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苏家坨镇记者看到,拖拉机正在深耕土地,施肥机将有机颗粒羊粪肥均匀撒入田间,大棚里西红柿、油麦菜等蔬菜长势喜人,育苗工作已顺利完成。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沉睡了一冬的田地被唤醒。苏家坨镇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现代科技手段,全力守护首都的“菜篮子
苏家坨镇/供图
近日,在苏家坨镇记者看到,拖拉机正在深耕土地,施肥机将有机颗粒羊粪肥均匀撒入田间,大棚里西红柿、油麦菜等蔬菜长势喜人,育苗工作已顺利完成。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沉睡了一冬的田地被唤醒。苏家坨镇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现代科技手段,全力守护首都的“菜篮子”和“米袋子”。
在苏家坨镇西山农场周家巷地块,新型油菜花专用播种机正在作业。种植团队创新采用“机械精播+人工撒播”的组合模式,对出苗不齐的地块进行人工补种,确保播种质量。“今年首次尝试种植200亩油菜花,5月份翻压肥田后轮作玉米,提升地力。”西山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陈爱巧介绍。不仅如此,区农业农村局还派驻了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指导,针对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关键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助力春耕顺利进行。
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苏家坨镇安装的农田气象监测站可以实时采集温湿度、光照等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气象服务,让农户不再“看天吃饭”;埋设在田地的物联传感器如同“感知神经”,每分钟都能将土壤的温湿度、养分含量等数据回传至“海淀智慧农业监管平台”,农户只需轻点手机APP,就能实时查看作物生长曲线;温室大棚接入了北京市设施农业管理系统,通过安装的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大棚内的土壤温湿度,并上传至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过去巡田要走遍千亩地,现在在监控中心就能掌握农作物生长情况。”技术人员在数字大屏前演示,蔬菜长势清晰可见。
通过以上一系列科技赋能措施,苏家坨镇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苏家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苏家坨镇计划粮食播种面积为900亩,以玉米种植为主,计划蔬菜播种面积为2100亩。我们利用科技赋能现代农业,让粮食和蔬菜在最佳生长环境中孕育、成熟,提升农产品质量,确保‘保粮保菜’核心任务顺利完成,为首都市民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记者 李洪亚)
来源:海淀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