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9日,被困太空长达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终于搭乘SpaceX载人龙飞船返回地球,看到满口洁白的小牙,归心似箭,别提有多高兴。这场“太空马拉松”的结局看似圆满,却意外引发网友热议——为何中国神舟飞船着陆时火光四溅,美国龙飞船却悄然沉入大海?
3月19日,被困太空长达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终于搭乘SpaceX载人龙飞船返回地球,看到满口洁白的小牙,归心似箭,别提有多高兴。这场“太空马拉松”的结局看似圆满,却意外引发网友热议——为何中国神舟飞船着陆时火光四溅,美国龙飞船却悄然沉入大海?是技术差距,还是另有玄机?
从直播画面可见,载人龙飞船在墨西哥湾溅落时仅激起一片水花,而神舟十五号返回舱去年在东风着陆场降落时,底部反推发动机喷出的烈焰却让戈壁滩烟尘翻涌。有网友质疑:“难道中国技术落后美国?”事实恰恰相反!这背后隐藏着中美航天截然不同的着陆设计理念。
神舟返回舱在距地面1米时,4台反推发动机会以千钧之力抵消8米/秒的冲击。这套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着陆缓冲系统”,能在0.1秒内将速度骤降至2米/秒(相当于普通人快走速度)。看似惊险的火光,实则是将着陆过载控制在3.5G以内的“安全密码”——这比过山车极限值还低1G!
载人龙飞船选择海上回收,则巧妙利用水的缓冲特性。海水阻力可使10吨重的返回舱在30秒内从560km/h减速至静止,省去反推装置的同时,还能通过GPS定位快速打捞。但这种方案依赖庞大海上搜救舰队支持,成本高达单次4500万美元(约3.2亿人民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张柏楠曾坦言:“陆地着陆对控制精度要求更高,但能实现24小时全天候回收。”据统计,我国东风着陆场已连续13次实现“十环精度”,最近3次落点误差不超过280米。反观美国,2020年载人龙飞船首次载人试飞时,就因海浪过大导致舱体进水,宇航员被迫滞留2小时。
当前全球仅中美俄掌握载人返回技术,但选择截然不同:
正如航天专家黄志澄所言:“中国选择戈壁反推,是综合地理条件、技术储备和成本考量的最优解。”随着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完成6.7米/秒的“太空打水漂”返回测试,我国正在研发可重复使用、水陆两用的新一代航天器。
【写在最后】
当SpaceX用不锈钢星舰改写航天史时,中国航天人正用“长征”“神舟”“天宫”系列编织自己的星辰蓝图。着陆时的一簇火光,恰似中国航天披荆斩棘的印记——它不炫技,不妥协,只为让航天员回家的路更安全、更可控。毕竟在浩瀚宇宙中,能把自己的英雄百分百接回来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星辰大海的未来。
来源:二哥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