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么,中国专家面对相同的临床难题,会有怎样的东方智慧?在医保政策、药物可及性、人种差异的多重变量下,“中国方案”或将带来意想不到的破局之道。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徐卫教授,一起来看本土智慧如何为全球CLL诊疗注入新灵感!
环球医声
当国际专家的「解题宝典」撞上中国专家的「临床智慧」....
近日,国际专家针对BTK抑制剂耐药、MRD监测等临床“灵魂拷问”展开了讨论:耐药像打不死的小强?BTK抑制剂玩起「你退我进」的游击战?更有抗凝药和BTK抑制剂的「血色浪漫」让你捏把冷汗!
那么,中国专家面对相同的临床难题,会有怎样的东方智慧?在医保政策、药物可及性、人种差异的多重变量下,“中国方案”或将带来意想不到的破局之道。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徐卫教授,一起来看本土智慧如何为全球CLL诊疗注入新灵感!
PART.1
一名76岁的CLL患者接受了维奈克拉+奥妥珠单抗一线治疗,3年后接受了阿可替尼治疗并出现疾病进展,您将如何治疗该患者?该患者检测未发现del(17p)或TP53突变,但存在BTK C481S突变。
国际视角
Brian T. Hill医学博士:这种突变常见于对共价BTK抑制剂耐药的患者。从一种共价BTK抑制剂转换到另一种可能不会有效,因为所有共价BTK抑制剂均靶向BTK蛋白的半胱氨酸481(C481)残基。匹妥布替尼作为一种非共价BTK抑制剂,其临床试验数据表明该药物可有效治疗携带BTK C481突变的CLL患者。美国FDA已加速批准匹妥布替尼用于既往接受过≥2线治疗(包括BTK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的CLL/SLL成人患者。
Danielle M. Brander医学博士:基于维奈克拉的再治疗方案理论上可能是该患者的一种选择。然而,携带BTK C481突变的CLL患者常迅速进展,因此难以重新转为维奈克拉治疗。匹妥布替尼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帮助。
中国智慧
徐卫教授
该患者属于对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和共价结合的BTK抑制剂阿可替尼双耐药(双暴露)的情况。对于此类双耐药患者,有以下几种治疗选择:首先,匹妥布替尼已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BTK C481S突变患者的有效性,且已获批上市,可作为治疗选择之一。此外,BTK降解剂(如Bgb-16673、Nx-5948)目前正在临床研究中,为潜在的治疗选择。若患者符合条件,可考虑参与相关临床试验。同时,双特异性抗体如格菲妥单抗(CD20/CD3双抗)已在国内获批,尽管其在CLL中的研究数据有限,但其同类药物(如epcoritamab)在BTK抑制剂及BCL-2抑制剂耐药患者中显示出疗效,因此也可作为备选方案。最后,CAR-T细胞疗法联合BTK抑制剂可能产生协同作用,同样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PART.2
匹妥布替尼治疗进展后是否有可能重启共价BTK抑制剂,尤其是在无BTK C481突变的情况下?
国际视角
Sameer A. Parikh医学博士:我认为目前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此策略。
Brian T. Hill医学博士:临床经验提示,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清除耐药克隆,可能恢复对共价BTK抑制剂的敏感性。
Danielle M. Brander医学博士:若无临床试验入组机会,则可以考虑采用这一策略,特别是在改用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后达到深度缓解。
中国智慧
徐卫教授
目前尚无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在匹妥布替尼(非共价BTK抑制剂)耐药后重新使用共价BTK抑制剂的有效性。但鉴于非共价BTK抑制剂与共价BTK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存在差异,我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可以考虑尝试重新启用共价BTK抑制剂进行治疗。
PART.3
在一线治疗中,是否有患者在推荐的12个月之后需要继续使用维奈克拉?
国际视角
Sameer A. Parikh医学博士:是的。我通常按照推荐一线使用维奈克拉12个月,但在极少数携带TP53异常的CLL患者中会考虑延长治疗。这类患者接受维奈克拉+奥妥珠单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约为4年,差于无TP53异常的患者。探索前瞻性数据是有必要的,特别是这涉及到验证MRD检测在延长治疗中的价值。
Danielle M. Brander医学博士:对于TP53异常患者,我倾向选择BTK靶向治疗。虽然使用维奈克拉常能达到uMRD,但需要注意的是,基于MRD状态选择治疗方案还不是标准治疗,尤其是对于一般风险的CLL患者。
中国智慧
徐卫教授
在CLL的一线治疗中,维奈克拉的推荐使用时间通常为12个月,对于复发/难治性患者,根据MURANO研究的结果,建议延长至24个月。CLL14研究显示,TP53异常(包括突变或缺失)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低于无异常患者,因此,这部分患者需要更长的维奈克拉治疗周期。对于TP53异常患者,维奈克拉的停药应依据MRD状态进行指导。当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且连续两次、每次间隔6个月的检测结果均为MRD阴性时,可以考虑停止维奈克拉治疗。
PART.4
在复发/难治性CLL患者中,是否使用MRD来指导治疗决策?
国际视角
Sameer A. Parikh医学博士:目前MRD尚不能帮助指导治疗持续时间或强度,但目前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有助于阐明MRD是否可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我主要使用MRD作为预后工具。在治疗结束时,通过流式细胞术或二代测序评估MRD,有助于与患者讨论对治疗的预期以及缓解持续时间。
Brian T. Hill医学博士:同意。在维奈克拉+奥妥珠单抗治疗结束后,uMRD可能具有一定的预后价值,但目前并不影响治疗决策。然而,如果考虑维奈克拉再次治疗,一线维奈克拉+奥妥珠单抗治疗后的MRD状态或具参考意义。
中国智慧
徐卫教授
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在复发/难治性CLL患者中,基于MRD指导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生存获益。但现有研究已证实,治疗后达到MRD阴性的患者,其PFS显著延长,表明MRD状态具有重要的预后价值。MRD要作为治疗决策的指导依据,仍需更多临床研究数据的支持,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正在进行,我们期待这些研究能够为MRD指导治疗提供更明确的证据。
PART.5
如何平衡口服抗凝药与BTK抑制剂的安全性?
国际视角
Sameer A. Parikh医学博士:我可能会先降低BTK抑制剂的剂量,以确保患者能够同时耐受两种药物,待耐受后逐步调整。例如在有出血风险的患者中,泽布替尼的剂量可降低至每日2次,每次80 mg。避免联用华法林,同时警惕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的出血风险。
中国智慧
徐卫教授
BTK抑制剂在初始服用阶段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出血症状,如皮肤和黏膜出血。针对这种情况,对于具有较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在有其他治疗选择时应避免使用BTK抑制剂进行治疗。然而,如果患者确实需要接受BTK抑制剂治疗,则需谨慎处理。当患者必须同时服用口服抗凝药物时,建议首先降低BTK抑制剂的剂量。待患者对BTK抑制剂耐受一段时间后,再逐步调整剂量至常规水平。此外,在联合用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将BTK抑制剂与华法林合用;推荐与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联用。同时,还需注意避免抗凝药与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联合使用,这种组合会显著增加出血风险。
徐卫 教授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血液科主任、血液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副主委,淋巴瘤学组组长
中国初保会血液淋巴瘤专委会主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委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专委会常委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会副主委
江苏省医师协会血液病医师分会副会长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协会淋巴瘤专委会主委
江苏省抗淋巴瘤联盟主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南京市血液学会主委
https://clinicaloptions.com/activities/oncology/optimal-treatment-of-cll/33294-73270/content编辑:Moly,Baa
审核:徐卫教授
排版:Baa
执行:Baa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