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证据竟被删改!特朗普承诺“完全公开”的肯尼迪档案,暗藏玄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1 09:47 4

摘要:他同时指出,虽然这是透明度的重大进步,但国家档案馆中显然还有未公开的文件,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持有的部分文件也尚未列入公开范围。

尽管特朗普宣称要求工作人员"不要对其进行编辑",但最新公开的肯尼迪遇刺档案仍有大量内容被删改!

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政府在肯尼迪遇刺60年后,仍在掩盖某些可能颠覆官方说法的重大证据?

为何即使是特朗普也无法完全公开这些档案?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删改仍在的"完全公开"·】——»

"这是自1990年代以来与肯尼迪档案相关的最激动人心的消息!"前《华盛顿邮报》记者、"JFK档案"博客编辑杰佛逊·莫尔利在社交媒体上这样评价特朗普政府的最新举措。

他同时指出,虽然这是透明度的重大进步,但国家档案馆中显然还有未公开的文件,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持有的部分文件也尚未列入公开范围。

莫尔利的言论直指美国政府对肯尼迪遇刺案档案处理的核心矛盾——一边高喊彻底公开,一边却仍在保留和编辑关键信息。

特朗普政府这次的举动,仿佛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关表演,却未能真正兑现"完全公开"的承诺。

整个事件的戏剧性在于,特朗普政府对这次公开行动的准备堪称匆忙。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特朗普3月18日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宣布第二天将公开文件后,司法部国家安全部门立即陷入混乱,整个团队被迫通宵工作以满足总统的时间表。

尽管联邦调查局此前已对文件进行了"初步解密审查",但法务部情报办公室的所有律师都被临时调动,以完成这项紧急任务。

最终,美国国家档案馆于3月19日分两批上传了共计2,182份文件,总计6.34万页。

特朗普此前宣称的8万页文件并未全部公开,公开时间也比预期晚了几个小时,直到当晚7点才开始陆续上传。

«——【·文件解密:重大发现还是老调重弹?·】——»

这次解密的文件确实包含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内容,但并非所有人都认为有“革命性发现”。

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批文件提供了更多细节,但尚未彻底颠覆公众对肯尼迪遇刺案的基本认知。

一份最受关注的文件是1961年阿瑟·施莱辛格提交给肯尼迪总统的一份备忘录,该文件此前版本中有整整一页的内容被涂黑。

如今公开的完整版本显示,施莱辛格严厉批评了中情局及其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巨大影响力,特别指出该机构在美国驻外使馆(甚至包括法国等盟国)中的过度干预。

新解密文件还揭示了中情局全球秘密基地的分布情况,包括南非约翰内斯堡、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等多个城市。

这些冷战时期的情报活动细节,让公众得以一窥美国情报机构的全球布局。

此外,一份备忘录记录了中情局官员与克格勃官员的对话。

该克格勃官员声称自己曾查阅过奥斯瓦尔德的"五大卷厚文件",并确认"奥斯瓦尔德从来都不是受克格勃控制的特工"。

该文件还透露,奥斯瓦尔德在苏联期间的打靶记录显示他"枪法不佳",这与他能够准确射杀肯尼迪的官方说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份特别引人关注的七页备忘录涉及一名二战军事情报官员加里·安德希尔的说法。

根据这份文件,安德希尔曾声称一个中情局特工团体是刺杀肯尼迪的幕后黑手。

这个说法在1967年就已在《城墙》杂志公开,而安德希尔本人于1964年死亡,死因被裁定为自杀,但该杂志对此提出质疑。

有趣的是,这份备忘录的大部分内容并非新内容,2017年就已公开,只有一页上的几句话是此次新解密的。

«——【·水门事件与肯尼迪刺杀案“意外关联”·】——»

一个令人意外的发现是,新公开文件中出现了水门事件主要涉案人詹姆斯·麦考尔德的名字。

这名后来因参与入侵水门大厦而声名狼藉的人物,实际上早在肯尼迪遇刺案相关的中情局档案中就有记录。

一份档案显示,中情局描述了一种秘密标记和识别被窃听的公共电话亭的系统,使用一种只有在紫外线下可见的颜料。

在这份备忘录中,麦考尔德被提及与这项技术有关。

这一发现为水门事件与中情局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也让人不禁思考美国政治史上两大丑闻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据报道,一份解密文件揭示麦考尔德曾在1966年被中情局推荐表彰,这显示出中情局与美国历史两大政治丑闻之间存在交错关联。

这种意外发现,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美国当代政治史上一些关键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肯尼迪遇刺前几周,嫌犯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曾前往墨西哥城,并参观了苏联和古巴大使馆。

