妻和大姐之间矛盾的“自然”,给了大姐一个极易碎裂的昂贵的玉镯子,就让那对夫妻钻进了死胡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按照法律规定,那对夫妻多次与大姐发生冲突,他们不但要赔偿大姐的玉镯子,而且这玉镯子的价格超过了2000元,大姐坚持起诉的话,那对夫妻至少有一个要坐牢!
不想坐牢,就必须和解。
想要谋求和解,主动权就全在大姐手里了,精神补偿费之类的,大姐说多少,他们不想坐牢的话,就不敢怎么还价!
这也是大姐进门时候敢笃定说“(他们)不赔我两三万块钱,就等着坐牢吧”的原因!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我心灵震动,这四个字在我脑海翻来覆去,让我感觉到屋内有个神秘的独立空间,形成了一个风暴眼,一个漩涡中心。
我呆呆地看向熊老师,心里又敬又怕,“熊老师真的不知道顾总的这个办法吗?”
“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我脑海浮现一连串的词汇,但这是我第一次彻悟它们的含义和力量!
熊老师的面孔渐渐模糊,虽然还在我眼中,但却又像在千里之外。
“浩然,怎么了?”熊老师温和的声音,徐徐响起,把我思绪拉回了那间茶室。
我看了看兴冲冲的大姐和骄傲的顾总,欲言又止,“没事。”
“他们也是做小生意的,你让他们赔两三万,等于要他们命了,只怕会适得其反。”熊老师对大姐说道,“给他们教训不够,他们还会欺辱你;给他们教训太狠,那就是结下死仇,你早晚会被他们报复。你有10000元的发票,再多要他们两三千块钱,就是合理的,既能达到教训他们的目的,又不至于把仇恨拉得太深。”
“那太便宜他们了!”大姐立刻反对。
熊老师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很严肃地质问大姐,“你想要去招灾祸吗?”
大姐被镇住了,她看向顾总,发现顾总也跟着熊老师一样,突然变得很严肃了。
“嗨嗨,我听熊老师的!”大姐赶紧改口。
送走大姐之后,熊老师又恢复了微笑,“浩然,你刚才想说什么?”
“这不合乎道。”我脱口而出。
“你说的道,是儒家的道,是仁义道德的范畴。道家的道,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但这个善人不是指善良的人,而是指善于遵循天道的人,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人。当然遵循的前提,是能够洞察这个规律或者趋势。”熊老师笑道。
“您说什么?‘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善人,不是指善良的人?”我再次震惊了。
“《道德经》中还有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说的不仁,不是道德意义上的不仁,而是指天地运行有自己的属性和规律,不会因为尧舜的仁义而对他们格外赐福,也不会因为桀纣的残暴不仁而对他们额外降祸;不管是尧舜,还是桀纣,他们遵循天地运行的规律,对天地而言,就是善于利用道的人(善人),就会得到便利。”熊老师继续深入解读天道,“《道德经》中的善人,与这个不仁一样,都不是道德意义上的仁和善,也不是情感意义上的善。”
我有点惭愧。
我读过大学,看过《道德经》,其实是不求甚解。
“我从儒家、法家、道家三个维度,跟你分析这件事的应对之道。”熊老师循循善诱,“这刘老板是离异的单身女性,娘家应该也没什么依靠,所以才会被反复欺凌,但她很要强,绝不服输,敢于斗争,这就是身弱心强的人。欺凌她的人,表面上很强横,实际上内心很软弱,因为真正的强大是给予,而非掠夺;是守护,而非破坏。”
“站在儒家的角度,仁者爱人,就要守护弱者,为这刘老板讨回公道,又要教育欺凌刘老板的人,让他们懂得仁义礼智信。这就好比父母,两个孩子打架了,手心手背都是肉,既要阻止他们争斗,又要教育他们成长,还不能对他们太严酷。”
我点点头,“儒家讲‘爱民如子’,推己及人,确实想给天下人都提供个美好的出路。”
熊老师笑道,“但这太理想化了,所以往往事与愿违,讲仁义道德的真君子有限,讲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无数。”
“熊老师这句话经典!”顾三石赞叹道。
熊老师继续分析,“站在法家的角度,只有是非对错的标准之分,刘老板被打了,她还手了就算互殴,身上的伤势不够重,财物损失不够大,要么都不拘留,要么都拘留。至于谁先骂人的,谁先动手的,谁强谁弱,谁有理谁没理,在没有对刘老板造成重大的死伤风险的前提下,几乎都不考虑。”
