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在一场直播中,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直言:“有些企业,偷技术,挖人,打扮自己一下变成一个好像科技领导者一样的,然后外面都漂亮,就说迎合年轻人口味……依靠价格最低成为领导者,但是消费者是最大的受害者。”
前几天在一场直播中,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直言:“有些企业,偷技术,挖人,打扮自己一下变成一个好像科技领导者一样的,然后外面都漂亮,就说迎合年轻人口味……依靠价格最低成为领导者,但是消费者是最大的受害者。”
她的这番言辞非常犀利,被众多媒体解读为:针对小米和雷军。
有趣的是在同一天,小米公关部总经理在微博上发文写道:“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这被外界解读为隔空回怼。
其实,小米真正的敌人不是格力或者哪家外部企业,而是自己。
就在这番“较量”几天后,小米披露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强的年报: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41.3%,手机、家电、生活消费品、汽车、互联网广告领域的营收全部显著增加。
然而抱着思辨的心态,我似乎看到了其中的“平庸”隐患。
平庸是一个很主观的看法,简单理解就是小米能否持续推出最尖端科技的新产品并在商业化方面持续领先。
小米去年总收入365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确实史上最佳,但占据营收超过一半依然是智能手机业务。
我们就从手机以点带面。
智能手机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虽然2024年全球出货量增长7%,止住了之前两年的颓势,但未来的增长预期还是个位数的。据Canalys,行业领头羊苹果和三星去年出货量双双下降1%,两家的全球市占率一致都是18%。
排在这两家后面的就是小米,去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5%,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4%。但小米年报中的智能手机毛利率却同比减少了2个百分点。
主要原因不在销售额,而是核心零部件价格上涨所致。背后的讯息就在于像手机芯片这样的高精尖领域,小米依然没有掌握自研的核心产品,无法深度降低成本。
去年小米成功流片了中国首款采用三纳米工艺的手机系统级芯片,但当前依然没有量产的消息。是否掌握自有芯片是降低手机成本、减少外部供应成本压力的核心方法。
这也体现在智能手机高端化方面。去年小米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是1138.2元,虽然相比前年提高5.2%,但仍然无法和苹果以及三星的平均销售价格相提并论。
苹果和三星都掌握着自研技术的手机芯片,在国内众多厂商努力高端化的节骨眼上,真正掌握芯片技术的,可能才会笑到最后。而其他手机企业则似乎会沦为平庸。毕竟行业已经高度成熟了。
说到高端化,就不能不提人工智能。小米最近披露,今年300亿元的研发费用中,有1/4将是AI相关投入,短期内小米做好AI基建,开发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AI技术,搭建AI大模型落地的应用场景……
然而真正在全世界叫得上名号的国产AI大模型中,并没有小米的产品。反映到高端化的AI手机上,小米也没有什么AI特色爆款。
有人说,AI将是所有产业的下半场。如果小米始终无法推出世界级的AI大语言模型产品,则如何在下半场上继续驰骋领先呢?
最后,我依然要祝贺小米收获史上最亮眼财报以及史上最牛走势,做到这些真的不容易。也希望小米继续披荆斩棘,引领中国企业在自研硬科技领域不断前进。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来源:财经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