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智能制造转型进程中,河南华东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实施“双轨并进”战略:一方面持续深化现有产线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同步建设具有前瞻性的未来工厂。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东电缆以“人工智能+”战略为引领,通过全链条智能化改造,将线缆生产带入工业4.0时代,树立
在智能制造转型进程中,河南华东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实施“双轨并进”战略:一方面持续深化现有产线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同步建设具有前瞻性的未来工厂。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东电缆以“人工智能+”战略为引领,通过全链条智能化改造,将线缆生产带入工业4.0时代,树立了传统产业升级的典范。
智能生产:数据驱动精益制造
走进华东电缆防火电缆数字化车间,300米长的自动化生产线仅需6名技术人员监控。产线核心区域配备高精度激光检测设备,通过工业相机与传感器融合技术,在0.01秒内即可完成电缆外径、绝缘层同心度等12项关键参数测量,精度达0.01毫米。
质检部部长武连枝介绍:“我们正在研发AI算法模型,未来将与现有检测设备深度融合,通过机器学习持续优化检测标准,预计可将缺陷识别率进一步突破99%。”这种“人工智能+工业检测”的渐进式升级策略,既保障了当前生产稳定性,又为未来智造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设备革新:自主可控硬核突破
华东电缆加快推进5G网络与生产设备的无缝衔接,目前已接入200余台智能设备。绞线工序的“智能群控系统”可自动调整节距、绞向等参数,换型时间压缩82%;挤塑工序的“自适应控制系统”通过在线监测线缆偏心率,动态调节工艺参数,使产品合格率从92%提升至98.5%。
技术部长余正刚透露:“云端质量预测模型已提前预警3起原料质量波动,避免潜在损失超百万元。”
场景突破:全价值链协同升级
华东电缆的智能化实践突破单一设备升级,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服务的智能生态。CAD系统与生产数据联动,新产品验证周期缩短50%;AR远程协助系统使售后响应从72小时压缩至2小时,客户满意度提升45%。
华东电缆在支援抗洪保供期间,72小时完成300公里防汛电缆生产,应急响应速度刷新行业纪录。
未来图景:打造线缆智造灯塔
立足数字化转型前沿,华东电缆正推进“5G+全连接工厂”建设。与三大运营商合作,将实现设备联网率、数据采集率、数控化率三个100%。
华东电缆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陈剑平表示:“我们将以‘灯塔工厂’为目标,让每米电缆都蕴含智能基因,争做线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领航者。”
从“汗水经济”到“智慧经济”,华东电缆的转型实践不仅实现年产值20%的复合增长率,更形成可复制的“华东方案”。当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家中原线缆企业正以智能制造之笔,书写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来源:华东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