“那被人骂了,被人打了,只能不还手,然后报警?长此以往,中国人还有血性吗?”顾三石提出了质疑。
“如果人们被骂了,被打了,都直接报警,咱们中国十几亿人,骂人打架的事太多了,警察同志们能忙得过来吗?”我补充了新的疑问。
“所以说,法家太机械化,缺少人情味。历史上用法家思想治国而有大成就的,是商鞅,他把秦国人变成了耕战机器,剪除了社会杂音,激发了秦国的整体战力,最终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一统天下。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继续用法家的驭民思想治理百姓,就遭到天下世族和儒家读书人的抵制,被法家思想反噬,二世而亡。”熊老师笑着喝了杯水,继续讲下去。
“站在道家的角度,人与人发生矛盾,是正常现象,无需烦恼,无需评议,也无需干涉,顺其自然就好了。”熊老师说道,“刘老板与那对夫妻斗的时间久了,自然会形成新的秩序,新的平衡。”
“在无序的斗争中,能诞生新的秩序?”我想起了道生于无的论断。
一直斗下去,刘老板一直不服输,会变成什么样?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或者更狠,“既然他们不让我活,我就跟他们拼命”,他们就会在欺负刘老板的时候,掂量掂量后果,值不值得他们冒险。
或者更智慧,想到用计谋取胜的手段,比如那块玉镯子?
这确实是让刘老板变得更强的机缘。
如果刘老板服输了呢?
被市场的邻居压着打,这生意肯定干不了,那就要关门了。
关门去别的市场,再遇到这样的邻居呢?还躲着,继续关门?
她有多少本钱,让她不断地开店、关店?
这是一条死路,除非刘老板不再想着创业,去打工。
我把自己的思考讲了出来,顾三石笑了,“兄弟,刘老板躲开这个市场,也未必会永远躲下去。韩信受胯下之辱,躲开了杀猪的屠夫,逃离了那个小镇,但他最后成了天下兵马大元帅。我当年在村子里,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家里人经常跟村里人打得头破血流,我觉得不值得,所以离开了那个村子,后来遇到师父,他给我方向,给我人脉,我才慢慢有了今天,也把父母从那个村子接出来了。”
“你能有今天,主要靠你自己的悟性,尤其是道法自然这四个字,你悟到骨子里了,带到生意中了。”熊老师笑道。
“顾总,你是怎么把道法自然用到玉石生意中的?”我想学到更多。
顾三石看了熊老师一眼。
“跟他讲讲吧,帮我带带这孩子。”熊老师笑道。
顾三石点点头,“就说这5000元的玉镯吧,两成进货价2000元,六成进货价600元,两成进货价300元。遇到懂行的,他自己会挑选,就不会买亏。遇到不懂行的,总是喜欢讨价还价,我报价5000元,他想还到500元,你怎么办?只能抬到800元,把进货价300元到600元的给他。”
“刘老板这个情况特殊,反正是要碎的,我就把进货价300元的给她了。”顾三石给我交了实底。
我瞠目结舌。
300元的镯子,卖了5000元,还让买家至少赚了5000元?
刘大姐讲完自己被反复欺凌的情况后,熊老师和顾三石已经看清了这件事发展的态势,也就是“自然”:
那对夫妻还会欺负刘大姐,所以顾三石让刘大姐买一个容易撞碎的玉镯子,还给她开好了10000元的发票——这张发票也非常关键,它是证明这玉镯价值的最强凭证。
顾三石借助这个矛盾,这个自然,谈笑之间,赚了4700元!那还是2006年的4700元!
更绝的是,买主还对他感激涕零!
“熊老师,您和顾总算是道家吗?”我问。
“我不是道家,也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所有的知识 ,都是工具,做好自己的事,活好自己的人,才是目的。”熊老师说道,“不能本末倒置。”
超然。
熊老师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超然”二字。
在刘大姐的案例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中的善人,就是顾三石,还有熊老师,他们是善于利用“自然”的人,是最大的获利者,但这确实与善良无关,甚至与善良相悖。
而由这个玉镯子引发的一系列传奇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这成了我坚持研究周易十多年的最初源动力。
篇幅有限,更多精彩,请移步番茄小说网,搜索《流云参命》,或者“看破烦恼悦青云”。
来源:看破烦恼悦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