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3月20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春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分不仅代表春天走过了一半,同时也意味着阳气渐盛,昼长夜短的趋势开始明显,万物进入快速生长的阶段。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3月20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春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分不仅代表春天走过了一半,同时也意味着阳气渐盛,昼长夜短的趋势开始明显,万物进入快速生长的阶段。
让我们跟随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程振荣,将“春分”二字以篆刻艺术的形式呈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枚“春分”印章以小篆流派风格入印。“春”字笔画繁多,“分”字笔画较简,二者一疏一密,相互映衬,布局巧妙,既彰显变化,又保持整体和谐。
印石材质选用狮钮寿山石,其质地温润、色彩明艳,为印章增添了独特的艺术美感和观赏价值。
这方印章的边款以楷书单刀法刻上了北宋苏轼《癸丑春分后雪》的诗句:“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一起欣赏成品↓
节气小课堂
春分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确立于春秋时期,并在秦汉时期随着二十四节气体系的完善而正式固定。春分节气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人们往往踏青赏春、举行春祭、放风筝等,以迎接万物复苏的美好时光。此外,民间还有“吃春菜”“立蛋”等传统习俗,寓意祈福纳祥。
春分节气期间,人体需要顺应阴阳平衡的变化,讲究“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饮食方面应以清淡、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为主,以补充冬季消耗的营养。随着气温回升、湿度增加,病菌易于滋生和传播,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以维护健康。
我们常说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实,古人的业余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好玩的东西也比我们想象的多。在闲暇之时,他们除了吟诗作对、曲水流觞,也有许多体育运动供消遣。
蹴鞠
蹴鞠是古人在春季喜欢的运动项目。蹴鞠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宋、元、明等朝代,“蹴”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蹴鞠曾是中国古代妇孺老少都喜爱的体育运动,这一点在很多古诗中都有所展现。陆游《晚春感事》:“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寒食城东即事》,也描绘了人们在清明节纷纷走出户外,踢球、荡秋千的情景:“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
来源:今曰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