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道德经》解读成消极,全是反智的表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0 05:33 3

摘要:这篇主要纠正这两点,因为对这俩处最具代表性,导致很多人认为道家是消极的。

反智表现:

无为:就是什么都不要做。

不争:就是什么都不要争。

这篇主要纠正这两点,因为对这俩处最具代表性,导致很多人认为道家是消极的。

老多专家在这些字面意思上绕了,可以自己搜搜...

啥叫经典?

首先是有其世界观!

老子的“无”和“有”是世界观层面的,即万事万物的存在规律层面。

和“干不干点啥”有个毛的关系?

有位明星大师还给分成真无为vs假无为,说老子是假无为,因为还是要干点啥,庄子才是真的啥都不干...

无——本体。

有——现象。

现象正是本体所生成,即“有”是“无”给“不为”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有为法”。

其中的“不”也非现代话表示“no”那个不,后面聊。

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体用合一。

咱们先纠正:不争

这个比较简单,错误解读是因为字义没搞对。

在《天地不仁》那篇画过“不”字,这个字在道德经里出现200多处,一共才5000个字,如果字义搞错了那翻译就没法看了...

错误翻译:天地不仁爱。

正确翻译:天地二力布局出仁这一运行形态。

这句属于世界观层面的,讲的是天地物理运行,跟什么有没有爱心一毛钱关系没有...

专家这辈子研究人情是非最在行,比如大骂儒家仁义虚伪,说你看道家都说了天地不仁爱,就这么两头堵制造矛盾玩。这跟村头嗑瓜子扯闲话的妇女有啥区别?

这里的“不”并非是“no”的意思,而是通“布”这个字义。

有什么根据呢?

人家出土的文物写得很清楚:

幼儿园小盆友也能看出不一样对吧?用脚趾头笨寻思这三个“不”字能是一个意思吗?

现在全都当成“no”的意思...

之前讲过中文每一个字都是在表达力的运动状态。

A不——在此之前的状态。

B不——正在过程的状态。

C不——已经OK了的状态。

直观点在圆中表达是这样的:


为啥这么画圆圆圈,看过之前文章的小伙伴就知道了,不能每次都罗里吧嗦的。

简单说就是上为阳下为阴,阴就是已经闭藏成形了的意思。

这样模型串联起来,三个“不”的运动过程就更直观了!

所有中文都是“立”着看的,或者“挂”起来的,这跟易卦同理。

道家思维都能集中于一个圆里,转呀转就形成了天地万物的运动规律,解读时候都要回到世界观上来啊!

一旦脱离世界观,那岂不咋说都行?

这就好比搞计算无视基本数学公式,那岂不跳出来个专家说2+2=10也行喽?

这家=8,那家=6的,大家都不聊公式,这就是解读老子很混乱的根本原因...

A举例:知足不辱。

错误翻译:知道满足了,就不会受到侮辱了!

老板应该每月给开5万工资,但就给你1万,你非常满足,老板再也侮辱不了你了...

道家就是这么给解读成弱智的!

正确翻译:根据上面的“A不”逻辑,知足发生在辱之前。

这个知、足都不是现代字面意思,画模型好麻烦,不是本文主旨,简单说就是智足了,即智慧充实之意。

这个“A不”回头再多举例解读,本文主要是说C不。

B举例:以道佐人主者,不(谷)以兵强天下。

按照我们现代字义,是对战争持反对态度对吧?

听起来还很“慈爱”的感觉,这种慈爱叫“圣女婊”才对...

这句的正确翻译恰恰相反,是要“布兵”才对,这里是处于布兵的过程之中,这才符合逻辑嘛!

自古道家出谋士,然后谋士们屁颠屁颠去领导那里说,军事力量建设不重要,我们可千万不能靠这玩意啊,靠这玩意就会很凶险的。

你是间谍啊?

那好了,明天把核弹头全拆掉,看看会发生什么?

就跟网上说那个笑话似的,大漂亮说你有核武,你最好是真的有...

这一章被《孙子兵法》拿去,就是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

C举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专家们错误解读:老子是让我们柔弱似水,不要争名逐利才好!

上面那家伙5万工资就给1万不仅要知足,还要当水默默地滋养着老板和同事们...

咱就说不能反人性吧?

