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安新区:“共富工坊”激活经济发展新动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0 13:22 5

摘要:“村集体打造了‘竹叶布依’共富工坊,绣娘负责制作苗绣服饰,完成后企业负责出单,销往全国各地,我们每年能增收5万元以上。”贵州省贵安新区平寨村“共富工坊”绣娘涂应叶说。

“村集体打造了‘竹叶布依’共富工坊,绣娘负责制作苗绣服饰,完成后企业负责出单,销往全国各地,我们每年能增收5万元以上。”贵州省贵安新区平寨村“共富工坊”绣娘涂应叶说。

为解决发展资源不足、家门口就业难等问题,近年来,贵安新区坚持党建引领、机制赋能、资源助力,积极探索“共富工坊”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目前,打造种植业、手工业等类型“共富工坊”88家,吸纳农村低收入群体等1000余人就业。

贵安新区充分发挥党建带群建作用,与共青团、妇联、工会、残联等建立“党建联盟”,健全资源共享、力量协同机制,吸纳农村残障人士、低收入、照顾家庭等群体共建“共富工坊”。强化“头雁”引领,举办“共富工坊”基础培训、外出观摩等活动,推动农村支书换思想提能力;通过“村企党建联建”,引入“乡村CEO”、职业经理人,入股管理村集体“共富工坊”,带动提升村“两委”运管能力。

与此同时,新区建立激励担当作为机制,给予优秀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并打通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优出通道。目前,选拔调任1名担任乡镇领导班子副职,推动3名人员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将基本报酬发放比例提高到75%,有效激发农村党组织动力。

为确保“共富工坊”持续发展,贵安新区完善了“一村一策”机制,实施“强企助乡村”行动,辖区84个村与32家优强企业结对,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共富工坊”模式,开展农旅融合、土地流转、产业转型合作。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及市场支持,村集体提供闲置资产作为生产场地,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原料供给,农户以劳动力及技术入股,有效盘活农村土地、山林、人力等资源,企业、集体、农户形成利益联结并按比获益。鼓励跨村联建、多户抱团扩大规模,“共富工坊”带动新增农业经营主体531家、农业龙头企业5家、种养大户715户,“贵安红茶”“林卡辣椒”“龙宝大米”等品牌声名鹊起。

贵安新区发挥业务部门、大学城11所高校、职教城16所院校资源优势,共建“1个部门、1所高校、1名县级领导+1个共富工坊”的“1+3”帮扶机制,提供政策支持、人才指导、资金帮扶。27所高校整合专家团队、人才资源优势,对村级“共富工坊”进行“组团式”指导120余次,推动大学生助农直播、公益实践5000余人次。目前,“共富工坊”总收入达4000万元,农户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来源:中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