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对伪科学小视频的批驳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0 01:33 2

摘要:2023年底,微信圈里出现了好几个鼓吹多吃盐有好处的小视频,播主都标榜“国家级……师”,还有什么“北欧营养导师”之类。

2023年底,微信圈里出现了好几个鼓吹多吃盐有好处的小视频,播主都标榜“国家级……师”,还有什么“北欧营养导师”之类。

这种视频,仅看他们的“头衔”,我就知道是骗子。如果打开视频,我只需听几句,用不了半分钟,就知道是在胡说八道。这几个视频的转发量都达到了10万+,在亲戚朋友圈里也有不少转发,其中,有个朋友专门问我:视频说的有道理吗?这种胡说八道的东西,都是为了流量的信口胡诌,根本不在乎逻辑与常识,对其中的谬误一一批驳,是很费劲的。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但是因为有朋友要求,还有亲戚的疑问,我就认真听了一下那位“国家级体重管理师”的视频,并一一做了点评。我也把这个视频发到我的视频号上,为了不误导观众,加了一个标题——“胡说八道的视频”。

1.“老祖宗的智慧……,咸菜文化……”

◇居然还有“咸菜文化”?咸菜不过是贫穷时代的无奈选择。

小时候我家天天吃咸菜,那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而是因为那时候(尤其冬春季节)吃不到新鲜蔬菜,更不要说肉蛋奶等其它副食品。

如果说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贫穷还差不多。

谈科学的时候不要谈文化,文化的归文化,科学的归科学,混为一谈,要么是自己糊涂,要么是为了骗人。萨满跳大神,也是文化,但如果说跳大神可以治病,你信吗?

2.“祖先们吃的好好的,现在餐桌上越来越少了,这不合理……”

◇祖先们平均寿命不超过35岁,老祖宗们吃的东西不代表合理。

如果老祖宗比现代人智慧,现在那么多大学、科研机构还搞(食品)科研干什么?

现在餐桌上没有了咸菜,是因为有了更新鲜、更有营养的食品,人们不吃咸菜了,是一种进步。

3.“如果你担心亚硝酸盐的问题,请你用海盐来腌制”

◇“海盐”是什么盐?有非海盐吗?所有的盐,包括现在所谓青藏岩盐、巴基斯坦玫瑰盐之类,大都来自大海,有些是古海洋的沉积。只有少量来自陆地盐湖。

学过初中化学的都知道,我们吃的盐,其化学成分都是氯化钠,溶入到水里都是钠离子和氯离子,无论什么盐都一样。商家起不同的名字,不过就是为了蒙人多卖点钱而已。

4.“如果担心吃盐太多,可以在腌制好后再食用,只需放置21天钠就会降低”

◇①咸菜不都是腌好再吃吗?说这话,好像没腌好的咸菜里盐更多似的。

②另外,放置21天后钠就会降低?氯化钠去哪里了,蒸发了?

不知道这位“国家级健康管理师”是否学过化学,还是她就是在糊弄傻子?

5.“咸菜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益生菌,益生菌……”

◇①咸菜腌制和食品发酵,是两种食品加工工艺。咸菜和发酵品,也是两种不同的食物。腌制咸菜的时候如果产生了霉菌,是危险的。

②益生菌有益,也应该吃发酵食品(酸奶、腐乳之类),通过咸菜来获得益生菌,就是扯蛋。所以,她后面巴拉巴拉关于益生菌的好处,其实与咸菜毫无关系。

另外,食物发酵,如果工艺控制不好,也极容易产生毒素。比如,东北过去经常发生酸汤子中毒事件。

所以,个人最好不要自制发酵食品(葡萄酒、酸奶之类)。

瞧瞧,分析批驳一个扯蛋的视频,就费这么多文字。而且,很多朋友未必有耐心看完,看完了能否明白,也不好说。

有一次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打手机和脑肿瘤有关系吗?》,一个朋友看了,回复说:“不太懂,你就说到底有没有害!”

我说一件事好还是不好、对还是不对、真还是假,总想把讲原理讲清楚。但是,对很多人来讲,原理是听不懂的,人们只想要结果。

谣言简单明确,但不解释过程;而科学要辟谣,就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造谣胡说八道,张口就来;用逻辑推理去辟谣,却累够呛。

对于大众,前者(谣言)的断言一听就懂,后者(科普)的逻辑往往听得一头雾水。

谣言视频可以轻松10万+,能把这个千字文看完的人,没几个。

这正是科普的无奈。

来源:科学微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