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为二,昼夜平分、寒暑平衡。另外,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传统上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 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的分意思是一半,是一分为二,昼夜平分、寒暑平衡。另外,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传统上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 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据元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喇殃悼拘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立弃均而寒暑平。"农历书:"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两极除外),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天气特点
春分这天,全球昼夜几乎相等,各为 12 小时,呈现出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的现象 。此后,太阳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白昼开始长于黑夜,且白昼时长不断增加,黑夜时长不断缩短 。
除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 45° 以北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上升到 0℃以上 。其中,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升温迅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至 10℃以上;华南北部多为 13℃至 15℃,华南南部为 15℃至 16℃ ;高原大部分地区雪融冰消,平均气温约 5℃至 10℃ ;南方部分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 18℃至 20℃左右 。不过,尽管整体气温呈上升趋势,但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也较为明显 。
春分时节,中国南方地区雨水相对增多,湿度增加,部分地区逐渐进入 “前汛期”,开始有春雨洒落,有 “春雨贵如油” 的说法 。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此时降水量依旧稀少,蒸发量却明显增多,容易出现 “十年九春旱” 的情况 。
土壤解冻后,农民们开始进行春耕,将土地翻耕松软,为播种做好准备。像玉米、棉花等作物会在此时适时播种。东北地区则由于气温回升稍慢,主要进行耙地保墒等工作,以保持土壤水分,为后续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春分后,天气愈加多变。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频繁 。从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导致北方地区多出现大风和扬沙天气 。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部分地区甚至会出现连续阴雨和 “倒春寒” 天气 。而南方在暖湿气流影响下,下雨时常常伴随着电闪雷鸣 。
传统习俗
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 。这一习俗由来已久,相传起源于 4000 年前的中国 。在春分这天,世界各地有众多人参与 “竖蛋” 试验。人们挑选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小心翼翼地尝试在桌上将其竖立起来 。过去,人们觉得鸡蛋与春天万物生长繁衍相关,且春分时昼夜平分,较易找到平衡点把鸡蛋立起 。从科学角度来看,此时地球地轴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同时春分时节不冷不热,人的身心状态良好,动作较为敏捷,增加了竖蛋成功的几率 。如今,很多地方会举办竖蛋比赛,使其成为春分时节的趣味活动 。
吃春菜
昔日四邑地区有 “春分吃春菜” 的习俗 。“春菜” 通常指野苋菜,也叫 “春碧蒿” 。春分当日,全村人都会去田野采摘春菜,其多为嫩绿细长,约巴掌长短 。采回的春菜常与鱼片一起 “滚汤”,称为 “春汤” 。有顺口溜说:“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人们借此祈求家宅安宁、身强体健 。发展至今,春菜的范畴更为广泛,像荠菜、芦笋、香椿、春笋等应季蔬菜,都成为人们在春分品尝春日鲜味的选择,将春天的鲜嫩吃进肚里 。
送春牛
春分之际,会有挨家送春牛图的现象 。春牛图是用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以及农夫耕田图样 。送图者多为民间能言善唱之人,他们主要讲述春耕和吉祥且不违农时的话语,每到一户便根据当时场景即兴发挥,说得主人高兴后获得赏钱 。这种活动俗称 “说春”,送图人被称作 “春官” 。送春牛图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愿 。
粘雀子嘴
春分这天,农民依习俗放假,家家会吃汤圆,且会煮十几个或二三十个不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放置在室外田边地坎,名为粘雀子嘴,目的是防止雀子破坏庄稼 。此习俗体现了人们保护农作物,期盼丰收的美好愿望 。
犒劳耕牛、祭祀百鸟
在江南地区,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 。春分一到,耕牛开始一年的辛勤劳作,人们用糯米团喂耕牛,以此表达对耕牛的犒赏 。祭祀百鸟,一方面是感谢鸟类提醒农时,另一方面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祈祷来年丰收 。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生物的感恩与敬畏,以及对农业生产顺利的期盼 。
健康贴士
规律作息
春分昼夜平分,此时应遵循自然规律,早睡早起。晚上尽量在 11 点前入睡,早上 7 点左右起床,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阴阳平衡的调节。中午适当小憩 30 分钟至 1 小时,能缓解疲劳,提升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使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注意保暖
虽然春分后气温逐渐回升,但天气多变,早晚温差仍较大。此时不要急于减衣,要遵循 “春捂” 原则,适当增添衣物,重点保暖腹部、脚部等部位,以防受寒感冒。不过,“春捂” 也需适度,当气温持续升高,可逐步减少衣物,避免捂出内热。
饮食均衡
春分养生讲究阴阳平衡,饮食上需注重荤素搭配、五味调和。此时可多吃时令蔬果,如菠菜、韭菜、春笋、豆芽等,这些蔬菜富含维生素与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提升身体代谢。同时,适当食用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为身体补充能量。忌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身体负担。像韭菜炒鸡蛋这道传统菜肴,韭菜性温,能助阳,鸡蛋滋阴,二者搭配,符合春分阴阳调和的养生理念。
春笋炒虾仁
食材准备:春笋 200 克、虾仁 150 克、胡萝卜少许、姜蒜适量、料酒、生抽、盐、淀粉、食用油。
制作步骤:春笋去皮洗净切成小段,焯水备用;虾仁洗净,用料酒、盐、淀粉腌制 15 分钟;胡萝卜去皮切丝,姜蒜切末;锅中倒油,油热后放入姜蒜末爆香,加入虾仁翻炒至变色盛出;锅中再倒少许油,放入春笋段和胡萝卜丝翻炒一会儿,倒入炒过的虾仁,加适量生抽、盐继续翻炒均匀即可。
功效:春笋清热化痰、利膈爽胃,虾仁富含优质蛋白质,这道菜营养均衡,符合春分养生需求。
枸杞猪肝汤
食材准备:猪肝 150 克、枸杞 10 克、菠菜 50 克、姜适量、料酒、盐、淀粉、食用油。
制作步骤:猪肝洗净切片,用料酒、盐、淀粉腌制 15 分钟;菠菜洗净切段,姜切丝;锅中倒油,油热后放入姜丝爆香,加入适量清水烧开;放入腌制好的猪肝片,煮至变色;加入枸杞和菠菜段,煮 1 - 2 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枸杞养肝明目,猪肝富含铁等营养成分,对春季养肝有一定帮助。
情志舒畅
中医认为,春季与肝脏相应,春分时节更要注重情志的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以防肝气郁结。可通过与朋友聚会、听音乐、赏花等方式放松心情,疏解压力。多参加社交活动,与他人交流互动,能让身心愉悦,使肝气顺畅,促进身体的整体健康。
编辑:兔小姐
来源:自贸港事实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