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发病快等特点。儿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后常表现为高热、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一、研究背景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发病快等特点。儿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后常表现为高热、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胆木浸膏糖浆是一种中药制剂,临床研究表明其对儿童流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胆木浸膏糖浆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靶标蛋白相互作用、靶点功能通路等多层次生物信息网络,为胆木浸膏糖浆用于防治流感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1. 网络药理学分析
研究通过文献查找胆木浸膏糖浆的活性成分,并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平台预测这些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同时,通过GeneCard数据库获取流感相关基因,并利用Venny图分析,筛选出胆木浸膏糖浆与流感的共有靶点。最终构建了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并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2. 分子对接验证
研究选取胆木浸膏糖浆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与流感病毒的关键靶点(如神经氨酸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其结合活性。
三、研究结果
1. 活性成分与靶点筛选 研究共筛选出胆木浸膏糖浆的活性成分28个,预测作用靶点544个,流感相关基因2574个,最终确定治疗流感的关键靶点189个。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筛选出54个核心靶点,包括AKT1、STAT3、MAPK8、EGFR等。
2.抗流感作用机制
①抗病毒机制:胆木浸膏糖浆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②抗炎机制:其作用靶点涉及炎症反应通路,如肿瘤坏死因子通路、Th17通路等,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流感引起的炎症反应。
③细胞凋亡调节:胆木浸膏糖浆通过调节凋亡相关通路,如AKT1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凋亡,从而保护机体细胞。
3. 通路富集分析
基因本体(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胆木浸膏糖浆的作用机制与病毒感染通路、凋亡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
四、研究结论
胆木浸膏糖浆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调节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相关通路,发挥抗流感作用。这一研究为胆木浸膏糖浆在流感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开发提供了科学支持。
参考文献:
【1】徐文涛,王雪峰,张秀英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胆木浸膏糖浆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机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2,14(5):408-412.
来源:森祺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