要这么玩还搞什么“反霸权”啊,东亚当一万年二奶多好?90和00后也要卖力养活北美白领多好?充分表达东方水一般的美好品德呀!

哪位专家这么解读,就让老板扣他工资,看他哭不哭就完了...

正确翻译:要以治水的方式来“布争”才对!

例如货币就是水,经济上通过货币来布争,这样才能拉动分工和经济发展。近20年神龙的高速发展正是货币的功劳,城市化、产业化、高科技、地表最大基础设施资产等等,都是以货币不争的形态驱动出来的!

本章后面还有:夫唯不争,故无尤。

傻子解读:因为啥也不争不抢的,所以就没有忧虑了呀!

这下更牛逼了,上面那位老好人的“人生修养”合上了,5万就给1万很知足,老板你侮辱不了我,然后还要默默滋养大家伙,最后一点忧郁症都不带得的...

这是活佛在世啊,乐山大佛位置赶紧让出来吧!

正确解读:这个有点麻烦了,无尤玄元啥的都是道家世界观模型。

这个回头再细画吧,简单说啥意思呢?

就是“无”这个本体功能启动后,事物就尤呀尤这样子玄运动,通过这个“自动化”的过程来实现“布争”。

即:工作目标+工作方式。

这里插一嘴,以前星球小伙伴问:老师你为啥说读《道德经》要有“攻击性”的感觉呢?

原因就在此啊!

当然把“攻击性”换成“操盘手”感觉更对路子一些。

无为法——操盘自己。

有为法——向外操盘。

合起来——内圣外王。

这才是道家啊,可出可入,不是什么消极避世...

最简单通俗的去看看《鬼谷子》是不是这样的?

鬼谷: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得一就是向内操盘自己,知之始己,自知而后之人也,然后就可以向外操盘了,开始纵横大忽悠之术。

要不然能作为道家旁支吗?

下面再聊聊“无为而无不为”啊。

这个一篇肯定聊不完的,但是大体是个啥先敲一下供参考。

老子: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一般专家咋翻译呢?

说要帮助万物顺应自然,但是不要人为干预。

听起来貌似还挺有道理对吧?

有个毛道理,这玩意3岁小孩都知道逻辑不对劲...

哪不对?

一边要帮助一边还要不作为,这是人类的语言吗?以啥也不干的方式进行帮助?

就好比对妈妈说:我要以啥也不干的方式帮助你干点啥。

看妈妈揍不揍你就完事了...

这是:亾(无)不为

无的写法有好几种呢,表达本体不同的运行状态,这里不扯远啊。

真不是玩“孔乙己抠字”啊,而是有些模型实在太关键了!

一些很关键的模型就跟“公式”一样,没有这些公式作为底层逻辑,那叫经典嘛?

如果上面那些错误解读叫做经典的话,那咱们明天敲一本《都排队来我家领钱花》岂不是更经典?主打一个“利万物而不争”嘛,PK的就是看谁更加缺心眼...

所以道家世界观如果不搞清楚的话,一群专家们天天玩“干不干点啥”这谁受得了,跟神经病似的!

这里属于——阴不(C不)。

即:无之本体功能运作起来,已经成形了,大白话就是有作为了。

那到底啥叫“无为而无不为”呢?

这是在表达万事万物都处于——叠合态。

A而B:A属无形运作,B属有形运作,AB互立互存。

也就是说:无为+无不为=是一同存在且互立而显现的!

佛家叫做——空有具现!

例如:

你看到桌子上有个杯子,这个杯子之相属于有,在杯子背后还有个空,这个空是无所不在的,没有此空就震荡不出此有相,没有此有相您如何观空呢?空与有是相辅相成的。

老子: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这是佛道最基本的世界观!

可不是“啥都不敢做也不要做”的意思,笨寻思老子辛辛苦苦敲一本经,最后就告诉你啥都不要干,笑死人了...

恰恰相反,这句说的是人在自然与社会之中所扮演的主观能动性,即有为法部分。

就好比儒家说的“参赞天地之化育,曲成万物而不遗”的意思,儒释道在高处都是相通的!

自、然、敢这些以后再慢慢解释了,不是什么大自然啊、自然而然啊之类的意思,那都属于废话文学,这些都是有具体运行逻辑的。

让人们都能回归“自力而为”或者叫“自力自化”上来,那就需要“布为”才行啊,把“道之理”都给人们散布下去!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