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庆阳】流感防治全攻略读懂中成药的作用与选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1 09:53 5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 “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这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可细分为四类,在我国,甲型流感(A型)最为常见,乙型流感病毒(B型)次之,虽然流行程度低于甲型,但甲型和乙型均能引发季节性流感。此外,还有丙型流感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 “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这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可细分为四类,在我国,甲型流感(A型)最为常见,乙型流感病毒(B型)次之,虽然流行程度低于甲型,但甲型和乙型均能引发季节性流感。此外,还有丙型流感病毒(C型)以及近年来新发现并归类的丁型流感病毒(D型)。

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会与呼吸道表面细胞结合并进行复制,进而引发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肌痛等。值得注意的是,抗原变异是流感病毒最显著的特征,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

流感起病急,多在冬春季发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且发病率高。不过,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对患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免疫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言,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可能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当患上流感,除了常规的西药治疗手段,中成药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可依据中医的辨证论治来合理选用中成药。流感在临床上常伴有发热、头痛、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中医会根据这些症状以及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进行辨证施治。但需注意,中成药治疗流感虽效果较好,却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遵循辨证施治、对症治疗的原则,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

由金银花、连翘、薄荷等组合而成的中成药,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些药材具备抗炎、解热、镇痛、抗菌以及广谱抗病毒作用,可用于缓解风热感冒引发的发热头痛、微恶风寒、鼻塞流涕、身热无汗、口渴咽痛、咳嗽痰黄等症状,对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类似症状也有疗效。此外,金银花、石膏、黄芩、连翘等组合,同样能清热解毒、疏风宣肺,可用于治疗单纯型流行性感冒轻症,如风热犯肺所致的发热、全身酸痛、头痛鼻塞等。连翘、金银花、黄芩等药物组合,也能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对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以及流行性感冒疗效较好。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类:

荆芥、防风、羌活、柴胡等组合而成的中成药,具有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以及流感初期症状,表现为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等。羌活、防风、苍术、黄芩等组合,能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可用于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以及流感初期出现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口苦微渴等症状。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类:

紫苏、炙麻黄、桔梗等组合而成的中成药,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以及流感初期出现的咳嗽咳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等症状。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类:

紫苏、藿香、厚朴等组合而成的中成药,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适用于痰湿体质、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以及流感等引起的恶寒发热,以及头疼困重、胸脘满闷、恶心呕吐、泄泻等感冒相关症状。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类:

柴胡、法半夏、黄芩、党参等组合而成的中成药,具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的功效,主治外感病邪犯少阳证,以及流感引起的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吐、口苦咽干等症状。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类:

金银花、连翘、炒苦杏仁等组合而成的中成药,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经药理研究证明有抗病毒、抗菌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适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病征,可缓解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类: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作用,对病毒感染导致的流行性感冒有一定疗效,特别是能缓解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等症状。板蓝根、忍冬藤、重楼等组合,能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不仅能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还可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补肺益气、止咳平喘类:

人参、黄芪、地黄、五味子、桑白皮等组合而成的中成药,具有补肺益气、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平素有肺系疾病,在流感恢复期出现肺气不足、气短咳喘、咳声低弱、干咳痰黏、咽干舌燥等症状的患者。

益气固表、止汗类:

黄芪、白术、防风等组合而成的中成药,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这些药材具有抗炎、镇痛、解热、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适用于气虚体质,以及流感恢复期日久反复不愈、表虚不固、气短乏力、自汗恶风、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状的患者。

了解流感知识,合理选用中成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流感,保障自身健康。在流感高发季节,大家应提高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若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来源:庆阳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