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坚实基础。如何通过音像出版物立体刻画我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图景?入选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的音像制品《跟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坚实基础。如何通过音像出版物立体刻画我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图景?入选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的音像制品《跟着院士去“追新”: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采用多种创新的视频技术手段,不仅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科学的抽象概念和原理,更生动展现了科学家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
深厚积淀助力“追新”
用手机刷脸解锁享受人工智能的便捷、乘坐高铁感受“中国速度”的澎湃动力,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背后,正是一场由科技创新驱动的深刻变革。从“蛟龙”入海到“嫦娥”奔月,从5G领跑到量子突破,从新能源革命到人工智能,中国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科技创新如何驱动新质生产力?为回答好这一时代命题,国家开放大学音像出版社推出的《跟着院士去“追新”》,紧扣高质量发展重大部署,全景式呈现我国院士群体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为指引,从国家紧迫需求出发,攻坚克难,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以及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成效。
“好选题的诞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从长期的积累与沉淀中孕育而生。”国家开放大学音像出版社总编辑安薇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2012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领导受邀来国家开放大学调研,亲眼见证了当时的国家开放大学如何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开展全民终身教育。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策划了公益项目“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视频讲座”,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及其辐射的国内外平台和渠道,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些公益精品资源不仅服务健康中国、制造强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等多项国家战略,更惠及超过5亿人次的大众,亦成为国家开放大学音像出版社持续深耕高质量原创科普出版的蓄水池。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作了深入论述,突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科技创新的核心主导作用。安薇说,多年来深耕高端科普领域的国家开放大学音像出版社敏锐把握时机,从全新角度策划《跟着院士去“追新”》这个选题,用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新质生产力演进的清晰脉络,既能宣扬国家重大战略,同时也能增强公众的自信自强,这正是主题出版倡导的方向。
创新求变推动“破圈”
主题确定,仅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如何让这样一个高端科普选题足够接地气,并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呈现,对于编辑功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为此,编辑部多次开会讨论,方案几易其稿,思路逐渐清晰,最终形成了一份完善的策划方案。
安薇介绍说,在内容遴选上,《跟着院士去“追新”》聚焦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前沿领域。从量子计算到人工智能,从新能源技术到生物医药,院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着中国最前沿的科技突破。对于比较艰深难懂的主题,编辑就邀请专业主持人对院士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对话的形式拆解知识、分析问题,避免“以我为主”的单向输出和枯燥的说教。
“这样的形式就是为了让高端科普实现真正的下沉,便于观众理解,从而引发大众共鸣。”安薇说。此外,视频制作结合大量珍贵的现场实拍画面与历史资料,辅以动态字幕、二维动画、三维立体建模等多种创新技术手段,形成“可听、可视、可感”的影像资源,生动地呈现我国蓬勃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
在讲解科技知识的同时,编辑还着重提炼了科学家精神,并将其融入视频,为科普注入人文温度。选题涉及的院士多为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首席科学家或学科带头人,他们对科学目标的不懈追求、面对科技围堵自立自强获得成果突破,并积极致力于科研成果转化的经历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够让公众在感动中理解科学、热爱科学。
“在这种编辑思路下,读者看到的不是枯燥的理论和数据,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幕幕真实的场景、一位位可敬的科学家。”安薇表示,这种沉浸式的观看体验,让科技创新变得触手可及,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深入人心。
群策群力打磨攻坚
国家开放大学音像出版社希望通过出版《跟着院士去“追新”》来呈现我国院士群体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关的全景。“其出版过程恰恰也是我们自身攻坚克难的一个历程。”安薇说。
为了高质量出版《跟着院士去“追新”》,国家开放大学音像出版社专门成立工作组,社领导担当项目负责人、项目主编及项目总导演,抽调有经验的编辑、编导、制片骨干,会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相关工作人员专职担任项目执行人员。
选题落实的过程,整个项目组始终处于一种高效饱和的工作状态。为了配合院士的时间,团队奔赴北京、上海、深圳、郑州、哈尔滨多地进行拍摄。责任编辑和后期制作更是加班加点,为内容的准确性、形式的新颖性做足功课。美术编辑在出版物版式设计上大胆创新,为找到最合适的视觉呈现方式反复修改数十次。堆满办公桌的策划方案、审校意见、设计手稿等,见证了《跟着院士去“追新”》从选题雏形到精品出版物的蜕变过程。
“这个选题的出版过程,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创新故事。它见证了编辑团队如何以科研精神做出版,以工匠精神打磨作品。”安薇说,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细节都闪耀着专业精神的光芒;这不仅是国家开放大学音像出版社的一次成功探索,更是新时代出版人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