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盘点!国内自动驾驶头部较量,华为、Momenta 齐驱第一梯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18 19:14 4

摘要:Deepseek出来,改变了AI科技圈,腾讯、阿里、百度纷纷接入。有人评价这些公司:厨房里一通忙活,最后点了外卖。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从来都是硬道理。

Deepseek出来,改变了AI科技圈,腾讯、阿里、百度纷纷接入。有人评价这些公司:厨房里一通忙活,最后点了外卖。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从来都是硬道理。

看看国内的自动驾驶发展进程,也有同样的现象。提及智能驾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车企们,比如小鹏、理想、蔚来、特斯拉,确实,这些企业都是智驾的自研强者,但是还有不少企业如华为、Momenta等是作为第三方供应商,作为智驾第一梯队支撑着中国自动驾驶的发展。对于很多车企来说,与其花费大力气自研,倒不如直接整合资源更快更稳妥。

来看看亲自下厨派,全栈自研车企能端出“私房菜”。

这里的‌代表企业包括了小鹏、理想、蔚来等。这些企业从算法到硬件深度定制,追求技术控制权和差异化体验,但需承担高昂研发成本和周期风险。

他们的优势,在于‌技术迭代快‌,比如小鹏XNGP融合感知大模型与云端算力,2025年算力计划提升至10EFlops‌;同时‌数据是闭环的‌,自研车企可直接获取用户驾驶数据优化算法,形成护城河(如理想AD MAX系统通过300万用户里程训练“类人驾驶”模型)‌。

但是这种模式的‌劣势也很明显‌,就是‌成本高企‌。小鹏智驾年研发投入超30亿元,硬件成本曾达2万元/车,需高端车型分摊‌;另外就是‌周期风险‌,像理想AD MAX从立项到量产耗时4年,错失了早期市场红利。

华为是其中比较特殊的存在,它既有亲自下厨的方式,比如尊界、智界等,又可以为很多车企提供第三方智驾支持。所以在这里我们就要提到车企中的“点外卖派”,需要第三方供应商的支持。

国内智驾公司的第一梯队中,同样不能缺少了华为,同处前列的还有Momenta。很多人对Momenta不太熟悉,但是只要记住这个就够了:它是国内首个基于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智能驾驶供应商。

‌外卖派的可以用标准化方案快速赋能车企,降低智驾功能上车门槛,保证车企快速发展。

因此它的‌优势就很明显了‌,首先是可以‌普及‌,比如大疆成行平台硬件成本控制在5000元内,适配10万元级主流车型‌;而Momenta的NOA方案则通过数据共享降低开发成本,助力比亚迪天神之眼A/B版本快速量产‌;此外的优势就是‌快速‌,比如百度ANP 3.0纯视觉方案仅需10TOPS算力,车企6个月即可完成适配‌。

点外卖也不是没有‌劣势‌,首先就是‌技术同质化‌,另外就是‌数据主权的外流‌。但这是车企和华为、Momenta等智驾公司的博弈,与车主的关系就没有那么密切了。反倒是智驾公司的专业赋能,让车企能得到更快发展,尤其是在技术迭代和发展路径方面,智驾公司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比如目前风头最劲的端到端,国内华为、Momenta都已量产上车了端到端大模型。华为ADS 3.0系统实现了无图NOA全国覆盖,通过感知GOD大网与规控PDP技术提升复杂路况适应能力。在用户体验方面,华为也做得很不错,问界M9等车型实现全程零接管驾驶,支路汇入主路的决策流畅性被车主和业内车评人高度认可。‌

而Momenta走的是另一个路线,作为国内首个基于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智能驾驶供应商,将感知与规划整合到同一个大模型中,这使得其智能驾驶系统在应对复杂驾驶场景时能够发挥出极大的优势。凭借技术优势,它的合作车企涵盖了全球销量前十的主机厂中的近7成,如比亚迪、上汽智己、广汽、广汽丰田、奇瑞等。

总结:

自动驾驶的江湖一直就是两派构成,自研和第三方。作为占据更多品牌和车型的背后支撑,华为和Momenta无疑是撑起了自动驾驶的半壁江山,成为智驾的第一梯队。

‌智驾全栈自研就‌像主厨,追求自家的更好体验但客群有限;一个好手艺的外卖大厨,比自己做菜不知道要省心多少。供应商方案,解决的不仅是“从无到有”的生存问题,比如广汽丰田铂智3X以15万元搭载Momenta的高阶智驾,实现弯道超车,智驾供应商还能解决“吃得更好”的问题,‌比如比亚迪用自研硬件拉低成本,用Momenta补齐算法短板的模式,也可以成为多数车企的过渡选择‌。

智驾比拼,谁能让更多人感受自动驾驶的魅力,目前看也就是智驾第一梯队的华为、Momenta可以做到。而在2025年“智驾平权”浪潮下,最终答案或将揭晓‌。

来源:速达汽车外观定制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