这段神秘旅程一直是各种阴谋论的焦点。

根据新解密的备忘录,中情局淡化了它所知道的关于奥斯瓦尔德墨西哥城之行的信息。

档案记录了奥斯瓦尔德与前苏联大使馆警卫之间的三次电话通话,但奥斯瓦尔德只在其中一次通话中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菲利普·申农曾撰写过一本关于刺杀事件的书,他告诉美联社:"有理由相信,奥斯瓦尔德在墨西哥城公开谈论过要刺杀肯尼迪,并且有人听到了他的言论。"

新解密文件显示,中情局实际上密切监视了奥斯瓦尔德的活动,包括他在墨西哥城的行踪。

奥斯瓦尔德于1963年9月27日抵达墨西哥城,10月3日返回美国,在这期间他多次与苏联和古巴使馆人员接触。

这些细节进一步加深了围绕奥斯瓦尔德角色的疑问:他是孤独的杀手,还是更大阴谋的一部分?

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蒂莫西·纳夫塔利指出:"我们现在发现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在暗杀前对奥斯瓦尔德了解得多么深入。问题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根据自己档案中的信息采取行动?"

«——【·中情局的“监控、否认与可疑联系”·】——»

新解密文件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是关于中情局在肯尼迪遇刺前对奥斯瓦尔德的监控程度。

莫尔利指出,这些文件进一步揭示了中情局对奥斯瓦尔德的强力监视。

与中情局相关的更多细节也逐渐浮出水面。

一份关于中情局官员塞缪尔·卡明斯的档案显示,中情局在1958年卡明斯正式收购国际军火公司(Interarms)之前就已经控制该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卡明斯曾向中情局及芝加哥克莱因体育用品公司供应武器,而克莱因公司正是奥斯瓦尔德据称购买刺杀肯尼迪的卡尔卡诺步枪的渠道。

此外,现任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肯尼迪的侄子小罗伯特·肯尼迪长期坚信中情局参与了他叔叔的死亡。

新档案的公布后,他拒绝对媒体置评,这更加引人遐想。

小罗伯特·肯尼迪曾在2023年5月公开表示:"有大量证据表明,中情局参与了对他(约翰·肯尼迪)的谋杀。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是毋庸置疑的。"

他暗示,肯尼迪被杀害与他拒绝向越南派遣美军有关:"当我叔叔担任总统时,他被一个军工联合体和情报机构包围着,这些机构不断试图让他涉及到老挝、越南等国的战争中。他拒绝了。"

尽管美国政府的官方调查结论认为,奥斯瓦尔德是一个独立行动的枪手,但质疑声从未停止过。

华伦委员会1964年12月发布的约800页调查报告称,奥斯瓦尔德单独作案,从得州教科书书库大楼6层向肯尼迪连开3枪,导致后者身亡。

报告认为,奥斯瓦尔德的作案动机是"仇恨权威"。

然而,新解密文件中的一些内容似乎给这一官方说法带来了更多疑问。

例如,文件显示奥斯瓦尔德在苏联期间的射击练习记录表明他"枪法不佳"。

这让人不禁怀疑,一个射击技术平平的人,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连续三次精准射击一个移动目标?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个负责调查肯尼迪遇刺案的美国国会众议院委员会在1979年的报告中称,根据科学证据,很可能至少有两名枪手向肯尼迪开枪。

该报告还得出结论,肯尼迪很可能死于"阴谋暗杀",但无法确定第二名枪手的身份,也无法确定这一阴谋的程度。

时至今日,根据盖洛普2023年的民意调查,20%的美国人相信奥斯瓦尔德与美国政府共谋杀害肯尼迪,16%的人怀疑他与中情局合作。

虽然本周公布的文件中没有证据支持这些说法,但对官方单枪手理论的质疑依然存在。

«——【·特朗普究竟是政治表演还是追求真相?·】——»

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就曾释放过一批肯尼迪遇刺案相关文件,但当时仍有部分文件因国家安全原因被保留。

为什么特朗普如此执着于解密肯尼迪档案?是纯粹的政治表演,还是真心追求历史真相?

特朗普曾在1月签署行政命令,明确表示:"我现在确定,继续编辑和扣留有关肯尼迪总统遇刺的记录与公共利益不符,这些记录的公开早就应该进行了。"

他还要求国家情报总监和司法部长在15天内提交一份计划,完全公开与肯尼迪遇刺有关的记录。

从政治角度看,肯尼迪档案解密对特朗普有多重好处。

第一,这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赢得民众支持;第二,这强化了他与建制派对抗的形象;第三,通过揭示情报机构过去的不当行为,为他削弱这些机构的权力铺平道路。

特朗普的支持者罗杰·斯通甚至将2023年7月对特朗普的未遂暗杀与水门事件联系起来,暗示存在某种"深层国家"对特朗普的阴谋。

在这样的语境下,肯尼迪档案解密成为特朗普与所谓"深层国家"斗争的一部分。

来源:昭华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