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徐头离开乡政府大院前,心怀不舍最后转了一圈。自己住了8年的锅炉房,一如自己刚到来的时候,墙面不灰不白,看不出喜悲;大院的铁艺围墙,依然锈迹斑斑,躲在喧嚣难以触及的角落里与杂草为伍,这8年时光好像在它身上也没留下太多印记;大门上春节时贴上的春联“药是良品出三山
■ 左智强
老徐头的不完美脱贫路
老徐头离开乡政府大院前,心怀不舍最后转了一圈。自己住了8年的锅炉房,一如自己刚到来的时候,墙面不灰不白,看不出喜悲;大院的铁艺围墙,依然锈迹斑斑,躲在喧嚣难以触及的角落里与杂草为伍,这8年时光好像在它身上也没留下太多印记;大门上春节时贴上的春联“药是良品出三山但愿世间无疾,乡有人才勇奉献牢记使命在肩”,此刻也变得残缺不全了。倒是院里的人,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分管自己的副职就换了3个。
两个月前,现任分管自己的副乡长提起,全市按照上级党委工作部署,正在各乡镇淘汰环保不达标的燃煤锅炉,燃煤锅炉马上就要进行替换。这不完蛋了吗?即使自己知道下岗是必然,都60多岁了,干着也确实吃力了,但也不想这么早回家。回家干啥呀?在哪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在这院里打零工,不仅免费住宿,有工资挣,还能享受成本价食堂服务,属实不错。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话说的真有道理,这不,不环保的燃煤锅炉遇到电取暖,就得被扔一边。人也一样,在三山乡生活了60多年,一辈子也算勤勤恳恳,跟别人比起来,日子过得好像还差了些意思。当时要是听了刘伟——前任分管副乡长的话,也许现在能过得更好些,但那时谁知道呢,谁也没长前后眼。前些年,乡里看着有些大户种植中药材发了家,便组织乡干部调研了解情况,得出了中药材产业与本地自然条件匹配度高,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结论。但这在老实务农的村民看来就有点儿扯了,种玉米、养毛驴还有发财的,咋的毛驴就不符合你三山乡自然条件啦?干啥非得听你们的种药材。果不其然,以前种过的接着种,没种过的,响应中药材种植的寥寥无几。
要不说乡干部就是比自己这个老农民有两把刷子。一通操作猛如虎后,成效不明显,竟然还没有鸣金收兵的意思,反而打起了组合拳:先是组织有经验的种植大户分批分次给老百姓介绍经验,成功让孙继海、杨景武、来才等人摇身变为十里八乡知名的“土专家”;接着让乡村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地多的在大田分出一块种药材,地少的就在自家园子里或房前屋后种,美其名曰“庭院经济”;最后,经过两年磨合竟然还组织一支中药材志愿服务队,无偿定期组织上门开展技术服务、专用种子肥料等农资代买、联系回收订单工作,硬是让中药材实现了遍地开花。
来乡里之前,老徐头还是三山村一个贫困户,刘伟找他说:“老徐,我包联你这户也有一段时间了,一直这样过下去,啥也不变,啥时候也脱不了贫。”
“刘乡长,我这情况你也知道,做过手术,身体干不了体力活了。”
“种药材,多了干不过来的话,就把园子收拾收拾,一样种,好经营还不累。”
“那学不会,药材不比大玉米,我都多大岁数了学不会。”
就这样,老徐头到底没跟着大部队踏上中药材种植的致富道路,刘伟考虑老徐头干不了重体力活的特殊身体情况,提请乡党政班子集体研究后,在乡政府给老徐头找了个烧锅炉、打零杂的活计,才算终于解决了老徐头的脱贫难题。
现在,老徐头回想起这匆匆七八年,心里感慨万千。自己的新家——烧锅窑幸福院哪里都好,就是除了种菜的小园,再没有种药材的地方了。望着远处巍峨群山,那上面已种满了林下中药材,听说全乡中药材面积已经3万多亩,这个产业到底是弄成了。听隔壁邻居说,他们村有人种了2亩地园子苍术,前年行情好时硬是卖了十几万元,反观自己,到手的财运没接住,真是落伍了……
当一回疯子又如何
王瑞利在三山乡转了一个多星期,调研三山乡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和自然禀赋。这天傍晚,他从山上下来,经过新窝铺村时,看见路边一户人家大门洞开,便走了过去。
王瑞利站在萧索的院子里喊了几声,一位脸上布满沟壑的老人走了出来,王瑞利问:“老乡,我是新来的第一书记,到各家转转,看看大家都靠啥发财呢。”
老人爱答不理道:“发财?等下辈子吧!”
王瑞利轻轻地“啊”了一声,初到基层还不适应捧着一颗真心却不被待见,指着园子里的玉米转移了话题:“这怎么园子里也种玉米,不种点蔬菜,种玉米挣得多?”
见来人并没高高在上的“官气”,态度也缓和了很多,一边回答:“两口人,能吃多少菜,种点玉米好卖钱。”一边将王瑞利让到了屋里。
屋里只有简单几件颇具年代感的家具,王瑞利又问:“屋里拾掇挺干净呀,家里就种地,没养点啥牲畜?”
“养啥养,太熬人,以前养过,没黑没白,赶上行情不好啥也不剩,就靠10多亩地玉米,稳当,混个饿不着。”
“我来时间不长,但乡里同事介绍有不少人家都种中药材了,有林下种植的,有庭院种植的,没试试?”
