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翻车,余承东评论区被群嘲,网友:“华为脱离群众了 ”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1 11:46 4

摘要:这位被网友戏称"大嘴"的华为常务董事,用一条不到三分钟的视频成功把自己送上了热搜——不过这次可不是因为黑科技,而是被自家福利政策反噬引发的全网群嘲。

华为"新形态"手机发布会刚散场,余承东的社交媒体账号就炸开了锅。

这位被网友戏称"大嘴"的华为常务董事,用一条不到三分钟的视频成功把自己送上了热搜——不过这次可不是因为黑科技,而是被自家福利政策反噬引发的全网群嘲。

视频里的余承东难掩兴奋,镜头前比划着刚发布的Pure X:"发布会现场大家热情高涨,感谢老铁们支持!"他身后的大屏幕上,鸿蒙系统标志性的蓝色粒子正在跳踢踏舞。

可当他说到"人人都能享受科技创新"时,弹幕已经飘起了满屏的"哈哈哈"。

这波引发争议的"鸿蒙有礼"权益包,明面上看着挺诱人:总价超1200元的生态大礼包,包含视频会员、云空间扩容和智能家居优惠券。

但网友随手扒拉算盘就发现,要享受这些福利得先买台5999起跳的Pure X。

更绝的是商城配套的12期免息分期,被网友调侃成"月薪5000就能当月供600的韭菜盒子"。

热评第一挂着个熊猫头表情包:"大嘴总,我拖人人后腿了!"这条评论收割了8.9万赞。

有网友接力晒出存款截图:"雷总最近路人缘暴涨,余总这边建议开通网暴险。"

最绝的是模仿雷军口吻的:"我也没想到啊,他上来先给自己来了一记左勾拳。"

华为这次操作像极了武侠片里的"七伤拳",看似猛烈的组合拳实则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手机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当厂商开始大谈分期免息,大概率是定价策略出了问题。

Pure X的定价区间精准避开了主流消费区间,愣是在高端市场和性价比阵营中间劈出个"尴尬区"。

当代年轻人早被消费主义驯化成精算师,免息分期这种"甜蜜陷阱"早就不灵了。

有网友算得门儿清:"分12期看似轻松,但四舍五入等于多还半部手机钱。"

更有人搬出"机会成本"理论:"这钱投基金不香吗?非要给资本家当无息债主?"

最要命的是隔壁雷总最近的操作实在太拉好感。

小米刚发布的Civi系列,同价位段直接给到16+512的存储组合,还附赠365天只换不修服务。

网友对比起来毫不留情:"一个让你当冤种,一个把你当家人,这路人缘差距比东非大裂谷还宽。"

余承东的"大嘴"人设这次成了双刃剑。

过去他敢怼友商敢立flag,网友觉得这是真性情。

但这次强行把高端定价包装成"普惠科技",就像看着西装革履的精英在夜市吆喝卖切糕,违和感直接拉满。

网友神评论:"余总,咱实在不行去直播带货吧,肯定比当CEO赚钱。"

这场群嘲狂欢里,网友的创造力堪比脱口秀大会。

有人给Pure X重新定位:"建议改名Pure·韭菜收割机";有人给余承东支招:"下次直接说'让一部分人先贵起来',至少听着诚实"。

最绝的是把发布会视频二次创作,给余承东P上"月入过万再入"的弹幕。

华为当然不是傻瓜,这种定价策略背后有它的商业算盘。

手机业务承压的当下,急需用高端机型拉升利润率。

但问题在于,当"新形态"的噱头撑不起溢价,当目标用户群和实际需求产生错位,这种策略就变成了危险的走钢丝。

企业总爱说"教育市场",但现在的消费者早就不吃这套了。

特别是Z世代,他们愿意为真创新买单,但前提是"真诚无套路"。

Pure X的定价策略,就像试图用爱马仕的价格卖轻奢包,结果既得不到高端用户的认可,又得罪了原有用户群体。

这场风波给所有厂商都上了生动一课:在社交媒体时代,定价策略就是人品测试。

网友的群嘲看似无理取闹,实则是市场最诚实的反馈。

当"人人买得起"变成"人人买不起",再华丽的营销辞藻都会变成打在品牌脸上的耳光。

所以问题来了:到底是余承东团队高估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还是低估了网友的算术水平?这场定价翻车事件,究竟是新形态手机的阵痛,还是品牌溢价的幻灭?或许正如那条高赞评论所说:"当科技开始玩金融套路,创新就离死不远了。"

来源:老刘拉呱

相关推荐