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意:本文据资料改编,情节虚构,人物、地点、事件皆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配图仅辅助叙事,旨在弘扬正义、杜绝犯罪。
注意:本文据资料改编,情节虚构,人物、地点、事件皆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
配图仅辅助叙事,旨在弘扬正义、杜绝犯罪。
西山道观中有一位奇人,张真人,今年已有九十三岁高龄,却依然腰背挺直,步履轻盈,面色红润如婴儿。
七十余年来,他从未间断过清晨五更习练太极拳的习惯。
每当旭日东升前的寅时,张道长必定已在古松下习练,引来无数慕名者前来拜访学艺。
许多人不解,这位高寿道长为何偏要选在五更时分练太极?《黄帝内经》中记载:"平旦之时,阴气已虚,阳气始生",这时习练太极拳,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养生奥秘?
更令人好奇的是,五更习太极与延年益寿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神秘的联系?
今日,这位德高望重的道家真人,将为我们揭开这一流传千年的养生之术。
那天,我有幸拜访了西山道观的张道长。
当我清晨四点多赶到道观时,张道长已在松林中站立,双目微闭,气息绵长。
"道长已站了多久了?"我轻声问旁边的小道士。
"子夜过后,戌时一刻,师父就已起身了。"小道士回答道,"每日必先调息半个时辰,而后习练太极。"
只见张道长缓缓睁开眼睛,对我笑道:"你来了,可愿一同习练?"
我受宠若惊,忙跟随张道长的动作,却总是慢半拍,笨拙如牛。
一套太极拳下来,我已气喘如牛,而张道长却面色红润,神采奕奕。
"年轻人,可知为何要在五更时分练太极?"张道长问道。
我摇头。
"《黄帝内经》有云:'五更之时,天地之间阴阳交替,正是一阳初生之际。'此时练太极,能顺应天地之气机。"张道长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道长,我常听人说,太极拳要慢,可为何您有时却快如闪电?"
张道长笑道:"太极贵在意不贵在形。
《道德经》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太极之道也是如此,有快有慢,刚柔相济,才是真谛。"
张道长抬头望向东方泛起的鱼肚白,继续道:"五更时分,万物皆寂,心易静;天地初开,气易升。
此时练太极,一则顺应天时,二则身心俱佳。
《易经》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此理。"
我好奇地问:"道长年逾九旬,却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可是与长年习练太极有关?"
张道长点头:"太极非仅是拳法,乃是修身之道。
古人云:'太极者,混元一气也。'练太极实则是修练这一口元气。"
我又问:"道长,您习练太极几十年,可有什么心得体会?"
张道长抬手指向远处的古松:"你看那松树,千年不倒,为何?""因为根深叶茂?"我答道。
"不错,人亦如此。
《庄子》云:'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太极贵在聚气,尤其是聚于丹田。
五更时分,练太极最易聚气。"
道长缓缓演示了一遍"云手"动作,动作行云流水,毫无滞涩之感。
"许多人练太极只求其形,不求其神。
《太极拳经》云:'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真正的太极是内外兼修,形神合一。"
张道长取出一本陈旧的线装书,是明代武当派真人张三丰所著的《太极拳论》。
他翻开一页,指着上面的文字说:"书中言,'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
太极练到高深处,柔中寓刚,刚中含柔,正如道家所言的阴阳互根。"
一旁的小道士端来茶水,张道长接过,轻啜一口,继续道:"五更练太极,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调和人体阴阳。
《内经》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清晨阳气初生,此时习练,最能滋养阳气,而阳气足,则百病不侵。"
此时,太阳已经升起,晨曦洒满庭院。
张道长带我走进一间朴素的静室,墙上挂着一幅太极图。
"看清了吗?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人体也是如此,阴阳平衡,才能健康长寿。
而清晨五更,正是调和阴阳的最佳时刻。"
我不禁问道:"道长,您能活到九十多岁还如此硬朗,除了练太极,可还有其他养生之道?"
张道长双目微闭,缓缓起身,从檀木书柜中取出一本泛黄的手抄本。
封面上题着"太极养生秘诀"五个古朴大字,字迹苍劲有力。
"自古以来,修道之人都知晓一个天机:五更习太极,乃是摄取天地之精华的不二法门。"张道长轻抚书页,眼中闪烁着不寻常的光芒,"这本祖师爷传下的秘籍,记载了五更习太极的两大天机——其一关乎天地阴阳,其二涉及人体气脉。
若能参透这两重奥秘,不仅能延年益寿,更能达到'形神俱妙'的境界。
年轻人,你可愿听我道来?"
张道长将手抄本轻轻展开,指着上面的图文说道:"五更时分,也就是寅时,约在凌晨三点至五点。
《黄帝内经》称此时为'平旦之时',乃一日之始,阳气初生,阴气渐消。
此时练太极,一呼一吸间,能与天地同呼吸。""天地间的气机,如同潮汐,有涨有落。
五更时分,正是阳气初生之际,此时习练,能借助天地之势,事半功倍。
《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五更习练,正是遵循这一自然法则。"
张道长翻到秘籍的下一页,继续解说:"五更习太极的第一个奥秘在于呼吸法。
寅时练太极,呼吸要遵循'吞天地之精华'的原则。
吸气时,从鼻端缓缓吸入,想象清晨的第一缕阳气随呼吸进入体内;呼气时,气沉丹田,再缓缓呼出。
《抱朴子》言:'导引吐纳,能令人百病不生。'就是这个道理。""第二个奥秘是意念引导。
习太极时,意随形走,气随意行。
《黄庭经》说:'心者,神明之主也。'五更时分,心最易静,意最易专。
此时练太极,能做到'心意合一',进而达到'气满周身'的境界。"
张道长闭目演示了一遍"太极起势",只见他双手缓缓上提,仿佛托起一轮朝阳,动作虽缓,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第三个奥秘在于动作的'刚柔并济'。
《太极拳论》言:'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五更练太极,外形要柔如绵,内劲要刚如铁。
这样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的境界。"
张道长指着秘籍上的一幅图,说道:"你看这幅'太极图',黑白相生,阴阳互根。
人体也是如此,阴阳平衡,才能健康长寿。
五更时分练太极,正是遵循了这一天地法则。"
"第四个奥秘是持之以恒。
《道德经》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老道从二十岁开始,每日五更习练太极,从未间断。
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使我至今身体硬朗。"
张道长合上秘籍,眼神深邃:"最后一个秘密,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修心养性。
《庄子》云:'形恃神以立,神恃气以行。'五更习太极,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是修心养性的过程。""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更时分,天地间阴阳交替,正是与天地共鸣的最佳时刻。
《内经》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这正是五更习太极能延年益寿的根本原因。"
此时,几位道观的弟子也来到静室,向张道长请教。
我看着这些神采奕奕的老者,忽然明白了太极的魅力所在。
张道长最后对我说:"真人修真,惟恐遗忘真性;至道不繁,不过清静无为。
五更习太极,若能悟出这一点,自然延年益寿。
记住,练太极不是为了长生不老,而是为了活出生命的质量。"
我向张道长深深鞠躬,感谢他的教诲。
离开道观时,晨光已经普照大地,一路上,我不断思索着张道长的话语。
五更习太极,顺应天时,调和阴阳,持之以恒,修心养性,这或许就是延年益寿的真谛所在。
正如《庄子·养生主》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张道长通过五更习太极,找到了安放心灵的方式,也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这或许就是他能活到九旬高龄还如此硬朗的真正秘诀吧。
来源:暖阳浅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