老人一下高声叫起来:“别说了,又来一个,乡干部村干部来了就说让种,乐意种你们自己种,那苍术光种下去一亩地就是好几千元,一种就是三五年,没有回头钱这几年我们老两口喝西北风去?!”
王瑞利一下噎住了。群众工作不是动动嘴就行的,富裕的群众大体相似,困难群众各有各的致贫原因,不是有人指了一条产业致富的路他们就能走得上去。王瑞利像下定了某种决心,大声对老人说:“我叫王瑞利,是共产党员,也是咱们新农村的第一书记,我这次到新农村,就是要帮乡亲们拔穷根,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你说的困难我想办法,我不耍嘴皮子,咱们事儿上见!”
王瑞利时任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是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自2021年9月担任了赤峰市巴林左旗三山乡新农村村任第一书记。
此后,王瑞利没停下走村入户的脚步,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熟悉掌握了村情民情。三山乡位于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群山巍峨多姿,景色壮观绚丽。不论是海拔、气候、土壤还是光照,确实是少有的北方道地药材。可是照目前这个干法,没有启动金的人永远入不了局——可第一书记就是要帮助没有启动金的这些人脱贫致富,同时,有了启动金也难以挣到足额利润:一是传统的种、苗交易不能保证药材品质,二是种植不上规模,销售中没有更多话语权。
王瑞利马上回到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与领导和专家探讨通过统筹内科院优势资源,实现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技术支撑、资金整合,以基因组陪为突破率先实现中药材种质资源标准化、打开中药材产业财富密码,开创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路子。
这个决定几乎可以说有些疯狂,一任第一书记,就想把一个乡的主导产业助推到跨越层级的程度?
也有人私下劝过王瑞利,当第一书记,把精力放在常规工作上,通过驻村镀镀金就行了,又不会长期驻村,别去当别人眼中的疯子。但王瑞利一想到在老人家的那个傍晚,他的倔脾气就发作了,自己身为乡村“领头雁”,如果做事不管,不帮助老百姓彻底转变生产方式,三山乡的困难群众就永远拔不掉穷根。
只要是为老百姓好,当一回疯子又如何?
几年间,王瑞利为新农村量身定制的“‘科技园区支撑+资源圃’‘标准田示范+庭院经济联农+创新联合体成果落地’”宏伟蓝图,在上级党政班子的大力支持下,正逐渐落实到三山乡这片热土上:在新农村村建设的“巴林左旗现代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即将竣工验收,下一步将逐步打造成为集种质资源研发(基因组陪、土培、沙培)、药材加工、药用成分提取、药材养生、药材旅游、药材康养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还同步建立了占地55亩的中蒙药材示范种植资源圃和400亩的苍术——玉米药粮间作种植示范区,开展科学化、标准化种植示范;组织新农村22名党员成立致富突击队,并争取帮扶单位资金30万元,采取统一种植规程、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播种服务、统一技术指导的“四统一”模式,为群众提供耕地、播种、覆膜、防病虫害等全过程服务,发展新农村庭院经济种植户128户,种植苍术198亩;创建了巴林左旗药材产业全产业链创新联合体,聚合15名区内外“三区”专家,落实科技项目4个合计190万元以上。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古人诗歌中描绘的北方草原壮美风光也离不开国色天香的芍药花。三山乡农牧服务中心主任宋长青站在县道214路边刚收获的180亩芍药地上,向招商引资客商介绍中药材产业相关情况:“三山乡地表及地下水源丰富,四季昼夜温差大,土壤具有较强的保土、保水、保肥性,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全乡今年各类药材都喜获丰收,本地药材受益于自然资源好,特别是苍术、黄芩、防风、赤芍等,品质好、药含量高,能卖上价。以黄芩为例,今年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产量能达到360万斤,目前每斤鲜黄芩可以卖到7.1元,这意味着在扣除成本后,每亩地给老百姓可以带来3000元的纯利润。”
在攻克优质农资供应、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机械化作业、保价回收等难题后,宋长青也发现了制约群众从事中药材产业发家致富的最后一个瓶颈,就是种植药材和种植粮食作物不同,前期投入大,周期较长,很多农户面临着大小不同的资金缺口。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与乡领导一起向上级反映,终于在旗领导的协调下,与巴林左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作实施“金药贷”政府贴息贷款产品,为破解困难群众种植中药材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巴林左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第一时间组建考察队伍参观学习,着眼向药材种植、加工及药材经销商等产业链上下游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延伸,开展“一对一”中药材主体融资需求上门对接,制定适合中药材产业“短、小、频、急”特点专属金融方案,将中药材特色产业分类动态管理,与“金药贷”一起配套推出“金牛贷”“金苗贷”“金龙贷”“金棚贷”等“金字”系列专项产业信贷产品,有效覆盖地方三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资金需求。截至目前,巴林左旗“金字”系列专项贷款用信已达3.42亿元,其中为农民群众发放“金药贷”563万元,推动药材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以“接地气”的产品实现扶农富农。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目前,三山乡因中药材苍术种植面积较大,经济效益较高,已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下一步还将以打造“中药材产业重镇”为目标,以完善“组培育苗—仿野生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条为关键,强化品牌打造,完成“苍术之乡”“防风之乡”地理标志认证、绿色中药材品种认证和“三山防风”“三山苍术”名优特产品认证,把更多的附加值留在本地,实现产业振兴。
大兴安岭的青山秀水,正以它的神奇造福着兴安岭下的人呢!
来源:鹿鸣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